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作为一项普及率很高的活动,队伍是在日益壮大,其中以台湾钓法最为普遍,就是我们俗称的"台钓"台钓本身涉及的知识就多,尤其以调钓的复杂程度最为典型,什么调几钓几啊,钓灵钓顿啊,稍不留神就被搞懵了今天就来说一说在台钓时实际遇到的问题,就是明明把调目和钓目精确调整好了,但是在钓的过程中渐渐地失去了原来的方向了,比如钓目在不断地变化,感觉好像是浮漂的吃铅量在被动地"改变"了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野钓浮漂吃铅几克最合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野钓浮漂吃铅几克最合适(为什么钓目老是不准)

野钓浮漂吃铅几克最合适

钓鱼作为一项普及率很高的活动,队伍是在日益壮大,其中以台湾钓法最为普遍,就是我们俗称的"台钓"。台钓本身涉及的知识就多,尤其以调钓的复杂程度最为典型,什么调几钓几啊,钓灵钓顿啊,稍不留神就被搞懵了。今天就来说一说在台钓时实际遇到的问题,就是明明把调目和钓目精确调整好了,但是在钓的过程中渐渐地失去了原来的方向了,比如钓目在不断地变化,感觉好像是浮漂的吃铅量在被动地"改变"了一样。

先了解一下浮漂的吃铅量以及调钓后的浮漂剩余浮力

浮漂的吃铅量:浮漂的吃铅量就是浮漂本身所承载的配铅重量,就是其在水里浮力总和以铅皮的重量(或者铅皮加其它小配件的重量之和)来表现的形式,浮漂的浮力包括漂身和漂尾的浮力。通常一只浮漂在出厂的时候都会标明它的吃铅量,如果没有标注,我们可以在实际作钓时测试出来,然后选择合适对象鱼的浮漂。

调钓后的浮漂剩余浮力:上述的浮漂吃铅量是在浮漂没有参与调钓时的吃铅量,而调钓后的浮漂剩余浮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目确定后的目数即浮漂的剩余浮力,比如调两目,半水状态在线组铅皮座上加铅,使浮漂尾露出两目,这两目就是确定调两目后的浮漂剩余浮力。二是,在确定钓目之后,饵料的比重与浮漂剩余浮力之差,饵料比重小于浮漂剩余浮力,那么钩饵就会离底,反之,就会躺底。

调钓后的浮漂

了解了浮漂的吃铅量以及调钓后的浮漂剩余浮力之后,就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实际作钓中的钓目不准的原因了,也就是浮漂的吃铅量被动地"改变"了,或者说浮漂剩余浮力被动地"改变"了。

变化原因一:浮漂没有清洗干净

可能有的钓友觉得这个理由很奇葩,浮漂吃铅量的改变怎么会跟有没有洗浮漂有关系?试想一下,浮漂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是否会与工业油脂有接触?而油脂又具有排水性,如果拿到浮漂就去调钓,一开始浮漂表面肯定是有油脂的,个人感觉油脂是漂浮在水面的,所以会增加浮漂的浮力。随着作钓时间的增加,油脂可能会逐渐消失,那么在没有油脂的时候,浮漂的吃铅量肯定是有所变化的,虽然不是我们主动去做的,但我们的钓目肯定是和刚开始的不一样了。

解决方法: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在作钓前用洗洁精来清洗一下浮漂,洗过之后,漂身上的水自然均匀分布就表明已经洗干净了。如果没有条件的,比如在到达钓点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身边也没有洗洁精之类的东西,可以用岸边的泥来清洗,取少量泥土,轻轻抹在浮漂上,反复几次,泥土就可以带走多余的油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泥土中带有沙子,负责容易划伤浮漂。

刚出厂的浮漂外表含有油脂

变化原因二:浮漂质量问题

浮漂材质有不同的种类,在质量上也是良莠不齐,也不是贬低便宜的浮漂,贵的浮漂也不一定各方面就好,有时候人为的错误操作会放大其某一方面的缺点。比如巴尔衫木材质的浮漂,由于本身材质轻,脆的特点,所以在使用,收纳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磕碰,浮漂被压变形,细微的破裂,就会进水,肯定是影响它的吃铅量。还有就是我们使用的粗漂尾或者是漂尾两目三目加粗的浮漂,这些加粗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空心的,那么时间长了也保不准会进水,就会影响它的剩余浮力。

解决方法:浮漂总体来说是所有渔具中最脆弱的钓具,别看某些商家宣传浮漂能360度折叠,的确是做到了,但是多次这样,你能保证对浮漂一点影响都没有吗?所以该保护的地方还是要保护的,毕竟浮漂是我们钓鱼人的眼睛,虽然适应能力强,但是也很脆弱。建议使用空间大一点的专门漂盒,同时保证漂盒的材质要抗压,抗摔。

