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夜的雨,淅淅沥沥,是西南地区独有的那种进入深秋的长满青苔味道的雨。这雨中还充满着浓浓的雾气,早已习惯这种气候更迭环境的我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这个城市一年四季仿佛永远只有两种季节,夏季和冬季,因为春秋特别短,夏冬特别长,人们似乎永远都围绕在冷和热中交替劳作、昼行夜伏。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秋风秋雨渐渐凉,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在大山大河里四季更迭、乐此不疲。 曾经在很短的日子,能在清晨日出将要的短暂里看到漫天的云霞飞舞在时空的长河里,如梦如幻,令人心驰神往,那一朵朵冷云红光满天,不灼眼、不过度,踏风而行、伴鸟而飞。诚如开篇所诉这样的际遇是短暂而美妙的。

随着朝霞的渐起,不多一会儿,我们来到码头,驻足江边。能够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热闹繁华的商业,只是遗憾的是不再见那气势磅礴的川江号子,巴渝的大地上多了几分工业时代流水线的流转,少了几分充满烟火气的调调。 即便这样的气候较少,夜雨后的山城,我们也能感受到别样的风情,整座大山如同鬼斧神工,被人类的智慧和双手像千层糕一样层层叠叠的筑建和修葺,围绕着绵延数百公里的两江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因此,它又有了许多新的名字,诸如“雾都”、“桥都”、“8D城市”等等。人们带着最原始的渴望,在这里繁衍生息,努力生存。

很多人有过鄙夷,有过嘲讽,也有过支持和鼓励。曾经在这里出生、养育、定居的人们一直充满着无法言表的自豪,用渝西片区的西南官话展现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自信。似乎一切外部的评论、评价和他们都无关。它是“封闭”的,因为四周的大山大河的裹挟,让这里的地理环境“易守难攻”。同时它也是开放包容的,独特的码头文化让这里的居民耳濡目染,对接山河,沿着长江中上游直流而下再至扬子江顺江而下直通东海。

有人会说,为何深居内陆,远离海岸线会是“包容而开放的”呢,我认为,除了早在1890年清光绪年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开始,这里就开始了近现代商贸流通的启蒙,人们渴望联通,更渴望对接大海和世界,这种愿望鼓舞人们的心态,保持着一种和谐而又不衰的接纳和包容状态,因此,它的包容程度似乎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由头,却又坚定而笃定!

潇湘夜雨原文(巴山夜雨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