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败亡,败在政治的巨轮之下。

败在能力与地位不匹配。

败在没有利用价值,还占着大量社会资源不办事。皇帝不想养着这种玩意儿。

金字塔顶端的蛋糕,在没有科技爆炸时,还不进行对外扩张掠夺,那数量就几乎是恒定,你吃下一块,别人就少一块。尤其是那种自给自足的天朝上国。

不要以为红楼梦里说王熙凤为钱的事情焦头烂额,就真以为这种家族穷了,没油水了。贾家没钱花,是说的没有流动资金,不代表没有固定资产。

历代为臣者告诉我们,子女若是酒囊饭袋,乞骸骨,回老家,要趁早。否则,遗祸无穷。

哪怕如此,谨谨慎慎,急流勇退。都有少数人不幸阴沟里翻船。

然而,贾家人从来不苟且,并且反其道而行之。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1)

回金陵老家不好,非得留在京城的权力大漩涡里。送贾元春入宫、修大观园,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蹦跶不够,还要摆阔炫富,生怕皇帝不反腐,不杀他们立典型。

至于王熙凤这位府内管理人,更是牛,杀人弄权高利贷,包揽诉讼取钱财,黑社会大姐头,非你莫属。

一个大家族,自己家里没有位高权重的官员为其遮风挡雨,还敢这么作?

啥,大点声?你有背景?你有金大腿?你有四大家族联姻?你有王子腾九省都检点?你有贾元春贤德妃?你还有史鼐外省大员。

所以呢,绕来绕去,就是没有你贾家男人什么事儿啊?你家女儿贤德妃,你怕是不知道后宫不得干政,更不知道,妃子的尊贵,只在皇帝一喜一怒之间。

史书上多少后宫女子的血和泪,都在那摆着呢。

你若问贾宝玉,经史为何物?必答曰:俗务也,吾不屑为之,羞与国贼禄鬼共伍。

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注定要继承家业的贾家好儿郎,安身立命之事一概不学不做,只顾着吟风弄月,吃得一口好胭脂。

嗯,东晋名士清谈误国时,跟你一样的态度。然则没有祖逖、王导、桓温、谢安之辈,尔等也就两脚羊的下场,被胡人当做人形军粮。更不要说历朝历代文庙武庙之内,多少解民于倒悬的英魂。

俗务?然则汝之高雅,因何而来?

受俗人供养得来。

别人做俗务,受得世间苦,护养己身所爱之人,独你贾宝玉受不得。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2)

况论高雅之事,神游山海,坐看人世,洞悉哲理,贾宝玉比之魏晋那些风流隐士,又不知肤浅了多少层境界。堂堂一男儿,以诗文标榜才华,却仍然比不过林黛玉薛宝钗。

四大家族之兴衰,到贾宝玉这辈人时,已尽数维系在王子腾与贾元春身上,二级梯队里,史鼐与贾政两位不过陪衬罢了。至于贾赦贾珍贾琏薛蟠之辈,有何用?再看少年儿孙们,一个个都是什么德行?贾家私塾,乌烟瘴气到何种地步?死于安乐,尽在尔辈。

王子腾与贾元春这对舅甥,一个在宫外做官,一个在宫内望风,可以算作政治搭档,然而这两人一死,你贾家还剩什么?

剩一群被圈养的猪,等饲养员一死,你们张大嘴,看看天。

哦,你们还有后起之秀贾雨村,那是你们政老爷提携起来的好后生呢,对对对,贾雨村也姓贾,以后贾家给贾雨村继承。

说及权力问题,嘉靖有句著名台词:别人答应你的都不是你的,你自己做主的才是你的。

贤德妃与皇帝,贾家与王子腾和贤德妃,两者是同一个道理,都在靠抱大腿获得权势,而非凭借自己真才实干,并且,这抱大腿的同出贾家。

大腿再漂亮,终究撤不撤回都在别人不在你。你做不了自己的主,所以你卑微,卑中卑中卑。

为何古代官场有官官相护这一说?为的就是形成利益团体、政阀朋党。

让你皇帝宰杀臣子的时候掂量掂量,这人能不能杀,值不值得杀,下手是轻还是重。所以官场上生命周期最短的,要么是官场孤儿,要么是混饭吃的庸官。并且,有时候,一个利益团体有难时,为了弃车保帅,往往送去杀头的替罪羊,也多是这个团体里最废的那个。

贾家作为勋贵集团的一员,富贵已享近百年,这生命周期已经不短了。要知一个王朝,不过二三百年的光景,莫非你还想与皇家同寿?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3)

再言及以贾家为纽带的四大家族势力,本一开始也是打造政治根系,然而,根烂了,你这小团体就废了。你废了,勋贵这个大集团也正好不保你。往大了说,贾家之废,也是整个勋贵集团的缩影。

勋贵既废,留之何用?科举新贵们,早已摩拳擦掌,饥渴难耐了。他们馋你田产、馋你商号、馋你豪宅、馋你妻女、馋你古董书画稀奇珍宝。

他们馋你拥有的一切配置。总之四个字,馋就完事。

生于当世,贫穷如我辈,于网络上睹人炫富,又何尝不馋。不仅馋,看见富人浪费资源,我辈是否感慨,如我等有志之士能得其资源一二,定当倍加珍惜,合理利用,为世界创造更多价值。

如此一想,贾家之原罪尽显。

言及此,有人痴心不死:纵然如此,红楼只在文中映射贾家抄家,何至于白茫茫一片,真呀么真干净?

