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耕耘三千桃李(呕心沥血三十载)(1)

一位大爱无疆,累倒在讲台上的老师,用一腔热血托起学生的美好人生;一位授人以渔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老师,用智慧成就学生的梦想与未来;一位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单口相声的老师,用艺术让学生探索数学之美妙;一位教研成果丰厚名扬省内外的老师,用勤奋和汗水赢得社会的赞誉;——他就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张蕴禄老师。

张蕴禄,中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数学学科主任,中国数学会会员,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全国首届教育硕士技能大赛评委,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济南市优秀教师,济南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实验中学师德标兵。

一、身正为范、敬业爱生、一腔热血撒齐鲁,诠释大爱无疆之美

张老师从教三十余载,三十年如一日,情倾三尺讲台,始终如一的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敬业爱生,兢兢业业,严以律己,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张老师担任过14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工作中,他有一套独特的处理班级工作的方法,深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

张老师忘我工作,勇挑重担,积劳成疾,三高、咽炎、颈椎病、胃病都有很长的历史了,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有时胃病疼起来时身上直冒虚汗,有一次,他身体不适已经一个周了,课堂上发晕,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站着讲一会儿,坚持不了就坐着讲一会儿,最终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讲台上。等送到医院抢救时,张老师的血色素由原来的16克降低到不足6克,原来是胃病导致的胃出血引起的,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近三分之二的血。大夫说:“真想不到这几天张老师是怎么坚持的,若再晚来几个小时恐怕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住院期间,张老师心里挂着他的学生,在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坚持出院。医生嘱咐由于失血过多,出院后还需休息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可是张老师出院后的第二天就投入到紧张的高三教学工作中,换来的是张老师的两个班在当年高考中以绝对优势分列一、二名,这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已经传为佳话。

2011年同为实验中学教师的妻子不幸得了癌症,这一年张老师分别担任数学备课组长、班主任等多项工作。家里上有87岁的老岳母、下有正读高三的女儿。妻子手术、以及手术后的化疗前后近半年的时间。工作、妻子、老人、孩子都要靠张老师一人来撑起,几个月下来铁人般的张老师已经是心力交瘁、精疲力尽。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张老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除了妻子手术的几天请假在医院陪护外没请一天假。无数次晚上在医院陪伴妻子的同时备课、批改作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老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教学、备课组工作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1991年张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班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孙姓学生,不知什么原因就不来上学了。她家住济阳某个偏僻的乡村。那时交通十分不方便,张老师倒转几次公交车,下公交车还需要步行10多公里路程到该生家走访。到了才知道,该生家徒四壁、十分困难且父亲得了重病刚刚去世,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另外家庭也实在无法支撑孩子上学所需费用。看到这种情况张老师一次拿出300元(那时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不过110元,且家庭也十分困难)先帮助她渡过难关。回到学校张老师想尽种办法,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也都把零用钱捐献出来,前后累计资金2000余元,同时农忙季节还带领部分同学帮助她家春耕秋种。最后该生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时该生制作了一面锦旗“济南二师,第二父母”(注:当时单位济南第二师范学校)捐赠给学校。

东校是寄宿制学校,晚上或夜里经常有学生生病。生病的时候,学生最渴望父母在自己身边,然而父母又不在身边,这时老师就成了学生的依靠,张老师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学生每次生病张老师都是跑前跑后给学生找大夫或陪学生去医院,他经常利用家住在学校里边的优势,给生病的学生做可口的饭菜。

2011年张老师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同为残疾人,且父母离异,该生和父亲、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生活本来就十分困难,且该生的奶奶又查出了胃癌,昂贵的医药费和家庭重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张老师得知情况后,在生活上想尽各种办法争取各种资助,张老师本人也是慷慨解囊、倾力相助,并鼓励该生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同时在学习上还进行义务辅导。最后该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国名牌大学。后来该生受张老师的影响,在读研和工作期间一直在资助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儿童上学,实现了师生爱心接力传递。

2021年有这样一位学生,父亲高位截瘫、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全家仅靠母亲干卫生保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解到这种情况,张老师不定期慷慨解囊几千元,并且担负起了义务接送该生上学、放学的任务,还经常给该生做可口的饭菜、送去爱吃的水果等,过年过节还买水果、营养品去看望该生年迈的爷爷、奶奶,同时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张老师就录制好视频精讲细解。现在该生同学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以上几个例仅是张老师三十年教学经历大爱无疆的沧海一粟。张老师多次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实验中学师德标兵,事迹曾刊登于济南日报,并载入山东省实验中学师德报告集《心愿》。

二、重教促学、授人以渔、着眼未来育英才,彰显以人为本育人之美

在3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张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改善,创立了数学高效学习法“问题•账户•系统”学习法。很多学生运用此学习法使数学学习事半功倍,真正实现了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有不少学困生运用此学习方法,数学成绩实现了华丽转身;也有的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尖子生的行列;张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成绩显著,任课班级成绩突出,有多名学生升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多次在校内外做经验交流。

