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舞台上的曹操,是清一色的大白脸,跟关公的大红脸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因为红脸关公是忠臣,而白脸曹操是奸臣。

京剧曹操为何是白脸(为何要在大白脸上刷上)(1)

京剧的诞生,以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性事件。从那个时候起,曹操就一直是大白脸。然而几乎一夜之间,舞台上的曹操都在眉心中间加了一点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点红,有什么寓意吗?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善于审时度势,且知人善任,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大乱世中,成功脱颖而出,组建了一支效忠于他的文臣武将集团,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方略,逐渐消灭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可惜在后来的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统一全国的大业付诸东流。但在三国鼎立时期,曹魏仍是最强的一方。

京剧曹操为何是白脸(为何要在大白脸上刷上)(2)

曹操历来遭受的争议极大,因为在强调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无疑有篡汉的嫌疑。尽管当时汉朝气数已尽,但在很多人眼里,汉仍是正统,曹操则是汉的“奸臣”。《三国演义》的“扬刘抑曹”,不是没有渊源的。

延伸到京剧舞台,丑化曹操,给他一张大白脸,也就顺理成章了。在以前的京剧名段《横槊赋诗》《曹操与杨修》《白马会》《华容道》中,曹操是一律白脸没商量。与关羽同台的《白马会》《华容道》,两个角色的区别格外明显。

京剧曹操为何是白脸(为何要在大白脸上刷上)(3)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末,因为毛泽东主席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曹操不是“奸臣”。比如1957年4月10日,与报界人士谈话时,毛主席就曾表示:“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

同年11月初,毛主席访问莫斯科,与郭沫若、胡乔木闲聊三国,又说:“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是把他扮成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

在毛主席看来,曹操是乱世出现的“超世之杰”、“非常之人”。在他的词作名篇《浪淘沙·北戴河》中,毛主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寥数语,一个时代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京剧曹操为何是白脸(为何要在大白脸上刷上)(4)

这样到了1959年,郭沫若、翦伯赞等史学家纷纷撰文,为曹操正名。郭沫若写了《替曹操翻案》,翦伯赞写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都受到毛主席肯定。同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毛主席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也恢复名誉。好的讲不坏,一时可以讲坏,总有一天恢复;坏的讲不好。”

于是一夜之间,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也闻风而变。当然不能一下子来个大变脸,这样观众接受不了。所以依然还是大白脸,但在眉心中间加了个红点,以示曹操是好人。各位看官,下次不妨注意一下,舞台上的曹操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