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视频剪辑 陈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京山特产宋河麻糖你吃过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京山特产宋河麻糖你吃过吗(形似玉梳薄如蝉翼)

京山特产宋河麻糖你吃过吗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视频剪辑 陈勇

​10月14日,第三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决赛在恩施市落幕,孝感麻糖斩获金奖。“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这一片薄薄的麻糖,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人入口难忘。

“一河两岸八埠口,两块麻糖一杯酒。”孝感八埠口作为麻糖的发源地,原为河湖交错的沼泽地带,地势低洼,经长期淤积和逐年建垸围垦而成田垸,土肥水丰,出产的糯米、大麦和芝麻品质优良,闻名乡里,尤其是芝麻香味浓郁,白里透光,色泽艳丽,为他乡所不及。澴河绕城而过,至孝感西门外城隍庙回复游弋形成深潭,南流直下八埠口,潭水经沉淀后,清亮甘甜,为孝感麻糖制作技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优质的原材料。

麻糖之所以能够成为孝感人的骄傲,和它加工方式不无关系。孝感麻糖在2013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名录。其中,较为独特的环节是,芝麻去皮、扯糖、拌麻、揉糖、切片等一共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所有工艺里最需要技术的就是拌糖和切片。如今,孝感麻糖早已脱离了手工小作坊,但整个流程中,仍有30%左右是纯手工操作。

10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刚进厂区,扑鼻的香气隔着口罩都能闻到,到了这里,空气都变成了甜蜜的味道。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制作麻糖,熬糖、扯糖、拌麻、分拣,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而让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制作过程中对卫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记者进去参观,必须穿特制的工作服,戴工作帽,接触食品,必须要佩戴一次性手套。

拌麻的师傅介绍,孝感麻糖的白芝麻其实都是去皮的,这样做出来的麻糖吃起来才能香而不腻。产自孝感本地的白芝麻,粒小皮薄。实现机械化之前的做法是,把浸泡过的白芝麻放进石碓,用木槌捶打,反复捶打下,芝麻之间摩擦生热,表皮变软,逐渐剥离,再放入水中淘洗。芝麻皮浮在水面,芝麻仁沉入水底,反复几次,得到芝麻仁。“用芝麻仁做出来的孝感麻糖入口无渣,吃起来不油腻。”

据介绍,这也是孝感麻糖“形似玉梳白如璧”的秘诀。去皮后的芝麻在焙炒时,少量入锅,分几次炒熟,让每一粒芝麻均匀受热,色泽不黄不焦。

在保持至今的制作流程上,扯糖、拌糖、揉糖也是非遗技艺。据介绍,尽管大部分加工环节都已改成机械化,但扯糖、拌糖、揉糖仍保持手工操作。

扯糖是将熬制好的麦芽糖进行反复拉扯,过程中,琥珀色的麦芽糖逐渐转为莹莹的白玉色。白芝麻仁倒入转色后的麦芽糖,进行调拌。拌好的糖还要经过手工揉糖。一块20斤左右的糖块放在案子上,温度仍在100℃上下,工人戴着手套趁热搓揉,让芝麻仁和麦芽糖充分粘合,揉到一定硬度,塑形成条,搓成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糖条后,送到下一个环节——切片。

孝感麻糖香甜了千年,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传统口味,始终坚持选用本地原料。师傅们介绍,用于制取麦芽糖的糯米,产自孝感市孝南区的朱湖,这里出产的糯米,米粒大、扁长,饱满;而芝麻也产自孝感本地。在种植端,企业采用订单保底收购,以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确保原料供应。

孝感麻糖人觉得,在麻糖制作的老手艺里,能让人品尝出坚守的味道,因为在保持传统口味的路上,传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有一份对老味道的执着,而这份独有的香酥绵甜,融进了当地乡土文化绵延至今的惦念和孝道亲情。

“我们保留古法工艺的同时,创新融合现代生物工程及生产技术,开发出20多个品种。”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肖端武介绍,近年来,孝感麻糖通过不断研发,不仅使产品的营养更全面、质量更稳定,还开发出了一系列迎合年轻消费群体、休闲零食产品。肖端武介绍,尽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冲击非常大,但公司仍实现年销售7700万元,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公司研发的糖果型麻糖带来的特别收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