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雄伟壮阔,他护佑了中原人民的安居乐业。

作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割线,长城属于世界奇迹。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

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伟大的,有功的!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却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战国时期。

由于,周王室势微,各个诸侯国混战。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

长城如龙,护佑天下

塞外的游牧民族失去了压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并不断袭扰各国的边境。

这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重心都放在中原争霸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理会那些蛮族。

于是对内争霸,对外防御的政策被各国执行起来。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3)

现存的明长城景点

长城由此诞生!

各国开始在各自的边境接壤地区选择险要处修筑起长城来。

用以保护本国的居民和财产不被掠夺。

再后来,秦国平灭六国,一统中原后,又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4)

千古一帝,秦始皇画像

这就是秦长城的来历!

秦汉之际,塞外游牧民族愈发强大起来,对中原的袭扰也日渐频繁。

大汉初立,兵疲民乏,国家急需一个恢复期。

这个时候,长城的修建再一次被提上日程。

这就是汉长城!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5)

第二位千古一帝,汉武帝。并称秦皇汉武!

直到汉武帝时期,忍无可忍的汉帝国,终于发动了对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规模反击。

汉军长驱直入,深入草原几万里,将广阔的西域纳入了自己的疆域范围。

以战止战!

汉帝国用铁血手段保证了中原文明几百年的安全。

长城因为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意义,不再得到修建。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6)

第三位千古一帝,唐太宗

然而,到了西晋后期,中原政权再度势微,草原游牧民族又逐渐壮大起来。

在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甚至占据了我国整个北方地区。

并与割据的南朝汉族政权并称南北朝。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7)

唐朝疆域

隋唐时期,中原政权再次强大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凭借雄厚的国力,南征北战,获得草原民族一致认可的封号——天可汗!

唐帝国再次统治了整个北方草原和西域的广大地区。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8)

网友制作的大唐疆域图

在我国东、西、北三个方向都建立起了都护府。

强盛的唐朝,并不需要长城的庇护!

所谓的唐长城,其实是并不存在的。

最多也只是唐朝初期建立的几个关城隘口而已。

几百年光阴之后,唐帝国由于内乱再次衰落,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9)

辽、西夏、宋三足鼎立

在中原东南部割据的宋王朝,再次受到了来自东方、西方和北方三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悲催的大宋王朝,由于失去了甘肃,宁夏等战马养殖区,大宋军队虽然装备优良,但却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步兵。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0)

甘肃河西,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军马场

步兵在对阵骑兵时,劣势是十分明显,胜不能追击,扩大战果败又不能脱身逃离,只能全军覆没。

这就注定了大宋王朝的军事策略,只能是防守而再无力进攻。

大宋偏安东南这一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却是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1)

风起云诵的时代,诸国林立

西夏、大辽,各自对大宋政权虎视眈眈,欲取而代之。

然而,还不等他们两个摘下胜利的果实,诞生在契丹心脏之地北方的大金国,却在背后捅了大辽一刀。

在宋朝联金灭辽的策略下,辽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都被牵制在河北地区。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2)

金联宋灭辽,再灭北宋

大金国趁机蚕食,并彻底灭亡了大辽。

这个大金国,据说就是日后满清的同族。

然而,大金国也没有蹦哒几天。

北方草原上,另一个政权迅速崛起。

大汉铁木真开始带领蒙古族一统北方草原。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3)

不但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大金国和西夏,还西征欧州。

统治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广大欧洲地区。

当然,那个时候的俄罗斯还不存在,仅仅只有几个叫做莫斯科公国和基辅公国的小公国而已。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4)

蒙古西征路线图,打下大片江山

蒙古凭借强大的军力,最终灭亡南宋入主中原。

蒙古共主忽必烈执行民族融合的政策,改蒙古国国号为“元”。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5)

这直接导致了轻视汉文化的其他蒙古四大汗国与元帝国的分裂。

蒙古帝国因分裂最终元气大伤。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6)

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以高筑墙、缓称王的政治策略在乱世中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最终夺得了天下。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7)

开启了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南方战胜北方的大一统王朝。

元廷退出中原后, 族群除群继续分裂,蒙古帝国再无昔日雄风。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8)

朱元璋死后,明朝内战很快爆发。

此后,明朝军力收缩,再无力北征。

转而开始执行九边重镇防守策略。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19)

长城串连起来的九边重镇

这就是明长城的来历!

明朝妄图以永固的长城攻势来阻击北方明朝妄图以永固的长城工事来阻竭北方袭扰。

可是现实却给了明朝一个响亮的耳光。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0)

长城虽然能够阻止北方的袭扰,但防守永远是被动的。

事实是,你可以守一天,可以守一年,但你不可能守一辈子!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1)

所以有一句军事术语叫做: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大明王朝摒弃了汉唐雄风,从进攻国策改为防守国策。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2)

明倭寇入侵图

其实是大明最大的失误。

战争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儿。

攻势作战中,我们还可以“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通过掠夺来弥补亏空。

甚至是越战越强,越战越富。

当时,前提是战争获得了胜利。

然而,在守势作战中,作战所需的消耗全部来自自己的国内。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3)

万历抗倭援朝

不管是防守成功还是防守失败,输赢都亏空的是国力财政!

明嘉靖后期开始,连年不绝的防守战争逐步耗空了国力,财力。

人祸加上天灾,昔日强盛的大明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轰然倒塌。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4)

清初形式图

巍峨的明长城最终并没能护住大明王朝。

大清入关以后,重拾汉唐雄风。

对草原采取攻势作战。

将蒙古草原和西域甚至是西藏等地纳入自己的疆域范围。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5)

清初周边形式图

大清朝是不修长城的。

他认为,长城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限制了中原和草原之间的联系。

并限制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6)

大清鼎盛时期的地图

自清朝到如今,长城早已失去了军事壁垒的作用。

长城在今天影响力十分的大,是因为在抗战中,残破的长城为阻止日军入侵,还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的长城抗战、平型关伏击战等抗日战争中,让长城再次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7)

抗日战争时的平型关战役地图

长城由此从一个单一的军事防御体系转变为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名片。

长城已经从一座军事防御型城堡转变成了一种中国人的精神堡垒标志!

万里长城的地位的影响,万里长城的历史地位(28)

中国政区图

以前:

长城长,长城内是我们的故乡!

现在:

长城长,长城内外是我们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