空间大质量好的浮漂盒

变化原因三:水情所致

鱼类离不开水,所以我们钓鱼肯定是要和水打交道的,那么作钓水域的水情对我们的浮漂肯定是有影响的,下面就影响到浮漂吃铅量的三个因素做简单的分析。

因素一:水底不平

钓鱼人都想找一处水底平坦的地方钓鱼,那样会省去不少心思,但野外实际情况是水底多数是不那么平坦的,或者平坦处没鱼,我们主动去找不平坦的水底,因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藏鱼。那么问题就来了,不论你怎么调钓,如果钓底,而水底又不平的话,钓目肯定是不一样的,就会出现吃铅量"被动"的变化。

这里随便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调四目钓两目,一个饵料正好压下去两目,在正常钓底且地势平坦的时候,一钩躺底,一钩轻触底或者离底。换成坑洼不平的水底之后,如果钩饵落在坑里,那么就钓不到两目,两个饵料离底,正好压下去四目,只能钓平水了,如果钩饵落在了突出的水底,双饵的重量被抵消,铅皮座半水的话,就是钓四目

解决方法:如果遇到水底不平的情况,要想钓固定的钓目,如果技术过硬的话,每次抛投都在一个固定的点也行,要不然只能钓离底或者半水。对于一般钓友而言,可以将钓目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先测试一下水底地势的高低差,然后确定相应的最高钓目,反正抛到坑里就钓灵一点,抛到突出的位置就钓顿一点。

水底坑坑洼洼

因素二:走水现象

钓固定钓目的前提是在静水处,如果是在流动的水里作钓,打破这一前提,肯定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的。走水的情况分两种,一是在河流里,河流很好理解,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钓目会随着暗涌的波浪而上下起伏,直到主线被拉直,饵料被冲走。

另一种是在静水里,静水里同样会存在走水的现象,比如一天当中温差过大,早晨的时候水的整体温度很低,中午的时候太阳直射,水的上层温度会快速升温,就会与底层的水温形成温差,从而导致对流,在作钓时出现走水的情况,钓目就会有所变化。

解决方法:对于轻微的走水现象,可以使用吃铅量大的浮漂,重铅配合跑铅使得钩饵快速到底,抵抗走水,但钓目想一点不变是很难做到的,只能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如果走水情况非常严重,什么重铅都不管用的话,只能采用绷竿钓的方法了,去除浮漂,只看竿尖抖动。

绷竿钓

因素三:水面漂浮物太多

有的水域由于本身水体比较肥,水底的营养物质如果不能被正常分解的话,可能会上浮到水面,形成漂浮物质,比如水锈,或者水里的营养物质过剩,滋生许多微生物,比如蓝藻,浮萍等。这些漂浮物在作钓水域会给我们带来影响,比如在刮风天钓下风向的时候,浮漂上会沾满漂浮物,一来影响浮漂的吃铅量大小,出现钓目不准的现象,二来漂尾的颜色与漂浮物的颜色差不多,影响观漂,对钓鱼人的视力是极大的考验。

解决方法:水面漂浮物如果不能彻底解决,我们只能避开它们了,可以选择有风的天气钓上风向或者侧风向;或者在下雨后,由于新增的水源会稀释这些漂浮物;再不行只能用浮圈等人工隔离,比如用竹竿围成一个方形来隔离浮萍作钓。

浮萍中钓鱼

变化原因四:调钓问题

因素一:压风线

调钓问题属于钓鱼人自身的问题了,有些时候要在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比如,在调钓的时候没有将风线压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的风线会牵扯浮漂,增加它的浮力,吃铅量就会无形中被动地增加,当正常作钓时,风线会慢慢沉入水中,这部分浮力被释放,浮漂承担的重力就增加,钓目就相应减少。

解决方法:平时不论是调漂还是正常作钓,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把风线压入水中,避免给整个调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素二:主线在水中是否是垂直的状态

这个问题是和压风线属于同一个连贯的操作,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把鱼竿往回拉,把风线按入水中的,此时主线在水里不是垂直的状态,主线的水线与风线的角度大于90度,要顺手把鱼竿推回原位,这样主线在水里是垂直状态,那么钓目就比较准了。

因素三:饵料的大小不一

在钓鲫鱼钓灵敏的时候或者钓轻口鱼的时候,如果使用蚯蚓红虫等作为钓饵时,基本上不会出现钓目变化,因为这些东西本身比重就轻,而且规格差不多。主要在使用饵料作钓的时候,都是手工制作的,难免有大小重量的不一样,对钓目就有影响。比如,同样大小的饵料,用拉饵拉出来和搓饵搓出来的比重就不一样,或者同样的搓饵,用的力度不一样,对浮漂剩余浮力的影响就不一样,钓目肯定在变化。

解决方法:拉饵的时候,要把饵料开好,充分醒饵,是饵料保持最良好的状态,这样在拉的时候就能尽量保持大小一致。用搓饵的时候搓的力度要用的差不多,保持饵料的大小一致。真不行的话只能钓顿一点,让双钩躺底,这样就能保持钓目一致了。

饵料大小一致

最后总结

所以在具体作钓的过程中,浮漂的钓目一直在改变,不仅有人为的影响因素,比如调钓,还有一些客观的影响因素,比如水情,可能是一种或者几种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导致了浮漂吃铅量被动地变化。但是我们要做到细心,细致,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解决问题。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原创不易,觉得分析的有点道理的,不妨加个关注,点个赞,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