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4日晚消息,荷兰足坛传奇巨星约翰-克鲁伊夫因癌症病逝,享年68岁。噩耗传来,我们只能缅怀。

克鲁伊夫阵型战术(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代表人物)(1)

他是荷兰足球辉煌的缔造者

当阿贾克斯少年队向克鲁伊夫敞开了怀抱后,荷兰足球注定迎来了一位瑰宝。这位看似有些貌不惊人的少年在摆弄起足球时却有着非凡的天才,他可以像艺术家那样把一只小小的皮球玩得团团转。在进入少年队比赛的第一个赛季,克鲁伊夫便火山爆发般地一人独进74球,震惊了荷兰足坛。为了报答球队的知遇之恩,14号球衣成为了克鲁伊夫的标志,因为正是14岁那年,克鲁伊夫随阿贾克斯队夺得个人首个锦标赛冠军。

在1966~1967年的荷兰全国甲级联赛当中克鲁伊夫第一次踢职业联赛就进了33个球,为阿贾克斯队夺得全国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伟大的成就是在欧洲赛场。1968年,阿贾克斯在冠军杯中5比1横扫了香克利统帅的利物浦,从1970年,克鲁伊夫开始步入他足球生涯的辉煌时期,以他为核心的阿贾克斯俱乐部队连续3次夺得欧洲冠军杯头把交椅。他本人也被选为1971、1973、1974年的欧洲最佳运动员。2007年阿贾克斯宣布克鲁伊夫的14号球衣永久封存。

和伟大的阿贾克斯时代相比,克鲁伊夫的国际比赛生涯很短暂。他第一次代表荷兰国家队出场是1966年9月对匈牙利队的比赛,到1977年10月他最后一次帮助荷兰队获得参加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资格为止,共为“橙衣军团”参加了48场比赛,33次作为队长身份出场,共打进33球。1974年,荷兰队获得世界杯亚军,克鲁伊夫差一步封神。

克鲁伊夫阵型战术(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代表人物)(2)

他是全攻全守战术的示范者

1974年是克鲁伊夫的全盛时期,在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他身为荷兰队队长,带领全队发挥出极高的水平,最后获得了亚军。在这次世界杯中,克鲁伊夫的球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人甚至把荷兰队比喻成在欧洲足坛无人伴舞的少女,在世界杯赛上却找到了舞伴。由克鲁伊夫率先示范的全攻全守战术给世界足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所谓全攻全守,是指球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全部都可以执行进攻和防守的职责,10名球员在场上的位置是流动的,不讲位置,只讲空间,前锋可以去打后卫,后卫也可以一直在前锋的位置上,例如:我原来在后卫的位置上,但随着位置的流动,我来到了前锋的位置,那我就是前锋,并且会有一名球员流动到我原来的位置上去打后卫,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全攻全守”。而并不是单纯的进攻时全部进攻,防守时全部防守。这改写了以往足球位置站的很死的历史。

可以说,全攻全守战术是荷兰国家队的灵魂,由1974年至今,荷兰国家队曾多次使用这一战术,出现在国际赛事中,在全攻全守的战术中,边锋和中卫的作用远不止是传球,更是整个球队进攻的核心。时至今天,全攻全守战术甚至延伸到了巴塞罗那队,行云流水、无孔不入的进攻,令对手防不胜防。

克鲁伊夫阵型战术(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代表人物)(3)

他是拉玛西亚真正的奠基人

准确的说,拉玛西亚是1989年在当时巴萨主教练克鲁伊夫的建议和主持下成立的。如今闻名足坛的拉玛西亚足球学校始建于1979年,克鲁伊夫到来后,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足球理念。1989年,在时任主教练克鲁伊夫的亲自主持下,巴塞罗那俱乐部建立了“拉玛西亚“青训学校。在至今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七代,总共503名球员从拉玛西亚走出,其中不乏像梅西、哈维、伊涅斯塔这样的巨星,这所青训营也因为培养了梅西等一堆足球巨星而被一些人称之为足球界的“西点军校”。

执教巴萨期间,队员训练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传接球训练,在克鲁伊夫看来,足球就是球场上无数个三角传递组成的。如果你能传好球、接好球,而不失误,你就符合克鲁伊夫的基本要求,同时这也是巴萨对球员最基本的技能素质要求。拉玛西亚的教练卡佩拉斯对此描述道:“无论你处于球场的哪个位置,都至少要有两个传球点,这是最基本的。”

微信公众号(ball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