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3)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学者,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3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4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哲学思想——创立儒学,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评价:
①《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荀子思想的特点:杂取百家
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
(1)老子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 (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评价:①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②他的寓言和散文蕴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法家:
(1)韩非
5个思想要点: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
②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今必胜古;
④主张变法革新;
⑤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兵家
1、吴起:文德与武备兼重的战略思想
2、孙膑:①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②重视人的作用;③创造利己形势;④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5“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1、“百家争鸣”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断作用。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6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7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知识解释下列历史现象
(1)孔子在不同场合下对“仁”有多种解读,如“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示:孔子强调“为政以德”,是“仁”在政治上的体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仁”在教育上的体现;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
(2)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提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战争灾难、道德沦丧等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孔子所倡导的“仁”“中庸”等人文思想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提示: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
拓展:
问题一: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答案】(1)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
(2)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
问题二:何为儒家学派?怎样理解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学说?
【答案】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问题三:法家思想为什么受重视?
儒家代表儒士,道家代表隐士,墨家代表侠士,法家代表谋士,法家与其他三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法家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其他三家理想主义、复古守旧。
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今胜于古”的进步历史观为封建统治阶级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峻法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的法家理论为秦王所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但单纯化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从而促使秦朝二世夭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却在中国延续了2000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四:百家争鸣之儒法之争。
“德治”还是“法治”?
总结:诸子百家关系复杂,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孺墨之争,一家之内,内部也有派别争论,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而形成各自特色,如墨子贵兼,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在争鸣中各家相互影响。“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虽然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迥异,但三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战国以后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实践中,不同学派的理论经受了真正的考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训。因此,各个学派的互相映证,互为补充也是必然的。
典型例题:
1.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
“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
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
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答案:A
2.有学者说:“尽管各家的措施有的看似残暴,有的看似温和,他们都可以为了自己苦苦追寻的理想而殉道。孔子追求了一辈子仍不被采用;吴起、商鞅,先后殉道;墨子为了天下的普通百姓而奔走呼号等。”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诸子百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百家争鸣的精神动力
B.诸子百家的苦苦追求使得百家学说有了鲜明的特点
C.诸子百家追求的目的在于期望自己的学说被当权者采纳
D.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当时都未被采纳过
答案 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坚持不懈地宣传自己的主张,批驳别人的观点,这就使得各家学说有了鲜明的特点,也就形成了思想纷争的局面。他们之所以苦苦追求,都是为了期望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以便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就特别为统治者推崇,所以D项不符合史实。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强调( )
A.礼仪和社会责任
B.“德治”和“民贵君轻”
C.“仁”和“仁政”
D.“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可以看出他强调了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B、C两项主要是政治统治方面的,D项是教育方面的。故选A项。
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答案 C
解析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5.“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墨家思想主张。材料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故C项正确;A项是儒家主张,题干没体现礼乐制度;B项是法家主张;D项也是儒家主张。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答案: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解析:此问,第一小问由“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春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并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回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