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经历(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1)

在中国的明清小说中,妓女是经常出现的群体。

很多创作者在描写这类女性的时候,带有偏见,要么批判其卖淫,要么避讳其污点,极力歌颂她们痴情重义的优良品质。

而《金瓶梅》的作者没有偏见,只把妓女当普通人来写。书中的妓女,固然是需要卖身的,但她们并没有那么淫,也没有那么重情重义。

她们对金钱的看重,远大于对男人的情爱索取。自身的职业性质,注定了她们是老鸨的挣钱工具,男人的玩物。

她们的人性,容易被金钱异化,走上一条风光又屈辱的逐利道路。


李桂姐是《金瓶梅》里出场最多的妓女,她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是当地最大一家妓院,丽春院的头牌花旦。

关于李桂姐的身世,书中没有提及,她可能是被买来的,也可能是丽春院的家生女儿。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李桂姐很早就生活在妓院了。之前学才艺时并没有卖身,15岁才出来卖唱,被西门庆用50两银子梳拢,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卖笑生涯。

李桂姐的性格,起初是很活泼的。她跟西门庆热恋时,与潘金莲争风吃醋,教唆西门庆剪了她的一绺头发。她把那绺头发塞进鞋底,每天践踏、诅咒潘金莲。

这样的行为,固然很不地道,但也显示出了一种耍小性子的小女孩情态。

然而后来,随着西门庆的另寻新欢,妓女职业生涯的深入,李桂姐变得越来越圆滑世故,越来越不讨人喜欢。


李桂姐为人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一、背信弃义

西门庆另寻新欢后,虽然冷落了李桂姐,但每个月仍然给她20两银子的包养费。

要知道,20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西门庆手下生药铺的主管傅伙计,月薪不过10两。

李桂姐收了这钱,按规矩不能再接其他客人。但是她并不知足,背着西门庆照接不误。

有一次,她正跟一个客商喝酒,被西门庆发现了,气得带人把她的闺房给砸烂了。

那个客商躲在床底上吓得要死,李桂姐却不慌不忙,说:“不妨事,好不好还有妈哩!这是俺院中人家常有的事。”一点也不愧疚。

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经历(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2)

李桂姐这么做有她的道理。妓女挣的钱是多,但一大部分要被鸨妈拿走,还要交税,她们自己也要置办高档华丽的衣服头面,也才能维持体面。只接一个客人,每个月收20两银子,远不够她的开销。

况且,像西门庆这样的客人,原本就朝三暮四。她那样做,也不算对不起他。

不过从西门庆的角度看,李桂姐确实是背信弃义的,印证了“婊子无情”那句话。

二、趋炎附势

李桂姐接客的事情被西门庆发现后,西门庆就很少上丽春院去了。

后来西门庆做了官,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官员不能嫖娼。李桂姐就跟鸨妈商议,认西门庆的正妻吴月娘为干娘。

这样一来,西门庆就成了她的干爹,不但能继续跟他保持联系,从中捞取收入,而且还能得到他权力的庇护。

不过,她毕竟曾经跟西门庆是情人关系,现在又认人家作爹。她自己不尴尬,别人替她尴尬。

当时,李桂姐认了干亲后,自以为比别的妓女高出一等,就躲在吴月娘房里,不肯去宴席上伺候。

应伯爵是西门庆手下的第一帮闲,向来喜欢跟李桂姐作对,他得知此事后,硬要西门庆把她叫出来。

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经历(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3)

在酒席上,应伯爵说:“丽春院的粉头,供唱递酒,是她的职分”,又说“他如今不做婊子了,见大人做了官,情愿认做干女儿了……干女儿到明日洒上些水扭出汁儿来”,讽刺她与西门庆的关系恶心,弄得她很难堪。

但难堪归难堪,李桂姐依然推杯换盏,强颜欢笑,继续奉承着酒桌上的这些男人。

因为对妓女来说,赚钱是第一要义,还顾什么礼义廉耻?

