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bi最大最小值范围(BI按层级计算占比)(1)

关于占比,之前有篇文章(利用ALL和ALLSELECTED灵活计算占比)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占比的度量值。

经星友咨询,还有一种情况没有介绍,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的情形是:父级字段显示该层级值占总体的比例,而打开该层级,显示子级各明细项占该层级值的占比。

仍然用占比文章中的示例,直接来看一下效果。

当处于产品类别层级,显示类别占在总体的比例,

power bi最大最小值范围(BI按层级计算占比)(2)

而打开类别,产品明细显示占该类别的比例,

power bi最大最小值范围(BI按层级计算占比)(3)

其实单独计算产品明细占类别的比例,以及类别占总体的比例,在占比那篇文章都介绍过,现在只是需要把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就行了。

合并在一起,主要是需要判断当前上下文是类别还是产品名称,这就要用到一个新函数:ISINSCOPE

这个函数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否在范围内,官方释义为:当指定的列是级别层次结构中的级别时,返回true。

直接给出实现上述效果的DAX写法:

占比 层级 = SWITCH (TRUE (), ISINSCOPE ('产品'[产品名称]), DIVIDE([销售额],CALCULATE([销售额],ALLSELECTED('产品'[产品名称]))), ISINSCOPE ('产品'[产品类别]), DIVIDE([销售额],CALCULATE([销售额],ALLSELECTED('产品'[产品类别]))), DIVIDE([销售额],CALCULATE([销售额],ALLSELECTED('产品'[产品名称]))) )

通过ISINSCOPE来判断当前上下文是产品名称还是产品类别,分别计算不同的占比,并利用SWITCH函数区分不同的情况返回对应的数据。

因为利用了ALLSELECTED函数,这个度量值也是可以根据外部的筛选情况灵活返回对应的占比数据,

power bi最大最小值范围(BI按层级计算占比)(4)

本质上依然是占比文章中利用ALL和ALLSELECTED函数和参数的变化来计算占比,只是多了一个层级的判断而已。

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细细把这几个度量值琢磨透彻,基本没有什么占比可以难倒你了。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PowerBI,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PowerBI",获取《七天入门Power BI》电子书,帮你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