张老师是一位既仰望星空、又关注脚下的老师。在应试教育、高考功利化严重的今天,张老师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学会创新,主编了《数学探究与研究性学习文集》并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小论文的撰写。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关乐萌、孔湛琦、张潇月、黄兆嵩、朱静怡等多名同学撰写论文在多种数学杂志发表。当很多教师还在为发表论文发愁的时候,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却能在诸如《中学数学杂志》《中学生数学》《数学通讯》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立宝教授这样评价:“张老师的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从专业杂志发表文章,由此可见,张老师在教学中确实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使数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山东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张天德教授曾这样评价:“张老师着眼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要求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基本主线,解决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诸多困惑。”

三、诗情画意、幽默风趣、数学课堂显神奇,突显教学艺术之美

张老师三十年的教学经历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学生说张老师“会量体裁衣”;也有学生说“张老师是用说相声的方式讲数学课”;还有学生说张老师的课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数学课堂”。

张老师的课堂永远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古文名篇大段大段的背诵几乎是常事,读诗、背诗、写诗、填词构成了张老师数学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如此,无论是平复学生考后心情,还是高考百日冲刺激发斗志,都能见到张老师的精美诗句诸如“期中考试后,心系我三六。不知弟子心境,是欢还是忧……”“二零二二年、高考在眼前,冲锋号角吹响,梦想六月圆……”,诗言志、词传情成为张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特有方式。

张老师尽管平时看似不苟言笑,但一旦站在讲台上,便眉飞色舞、激情四射、风趣幽默。张老师的课堂永远充满笑声、掌声、喝彩声。听张老师的课学生的普遍感觉,不是在听数学课而是在听一场单口相声,学生在轻松、愉快、笑声中化解数学疑难、深奥与枯燥。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听张老师的课永远不知道什么叫“犯困”,听张老师会觉的兴奋、期待,最大的感觉就是明明还意犹未尽怎么又下课了。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喜欢周一,因为数学课双倍;喜欢周二,因为是您的晚自习;下午数学,我会在中午就开始期待;下一节数学,从这一节就开始兴奋……”。还有学生写道“听您‘闷骚’的数学课,如同身临大观园听相声一样有趣”。

济南市教研院李勇副院长听了张老师的课之后给出的评价是“这是迄今为止听到的最好的课,张老师是一位真正用脑子上课的老师,张老师的课上的智慧、上的风趣、幽默,上的富有针对性”。并将张老师的教学模式在济南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张老师也由此获得了“一招鲜”教师的美誉。

四、薪火相传、甘做嫁衣、努力催开幸福花,尽显无私奉献之美

张老师身为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数学学科主任,与中心校区潘洪艳老师一起带领山东省实验中学数学学科一班人,紧密配合、团结协作、高效备课、扎实教研,充分发挥“领航学校”引领示范作用,延续学校“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传统,努力提升数学学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佳绩。数学组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先进单位”、“济南市青年文明岗”、“工人先锋号”、“济南市‘巾帼文明岗’”、“济南市‘十佳先模创新示范岗’”、“济南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21年被批准为“济南市数学学科基地”、“山东省数学学科基地”使山东省实验中学数学学科在教育教学、课程开发等诸多领域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张老师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秉承实验精神的薪火相传、甘做嫁衣,把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向年轻教师传授。老师们都称张老师为“问不到”、“万宝囊”,老师们有疑难问题,需要某一方面的资料,都能得到张老师的倾力相助。张老师先后参与指导全国优质课、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山东省优质课、山东省一师一优课30余节;指导多位教师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研究》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五、学高为师、业务精湛、累累硕果香满园,更彰社会赞誉之美

张老师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他爱思考、善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能成为他教育研究的对象,迄今已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杂志》《中学生数学》《山东教育》等核心期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创立了“问题·账户·系统”学习法;出版专著《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与学》;编著《新高考数学创新题》;参编《山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远程教育丛书·高中数学》等多部书籍;主持济南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下改善数学学习行为和习惯的研究》(已结题)。论文“数学选择题的利与弊”(发表于《数学通报》)引发了数学教育界关于数学选择题的利弊之争的大讨论,围绕这一问题《数学通报》以及各学术期刊先后发表了数十篇论文,陈琳等硕士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论文“能否少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得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张国杰教授等著名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郑毓信先生专门撰文评述。2021年张老师被聘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2008至2015年连续8年被聘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曾应邀到聊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做学术报告。被聘为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与曹一鸣、章建跃、连四清、薛红霞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一道为河北骨干教师授课。2016年被聘为全国首届教育硕士(数学)技能大赛决赛阶段评委,在全部的18名评委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数学教师仅有6名。这是数学教育领域对张老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另外张老师多次应山东教育卫视邀请在《高考直通车》《山东高考一点通》《家有高考生》栏目做专家访谈。北至辽宁、南至福建、西至贵州、东至山东的威海、东营等全国各地做有关高考命题规律、高三备考、新课程培训等专题讲座、报告百余场。累累硕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诠释了张老师是一位在省内外、有很高知名度和权威的学者型教师。

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大爱如酒,醇香醉人。张老师呕心沥血三十载,把散发着生命芳香的大爱,献给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用无私奉献丈量出生命须仰望的高度,用执着坚守谱写出事业最美的华章!张蕴禄老师无愧于最美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