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场尔虞我诈,在《知否》中就有深刻的体现,盛家跟袁家结亲,袁家仗着自己是伯爵身份欺负盛家,派长子代父送聘雁,又请来高手用投壶游戏做局,企图赢回聘雁,如果不是明兰出场,险些让袁家心机得逞,剧中女主跟男主就是因它结识,投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

知否对宋代皇帝的神还原(知否中的投壶游戏不简单)(1)

在古代,作为贵族们必备的素养,那就是要会六艺,一开始是出于打仗的目的,随着王朝统治的相对稳定,大批人靠着祖上的荫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终生跟沙场无缘,为了不让他们忘记本领,六艺在礼仪上被保留了下来,投壶游戏出自于其中的“射”,就是射箭,它们有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对精准度要求高。

知否对宋代皇帝的神还原(知否中的投壶游戏不简单)(2)

从战国到魏晋时期,投壶还只是小众游戏,直到唐朝的时候,才风靡全国上下,贵族们各个腰缠万贯,出手阔绰,讲究排场,每次宴会都会用投壶压轴,玩法多种多样,诗人们很有兴致地将其写入诗中,可是它太容易上瘾,时间一久,贵族们将它当作消遣娱乐的工具,不少有识之士上书,指责投壶的弊端。

知否对宋代皇帝的神还原(知否中的投壶游戏不简单)(3)

宋朝的时候,边关频频告急,为了保家卫国的需要,皇帝们就提倡读书人不仅要读四书,还要学兵法,期望他们成为文武兼备的人才,投壶游戏为文人武将所喜欢,不难想象它在当时这么欢迎,由于当时文人地位比武将高,也让这个游戏具有政治性,名相司马光对投壶的革新起到重要作用,他制定了投壶的统一规格,去除趣味环节,为投壶起了专门的术语,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贯耳四筹,双耳六筹,倚竿为十筹,一经定型,很快风靡官场,《知否》中投壶规则就来自于此,投壶时,文人们愿意押上重金,输赢不仅关乎他们的利益,还有他们的面子。

知否对宋代皇帝的神还原(知否中的投壶游戏不简单)(4)

到了明清时期,投壶游戏传到了民间,投壶从用料到造型也是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赏玩价值,甚至有许多关于它的书籍被刊刻,到了近代,西方娱乐项目的引入,可供人娱乐的途径逐渐增加,而投壶由于功能单一,顷刻间失去了吸引力,就此失宠了。

知否对宋代皇帝的神还原(知否中的投壶游戏不简单)(5)

投壶游戏陪伴了古人两千多年,带给他们数不尽的快乐,尽管它没落了,但是不会被遗忘,它早已经融入文化当中,任后人凭吊。

参考文献:《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