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某个行业内的所谓“共识”,其实是一种潜规则,因为很可能业内人士都已经忘记事实是什么了。而奇怪的是,这种业内“共识”通常都是被外行“揭破”了。“车加长加大成本会高很多,所以就得加钱”就是这么一个被外行揭穿的“谎言”。
如果你看了问界M7发布会,你可能会留意到这么一个细节。余承东在介绍M7和M5尺寸有什么不同时,发了那么一句牢骚或者说题外话:“我之前从来不知道,现在自己做了车才知道,把车做大、加上尺寸,其实根本不加多少成本……多那么一截钢板,成本就没几个钱”。
话糙理不糙。我们可以简单检索一下市面上的汽车价格和车大小的曲线规律,不难发现:车越大,级别越高,价格就越贵。而且贵的还不止那么一点。轴距和车长相近,一般都是体型更大的更昂贵。从A级到C级、到E级、再到S级;从A3到A4、到A6、再到A8;从1系到3系、到5系、再到7系;从X1到X3、到X5、再到X7。从各车企给自家车取名就可见一斑,从一开始就给你整的明明白白。
仔细甄别其实不难发现,如果只是单纯把车子尺寸做大,确实增加不了多少成本。正真良心的车企,在高级别、大尺寸的车型中往往采用了其他高性能的用料、高端的机械结构设计或者其他豪华配置等。但即便把这些加上,其实还是对不住那些动辄就好几个W的售价差的,高级配置与基础配置之间的成本,与实际差价天差地别。这点在国产车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像座椅通风这样在BBA选装单上动辄上万的高级配置,国产新造车势力们几千块就搞定了,还有得赚。
就算其他都不变,就那尺寸作比较。宝马3系的轴距加长了110mm,它与标准版的尺寸差距,基本上与3系到5系的增加幅度相当。但是在相近配置下,整车质量之差不过十几kg。就按20kg计算,以高强度热成型钢的高要求标准,按照最高的10000元/吨计算,差价也不过200元人民币。在价格定位上,这些车企真是赢麻了。当然除了BMW这样的豪车,在普罗大众买的经济型用车上,因为车子的尺寸更大而超出成本几番的报价,也不尽其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润的地方,大家就会趋之若鹜,“更大”这是车企必然走向的趋势。所以各车企都纷纷提高自己的品牌定位,让自己的车型配得上“又大又长”。在主打经济型车的车企领域,所谓小车通常只是入门,再往前走就是中型车,胆子再大点就是中大型车了。通常在小型车打开了销路,也就是拥有了一群忠实的用户群体或者说粉丝之后,割韭菜就开始了。
简单粗暴的从物料成本角度去谈车价确实是有点耍流氓,但这也是个角度,就相近车型来说车大就贼贵确实是不合理的。不过我们从车企,甚至是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来说,“越来越大”这是必然的。一个企业要发展,必然会走向细分事业,但每个细分的领域也是要看成本、看性价比的,性价比最高的无疑是尺寸这条路了。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就单纯车尺寸“加码”带来的价格暴涨并配不上实际物料成本,但从整体发展来看,“更大尺寸的车型”是各造车势力的必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