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建高楼了

近日,湖北发文宣布禁止县城住宅高度超过18层(54米),且要控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在0.6-1万之间,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

黄陂哪个小区会搬迁(湖北的县城包括黄陂)(1)

黄陂高楼不少,人口密度也大

这个规定,应该是不包括武汉几个郊区原县城的,比如黄陂的前川,新洲的邾城,蔡甸的蔡甸,江夏的纸坊,更不可能有盘龙城、阳逻、藏龙岛这些新兴卫星城市。

但小编个人倒是很希望能把黄陂前川纳入进去的。

武汉市区土地金贵,所以需要建设高楼,让单位土地容纳更多的企业和人口,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前川,位居乡下,土地大把,比起武汉市三环内最大的优势在于空气干净,居住和工作没有那么拥挤嘈杂,所以咱们真不应该和三环内一样狂建高楼。

据统计,前川有常住人口20多万(在欧美国家,20多万人口的城市面积巨大,别人的住宅多为独栋,很少有公寓,更没有小区的概念),但前川面积才15平方公里左右(啥概念,就是一个长5公里,宽3公里的区域),骑个自行车半个小时可以逛遍。

单位人口密度过大,不仅导致生活嘈杂拥挤,停车还是个大麻烦,外国城市一平方公里居民才1000,车辆不过500辆(举例说明),咱们前川1平方公里住1万多人,汽车保有量起码2000以上,小区里没有那么多车位,只好停在马路上,导致马路上的车辆跑不出速度来,社会财富白白地浪费(所谓时间就是金钱)

黄陂哪个小区会搬迁(湖北的县城包括黄陂)(2)

黄陂的马路两侧停满了车辆

国人对高楼的崇拜

上世纪80年代,当我国准备搞住房商品化的时候,面前存在着两条路,一条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的,个人可以购买城市土地,然后自己建设住房的模式,另外一种是香港模式,土地由政府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建设住宅后出售给个人。

我们,最后选择了香港模式。

这种模式下,开发商必然选择建设高楼,楼修得越高,单位土地建造的住房面积更多,开发商收入才能更高,对于政府来说也乐观其成,因为土地出让收入相应地会水涨船高。

当然,高楼住宅能大行其道,和国人对高楼有崇拜心理相关,很多人瞧不起2层楼房,认为高楼才代表着富裕和发达(小编一位朋友,居住在4线城市,买的房子位于28楼,阳台上一站,视野所及之处都是高楼大厦,层很骄傲说东京和首尔也不过如此,哈哈)。

黄陂哪个小区会搬迁(湖北的县城包括黄陂)(3)

盘龙城密密麻麻的楼群

小编个人是不太喜欢高层住宅的,主要原因如下:

所以,小编是很欢迎湖北这个政策的,高楼就让武汉这样的城市修建吧,咱们乡下,追求的就是安静,容积率低,停车方便,各位赞同小编的这个观念不,欢迎您再文章后留下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