此中症结,在于读者以当代社会之制度,去框套古人社会之境遇。

仿佛,贾家之人,只依法惩治如贾赦、王熙凤、贾珍等有罪之人即可,将其家产没收充公,其余无辜之人,给你个居民户口,让你去社会打工,法律照样保障你的劳动所得,甚至你凭文凭凭本事,再找个年薪百万的工作养家糊口?

昂?再不济,以落魄王孙之人设,投身娱乐圈,唱跳rap打篮球,如此,俘获粉丝无数,年入过亿,岂不美哉?

嗯,在古代还真有。官宦子女家亡之后,他们凭借家世熏陶,懂诗词与琴棋书画,去青楼当花魁(歌手与嫩模),去戏班做伶人(演员),去街边要饭(网络直播),运气好点儿被成功人士们包养为小妾(情妇与二奶)。史湘云、巧姐、贾宝玉、薛宝钗的结局,书中多有暗示,的确在这个范畴。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4)

在古代,在一个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里,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掌权者是绝对的捕食者,无权者是被圈养的猪。法律的有效性,仅仅维持在蝼蚁与蝼蚁之间,菜鸡互啄。一旦上升到富人与蝼蚁,官僚与蝼蚁,官僚与富人,大官与小官。立刻就变成指鹿为马、遮云拿月。

被贾家玩死的那些普通人,有什么罪?可为什么亡了呢?王子腾死,贾元春薨,权力渐去的贾家,在某些高层人物的眼里,不也是冯渊、石呆子之流吗?

贾家若再被抄,从此无居所无产业,那些无辜的妻女与子孙们,其下场可能会比之冯渊石呆子还要惨,为何?你们家当权贵的时候,没少弄权祸害草民,这时候你也是草民了,有的是仇人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更致命的一点是,权贵子女生来就呼来喝去惯了,肩不能提手不能抬,真把你丢在社会里,会遭受多少毒打,可想而知。

顺带一提的是,在古代经商就能让一个人富有起来,为何很多人却悬梁刺股一生,宁愿死也要死在科举上?答案,前文已经交代清楚了。

科举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谋权。权力才是金钱最好的庇护所。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5)

你无权而有财,再不知低调,横祸焉能不来?

一旦被惦记上。那你无罪也有罪,你无罪也有以文乱法的文化流氓们,帮你设计出一套罪名,让家财滚滚全做他人嫁衣。

昨天贾家怎么夺石呆子扇子,明天新兴权贵就怎么霸占你家大观园。

贾家作为一头随时待宰的大肥猪,肯定只是开胃菜,毕竟贾史王薛就是要整整齐齐,隔壁的皇帝和新兴权贵们都快馋哭了……

贾史王薛一窝端,查抄财富保守估计,五百万两以上,一千万两以下。朝廷国库一年收支都够了,明朝万历三大征,前后跨度十年,总军费差不多也是千万两银子,详情参考明清两代财政。

史书上,皇帝给废品权贵拉黑名单再销号的案例不在少处。此举有何好处?一肥国库,二赏新功臣,三立君威。拉一批,打一批,恩威并济,警戒官场,强化政治向心力。

这种事情,笔者不用查资料也记得朱元璋、嘉靖、雍正这几个皇帝干过,若再索引史料怕是能找出更多。印象中,甚至于明末崇祯,也动过抄勋贵肥国库以资军费的念头,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帮他完成了这种想法。至于满清入主中原后,这种手法更是屡试不爽,杀一批,赏一批,明朝政府指挥不动的国家蛀虫们,被满清八旗驯的服服帖帖,纳头便拜,皇权就这么又立起来了。

朱元璋处世深度好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6)

懂点古代豪门经济的,可以估算一下贾家的资产。人家光是大观园都耗资百万两银子,这还没算金陵族产、宁荣街地产、宁荣两府的各种奢侈品。

百万两银子什么概念?大明1566年嘉靖皇帝为了百万两银子可以发狂!而贾家,却敢在京城里这么花钱,皇帝知道后心情会如何?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家混的其实很可以了。放在朱元璋手里,一世你都活不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