三、拉踩同行

古代妓女行业内卷严重,竞争激烈。

李桂姐她们除了要应付客人之外,还得接受官员的应召,去宴席上做陪酒弹唱的工作。

李桂姐跟其他几个妓院的顶尖妓女,是受官府应召的同伴,也是竞争对手。

她们几个本来是约定一起去的,这样有钱大家一起赚,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但李桂姐经常不等别人,自己一个人先坐轿子去了,惹得同行很不高兴。

李桂姐认吴月娘作干女儿时,小小的心胸盛不下偌大的虚荣。

为了显摆自己的尊贵身份,她跟吴月娘一起坐在炕上,指挥月娘的贴身大丫鬟给她端茶、洗手。

其他妓女吴银儿她们,在炕下小杌子上坐着,眼睛看得睁睁的,一声也不敢言语。

要知道,古代尊卑有别,妓女地位卑贱,是不能跟主子坐在一起的,李桂姐认了主子作干娘后,真把自己当千金小姐了。

她还指挥起了吴银儿她们,说:“银姐,你三个拿乐器来唱个曲儿与娘听。我先唱过了。”

因为吴月娘坐在边上,所以吴银儿她们也只好拿起乐器,弹唱起来。

作为地位同等的妓女,吴银儿她们无需奉承李桂姐,只不过看在吴月娘的面上才听她的话。而李桂姐有意靠着干亲关系来压她们一头,获取自己的优越感。

这种攀高踩低的行为,容易招来同行的嫉妒、排挤。同为风尘中人,谁又比谁高贵些呢?

所以李桂姐后来就成了其他妓女的公敌,吃了不少苦头。

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经历(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4)


李桂姐为什会背信弃义、趋炎附势、攀高踩低呢?

说到底,都是为了多挣钱。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没有什么东西比金钱更能带给她们安全感。

妓女在挣钱谋生上的苦处,《金瓶梅》用一首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李桂姐因为勾搭上了豪门贵公子王三官,得罪了王三官的妻子黄氏。黄氏发动京城娘家的权势,派人来妓院扫黄,差点把她抓起来。

李桂姐躲在西门府避难,活得心惊胆战,诚惶诚恐。

一次宴席上,她一边弹琵琶一边唱曲,唱词哀婉,情绪低落。擅长插科打诨的应伯爵,故意在一旁说话捣乱,打趣她。

李桂姐原本心理素质强大,从不把别人的刁难取笑放在眼里。

但这次应伯爵念的一个小曲,却把她骂哭了:

风月事,我说与你听:如今年程,论不得假真。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牢成,倒将计活埋把瞎缸暗顶。老虔婆只要图财,小淫妇儿少不得拽着脖子往前挣。苦似投河,愁如觅井。几时得把业罐子填完,就变驴变马也不干这营生。

“老虔婆只要图财,小淫妇儿少不得拽着脖子往前挣。”

《金瓶梅》里,从没正面描写过鸨母剥削压迫妓女,她们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普通的母女关系。

但是没写不代表不存在,鸨母对妓女的利用,没有有亲情可言。对鸨母来说,妓女只是做驴做马的挣钱工具。

既然是挣钱工具,那么违反人性的管理手段就一定存在。挣钱少了,她们要挨打受骂,甚至有被赶出去发卖的风险。

妓女的命运,从来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鸨母是她们的房东、债主,嫖客是她们的恩客,官府是她们的上帝。

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经历(妓女为什么不会有感情)(5)

钱,是妓女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

她们不像良家妇女,还有父母、丈夫、子女可以寄托情感。

李桂姐的喊鸨母为“妈妈”,喊她上一代的妓女李娇儿为“姑姑”,拜西门庆吴月娘为干爹干娘,而实际上,她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只有利益关系。

她的命运稍有风吹草动,都需要低姿态地讨好别人,才能得以生存。

所以李桂姐听了那首曲子才会哭起来,“苦似投河,愁如觅井”,戳中了她的痛点,她哭的不是曲子,是自己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命运。

小说中,作者并没有交代李桂姐最后的归宿。西门庆死后,她并没有多伤心,拜祭完后,就劝自己嫁给西门庆作二房的姑姑李娇儿,赶紧弃旧迎新,拿钱走人。

西门庆就算不是她的旧情人,好歹是她落难时的救命恩人,如此地忘恩负义,让人觉得心寒。但这就是妓女本色。

李桂姐有一句名言,揭示了妓女的生存法则及其本性,说:

“ 你我院中人家,弃旧迎新为本,趋炎附势为强。”

她们这些被金钱异化的人,没有感情可言,为利而来,也终将逐利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