近日,“和合中国”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对外展出,作为辽博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旨在通过古意盎然、彬蔚称盛的文物之美,解读中国“和合”文化与“和合”精神。

澎湃新闻获悉,为使广大文博爱好者鉴赏此次特展的文物全貌,由辽宁美术出版社联合辽博出版的典藏版精品图录《和合中国》也在特展同期推出,此次展览中402件/组(436单件)文物皆收录在图录中,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值得一提的是,图录增加了特展中多件国宝未能详细展开的内容。500余幅高清全彩文物图版全景再现,多重尺寸放大,文物细节一览无余,搭配专家学者的详细解读。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

《和合中国》图录书影

《和合中国》图录由图版及附文两大部分组成,图版部分同样分为4大华章,下设8个单元、25节。附文近10万字,即专家学者围绕“和合”文化及该展览撰写的专文,既适合普通读者将其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文章阅读,又可作为专业人士教学研究的权威参考资料。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局部) 五代 董源

这其中,包括辽博本馆所藏众多国宝级书画珍品。比如,美术史上赫赫有名、南唐画家董源真迹《夏景山口待渡图》,引首有明代董其昌书题,卷后有元代柯久思、虞集、等人题跋,是董源传世绘画中极为精妙的一幅作品。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

千字文卷 宋 赵佶(局部) 纸本 草书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4)

《和合中国》图录内页 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再如,北宋赵佶的《草书千字文卷》是其最有名的狂草书法作品,写于11.72米的描金云龙底纹白麻纸上,笔法连贯、一气呵成,超脱宋徽宗创作之常态,大有“舍我其谁”之意味。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5)

太白山图卷(局部) 元代 王蒙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6)

太白山图卷(局部) 元代 王蒙

如“元四家”之一王蒙传世名迹《太白山图卷》全篇用笔繁密,以朱砂、花青点染,技法高超,别具一格。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7)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明代 仇英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8)

姑苏繁华图卷(局部) 清代 徐扬

此外,明仇英《清明上河图》,难得一见的传世名画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佳作。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9)

缂丝牡丹图 宋代 朱克柔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0)

缂丝牡丹图 宋代 朱克柔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1)

元 织锦百鸟朝凤图卷(局部)

而像宋代缂丝高手朱克柔的《牡丹图》、元代织锦《百鸟朝凤图卷》、辽代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等,也都是辽博馆藏的国宝级文物。

据辽宁美术出版社介绍,全书的第一华章“天人合一”,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彩陶开篇,渐次展示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无不呈现“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协同”的精神风貌。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2)

春阁听泉图轴(局部) 明代 蓝瑛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3)

春阁听泉图轴(局部) 明代 蓝瑛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4)

千字文卷(局部) 唐代 欧阳询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5)

大学或问手稿(局部) 南宋 朱熹

第二华章“人心和善”,以楹联、书画、碑拓等展现“和合”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人所具有的“温、良、恭、俭、让”等优秀品质,以及“君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6)

急就章卷(局部) 元代 赵孟頫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7)

急就章卷(局部) 元代 赵孟頫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8)

烟江叠嶂图卷(局部) 元代 赵孟頫

第三华章“和而不同”,以青铜器、石编磬、绘画、缂丝等,体现中华民族在矛盾对立中,坚守“和合”信念,致力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襟。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19)

刺绣梅竹鹦鹉图页 宋代

第四华章“协和万邦”,以“中外文化交融纽带”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陶俑、青铜器、金属钱币、瓷器、书画等,说明自古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引领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附文部分收录多篇专家学者对于“和合”文化与思想的权威论述,值得反复品读。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0)

兰亭集序图卷(局部) 明代 文徵明 祝允明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1)

兰亭集序图卷(局部) 明代 文徵明 祝允明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2)

兰亭集序图卷(局部) 明代 文徵明 祝允明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3)

千人石夜游图卷(局部) 明代 沈周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4)

鲁颂三篇图卷(局部) 南宋 赵构 马和之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5)

木鸡集序卷(局部) 南宋 文天祥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6)

木鸡集序卷(局部) 南宋 文天祥

其他22家文博单位,带来的也都是“镇馆之宝”级别的重器。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7)

文姬归汉图卷(局部) 金代 张瑀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文姬归汉图》描绘东汉末年蔡邕之女文姬从匈奴归汉,行旅在漠北漫天风沙中的情景。此图所绘人物神情生动、错落有致,笔墨富于变化,是存世不多的金代绘画中的精品之作。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8)

文姬归汉图卷(局部) 金代 张瑀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29)

文姬归汉图卷(局部) 金代 张瑀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0)

汉代织锦护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膊,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织锦色彩绚烂,上有激昂文字,内涵丰富,是见证丝绸之路通畅繁荣的稀世之珍。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1)

《和合中国》图录内页 青铜鸮卣

山西博物院“最萌”国宝青铜鸮卣,向来颇受年轻人的欢迎。“鸮”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正因如此,这件“最萌”国宝常被年轻人称作“愤怒的小鸟”。其外形确实与“愤怒的小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2)

兰亭序(黄绢本)(局部) 唐代 佚名

湖南博物馆所藏《唐摹兰亭序(黄绢本)》,是流传至今相当不易的初唐书法作品,对于认识唐代早期书法风尚,极为重要。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3)

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 北周

还有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东罗马鎏金银盘、宁夏固原博物馆藏国宝级文物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石刻胡旋舞墓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郑国编钟……

据悉,为完美呈现文物细节,设计师特意添加多幅516mm ~ 1032mm 超长震撼拉页,无惧高清放大。为读者营造了私人近距离鉴藏古书画的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4)

《和合中国》图录内页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5)

《和合中国》图录内页

值得一提的是,图录中的书画类文物设计多为大跨页或满版图,收藏者的题跋、钤印清晰可见,可供鉴赏与临摹。

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文物(一览辽博特展全貌)(36)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主题邮票

此外,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美术出版社还携手中国邮政,重磅推出宋徽宗《草书千字文》主题邮票,两组横四联,共计8枚邮票,将全长约12米的原版文物高清还原。

(本文据辽宁美术出版社提供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