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遇到在附近小学收垃圾的阿姨,她怀里抱着上百支包装简陋的鲜花。

原以为她找了卖花的副业,上前问价的时候才知道。

这些花都是学生们送给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孩子们放学之后,这些花就被丢进了垃圾桶里。

她看着可惜,觉得能摆在家里做装饰,就顺道拿了回来。

阿姨说,每年过教师节,垃圾桶里都是老师们不要的花。

过平安夜的时候,也有苹果和贺卡之类的小玩意儿被丢掉,她都会挑拣着拿回来。

说完了,还免费送了我几支。

这些不值钱的小花和亲手画的画,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已经是心意满满的礼物。

可对于收礼的老师来说,是没什么实际作用的累赘。

即使没有当着孩子们的面丢掉,也改变不了最后会被扔掉的结局。

师生之间的赠礼尚且如此,更何况满是利益纠葛的成年人。

送礼是门技术活,礼轻情意重这种话,没长大的孩子才相信。

孩子明事理有担当吗(礼轻情意重这种话)(1)

我有个朋友是当地的公务员,每到逢年过节他就头疼。

节日还没到,下面就有人张罗着给领导送礼。

刚入职的时候,他想着随便送点什么就行,左不过是表达一下心意。

没什么人提点他,他就从乡下买了百十来个土鸡蛋送给了领导。

领导死活不要,他又把那一篮子鸡蛋提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还觉着自己的领导清正廉洁,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都不收。

可自那之后,去哪都带着他的领导,对他的态度突然就冷了下去。

在单位待久了,和同事们也慢慢混熟了。

有一次聊起送礼这事,他才知道自己就是个愣头青。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

同事们一到大节庆,送的都是大额购物卡和一些实物抵用券。

一些有事相求或者想要晋升的人员,会送贵金属和一些方便折现的收藏品。

体制内待过的人都懂得,升迁需要付出什么不言而喻。

领导不收,是因为人家根本看不上他送的那点东西。

学乖了的他,每年都要事先打听一圈,再送出相差不大的礼物。

这么一来,领导又觉得他是个懂事的人,和他的关系也变得亲密无间起来。

孩子明事理有担当吗(礼轻情意重这种话)(2)

有人说,礼物是表明心意的东西。

我送出去就行了,喜不喜欢是别人的事儿。

就算礼物再轻,我也付出了,你总不能不领情吧?

如果是这种心态的话,真的不如不送。

送出去的礼物,要收礼者喜欢,才能算成是有效社交。

否则,就算你花了再多心思,在别人眼里依旧轻如鸿毛。

早几年,我一个远房亲戚来串门,送了一些他们自家腌制的酸菜。

亲戚走后,我拆开了包装的不怎么严实的酸菜。

刚开了个小口,那个味道差点让我吐出来。

清洗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生出了细小的蛆虫,除了丢掉别无他法。

聊天时他问起酸菜的味道怎么样,我只能笑着说不错。

他一边说喜欢我再给你带,一边说南方的螃蟹不错,下次带点回来。

我知道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也觉得他千里送酸菜很是有心。

可这样一份礼物,我实在爱不起来。

且我还要为此回报价值更高的东西。

这样的礼赠,收下之后实在让人尴尬。

人际关系里不该掺杂太多算计,可这样的互换,着实无法让我看重。

在我的认知里,任何情感里都不该出现礼轻情意重这句话。

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

一个朋友追女孩子的时候特别浪漫,喜欢把面团做成可爱的小动物形状,以此来获得女生的好感。

逢年过节时,他也喜欢动手制作各类手工制品,有时候织个围巾,有时候叠小星星。

有女孩子觉得他很有趣,就和他在一起了,可走到最后,还是分手了。

他女朋友和他说:就算你把面团捏成各种好看的形状,吃到嘴里还是面粉的味道。

再有心意的面团,它还是面团,而我更喜欢吃肉。

他觉得女生物质,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心意,却还是被辜负。

可藏在罐子里的纸叠小星星,怎么及得上旅行时去看真正的漫天星辰?

总有人觉得,自己手擀出来的面条一定比餐馆里的用心。

做一顿饭,煲了一次汤,就觉得自己付出良多。

可在一段感情里,品尝的那个人觉得味道好,才是真的好。

一件礼物,不因你用心了就成为最好。

孩子明事理有担当吗(礼轻情意重这种话)(3)

读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对关系要好的闺蜜。

一个叫小雅,一个叫小静。

小静过生日的时候,小雅攒钱给她买了一款价值不菲的名牌包包。

收到包包的小静感动不已,决定等小雅生日的时候也送她一份大礼。

一转眼,小雅的生日到了,大家都送上了各自的礼物。

小静为她送上了一个盒子,小雅满怀期待地打开,发现里面是个小陶瓶。

在场的人看着那个不怎么好看的瓶子,觉得有点好笑。

只有小静自顾自的介绍,说这个瓶子是她亲手制作的,是不是很有心意?

你是水瓶座,送你一个瓶子,祝你永远平安,你喜欢吗?

小雅看着那个没什么用的瓶子,尴尬地说了句喜欢。

没过多久,小雅换了新闺蜜,那个丑不拉几的瓶子,也不知道被丢到了哪里。

小静为此闷闷不乐,到处说小雅的坏话,细数自己为这段友情的付出。

我送了这么多礼物给她,她一点都不珍惜。

而在小雅的口中,却是另一个版本。

我送她的东西,可以让我吃一个月的土,而她送我的,实在让我无语。

不想喝的牛奶,她拿给我喝了。

不好吃的外卖,她让给我吃了。

不流行的色号,她转头送给我了。

这样的施舍,我真的不稀罕。

维持一段友谊,需要你来我往。

不求你投桃报李,但你也不能拿果核糊弄。

送你黄金的人,你大谈交情,反赠一根鹅毛。

这样的情谊,人家宁可不要。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老人生了重病,兄弟两人轮流照顾。

老大日子过得清贫,却肯花心思给老人制作养胃的吃食。

老人住在他家里的时候很舒心,街坊邻里也都夸他孝顺。

老二在外几年闯出了名堂,带着老人去医院里做手术,耗资百万,治好了老人的病。

他平时没时间陪老人,就为老人请了优秀的护工,让老人住在买来的大房子里。

老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老人生前一直想要一场风光的葬礼,去世之后,老大几乎拿不出什么钱。

老二花钱满足了老人的遗愿,葬礼办得风光体面。

兄弟两个人都是孝顺的孩子,是上天赐给老人的礼物。

如果你是老人,你愿意哪一个儿子为自己养老送终?

当礼轻情意重和礼重情意重摆在一起,高下立判。

孩子明事理有担当吗(礼轻情意重这种话)(4)

有人说,我也想重礼相送。

可是我没那个条件,只能送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一份。

的确,每个人的境遇各异,能给得起的东西也大不相同。

可即便如此,也不该拿着鹅毛去换取情意。

送出去什么样的礼物,就会收到等值的回馈。

现实从来冰冷,没有人在乎礼物背后的弯弯绕绕。

礼轻情意重大多存在于幻想中,现实里哪有那么多凭空多出来的情谊?

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没表示的心意又算得了什么?

礼轻和情意重放在一处,那礼重代表的又是什么情意?

送不了重礼,那是自身的能力问题。

礼轻还想要别人情重,那是人品问题。

成年人的社交关系里,少有礼轻情意重。

更多的关系,是礼重方为深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