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1)

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


中国教育服务网(www.zgjyfww.com)

作者: 匕页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2)

古人的书面语言与文章写作方式与现代人都存在较大差别,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在阅读古文时弄清古文中字词的含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字词的理解方法。

在高中时期,学生被要求掌握十五个虚词,而对于实词的掌握要求通常比虚词低。实词意义的重要性不亚于虚词,但由于大多数实词的意思更易懂而虚词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学重心向虚词倾斜较多。

尽管实词易懂,但仍存在易被混淆意思的字词,下面用以下五个字为例作解释。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3)

第一个是靥字。《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描述道:“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靥字在平常的理解中易被误解为脸颊的意思,但其本身的意思是指酒窝,可组词“酒靥”记忆。

第二个是遇字。《新唐书·阳城传》中有“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一句。

此处的“遇”字看似是遇见的意思,但实际是对待的意思,也就是说句中描绘的阳城人对待长幼不同的人一视同仁。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4)

第三个是阅字。在《明史·方克勤传》中有云:“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这里的“阅”不是传统解释中察看的意思,而是将阅历一词动词化,作“历经”的意思。

第四个是贼字。《资治通鉴》中记载了陶侃惜谷的故事,原文写道:“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此处的“贼”与盗贼不是一个意思,而是包含了毁坏的含义,即“你自己不耕田,还要毁坏别人的稻子。”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5)

第五个是知字。在《北齐书·崔暹传》中有云:“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知可以通智,作智慧、聪明的意思,因此常被人误会为了解,但其实际意义是主持,整句翻译即“高祖起兵将要进入洛阳,留下崔暹主持后方的政务”。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6)

古人的书面语言晦涩难懂且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古文时要结合句意与背景共同分析记忆字词的意义,以免造成文不对意的情况。

古文语气词有哪些(古文中容易被混淆意义的几个实词)(7)

中国教育服务网

原创说明:

本文为中国教育服务网(www.zgjyfww.com)

中教服务网微信号(q910q910)原创,部分插图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