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风华》中,朱瞻基虽是人生赢家,但婚姻方面却显然很是不幸。比如孙若微更喜欢徐滨,嫁给朱瞻基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且最后还跟着徐滨走了。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1)

至于胡善祥,更是让朱瞻基头上有“绿油油”的感觉。比如,为隐瞒小产,抬男人入宫;还跟汉王朱高煦的关系不清不楚。以至于连朱瞻基最后都崩溃了,用儿子朱祁钰的性命要挟胡善祥,这才得到答案——朱祁钰就是自己的亲骨肉。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2)

这些桥段,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是胡说八道。不过所谓无风不起浪,历史上朱祁钰的母亲,果真曾跟汉王朱高煦有瓜葛,只不过被《大明风华》套用到了胡皇后(胡善祥)的身上。须知历史上的胡皇后,是一位贤德皇后,只因没有生儿子才被朱瞻基废掉的。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3)

所以,《大明风华》最离谱的改编,就是黑惨了这位胡皇后。那么既然胡善祥无子,朱祁钰又是谁的儿子呢?历史上朱祁钰的生母,是孝翼太后,史称吴氏。

吴氏,在《明史》中的记载,就一句话:景帝母也,丹徒人。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贤妃。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成化中薨。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4)

对比其他皇后和太后的记载,吴氏这记载,堪称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毕竟他的儿子朱祁钰是一位敏感人物,所以这生母也就变得简约,但却不简单!因为在《罪惟录》中,吴氏终于被补上了一些记录。

其一:吴氏的父亲,是明朝的一位都督,叫吴彦。

其二:吴氏最初是在汉王朱高煦府内,做侍妾。须知汉王朱高煦一直掌兵权,所以都督的女儿进他宫内,是符合逻辑的。

其三:汉王谋反,被朱瞻基平复后,吴氏被朱瞻基发现并临幸。但朱瞻基并没有把她带入宫内,而是安排在了宦官陈符家,并生出了朱祁钰。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5)

在朱祁钰七岁时,朱瞻基得了重病,告诉老妈张太后:“我还有一个儿子,养在宦官陈符家,请赶紧安排人接回来。”然后父子见面,朱瞻基抱着朱祁钰大哭,封为:郕王。

需要说明的是,《罪惟录》的这个记载,也得到了《明朝小史》的支持。

说,朱瞻基当了皇帝后,广开言路,求直言敢谏的臣子,一位姓李的校尉就来了,对朱瞻基说:我不会写字,所以只能说道一下,我问一下,宦官陈符宫内的二公子(朱祁钰),老大你想怎么安置?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6)

朱瞻基听闻顿时大怒,命人割掉李校尉舌头,然后想饿死李校尉,结果竟然饿不死,又饿七天,还是不死,这才放了李校尉。从此李校尉就有了一个江湖绰号,叫李神仙——当然后面这些,有些玄幻了。不过,这个记载却印证了陈符宫内藏朱祁钰的事。

结论:参考朱祁镇夺门之变复辟后,对朱祁钰的报复,比如全面清除朱祁钰时期的重臣。摧毁了朱祁钰的陵墓,下旨宣称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帝号,赐谥号“戾”等等。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7)

显然朱祁镇对于朱祁钰的生母:吴氏,也是不会放过的。可惜由于此事,牵扯到了老爸朱瞻基的隐晦事,也就只能最大程度的简化吴氏,消除其相关重要记载,这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故而,朱祁钰的母亲吴氏,的确跟汉王朱高煦有过关系。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夺门之变时,朱祁钰会被那么顺利的被轰下台。而《大明风华》中把此事,编排到了胡善祥身上,由此跟汉王朱高煦有了关系,也没算说错。

朱祁钰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太子(到底跟朱高煦有没有关系)(8)

毕竟,倘若评选明朝最无辜和可惜的帝王,景泰帝朱祁钰必会上榜——土木堡之变后,他拼死为大明续了命,哪料被大明的前皇帝,自己的哥哥朱祁镇,要了自己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