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汽车的款式越来越多,而轮胎的形状也有不少的花样,大小宽窄各有不一,一些车主发现自己的爱车与别人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轮胎的差别却很大。

还有一些车主是合资车,发现自己的轮胎居然没有国产车的大,这时会想到:是不是国产车的轮胎都要更大一些?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轮胎的一些趣事。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1)

一、宽轮胎与窄轮胎各有利弊

如果仅从轮胎的绝对性能上探讨,轮胎的断面比较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一般轮胎都会有较强的抓地力,与此同时,轮胎更宽往往也意味着行驶的稳定性一般更强,操控感也会更好,并且刹车的距离也会较短一些。

但是宽轮胎也有利弊,首先宽轮胎的成本就比较高,不少车主在4S店也有发现,同样尺寸的轮胎价格也会有一定的差距,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厂商的材料成本不同。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2)

此外虽说带来了更强的抓地力和更短的刹车距离,但同样它的摩擦阻力也会更大一些,轮胎越宽油耗也越大。

另外轮胎越宽,自重越大,再加上它的摩擦阻力比较大,所以宽轮胎对车辆的动力性能会有一定要求,如果说车辆的动力性能很差,带上四条宽轮胎,在路上跑也比较困难。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3)

下面再说说窄轮胎,窄轮胎也有它自身独特的优势,断面比较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摩擦阻力更小一些,所以说窄轮胎优势之一是比较省油,另外在经济层面上考虑,价格一般是比较低的。

而且轮胎的劣势也比较明显,因为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刹车距离会更长一些,而且行驶稳定性与抓地力与宽轮胎相比则差一些。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4)

二、宽轮胎并非适用于所有车型

回到起初车主所关心的问题上,为什么同级别的合资车与国产车相比,国产车的轮胎一般会大一些呢?

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多数国产车用料比较足,配置更丰富一些,相对实在一些。另外还有一点是与合资车相比,国产车的底盘调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弱势,底盘会比较松散,这种情况下轮胎会更为适合一些,即“底盘不够,轮胎来凑”。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5)

这样可以提升车辆整体的行驶质感,包括底盘的完整性,所以这也是同价位的国产车轮胎比合资车更宽大的原因之一,也有车主会认为宽大的轮胎有更好的性能,是不是代表自己也可以给爱车换宽轮胎呢?

宽轮胎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车型,除了上述所说的性能以外,一些汽车在设计的时候,比如说小型、紧凑型的家庭用车,本身侧重于减少油耗和成本,如果为这一类的车型换宽轮胎,首先汽车的动力有可能就带不起这么大的轮胎,其次从汽车的配置部件上考虑也可能不匹配。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6)

三、为什么轮胎越宽,抓地力越强

宽轮胎除了在外观上看起来较为霸气,抓地力一般也更强。抓地力是大家的一个俗称,而抓地力的学名其实叫做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描述的是轮胎和地面产生的一个平行于地面的一个力,在刹车的时候呢,它充当制动力,在加速的时候他则充当驱动力,车辆转弯的时候呢,这个向心力也是来自于附着力,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目前的主流理论认为,抓地附着力产生主要源于两种机制,第一个是压坑效应,或者叫做路面粗糙效应,第二是分子粘附效应。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7)

车主也经常会行驶到沥青路面以及水泥路面,而这些路面都有一个凹凸不平的特点,在轮胎压到路面的时候,橡胶轮胎的弹性能够很好的适应路面的凸起,它与路面形成一个紧密的接触,橡胶会嵌入到这些凹凸不平的缝隙中,最终的效果就像是齿轮啮合一样,不管在刹车还是在加速的过程中,这些彼此嵌合的部分就可以产生一个平行于路面的制动力。

而分子粘附效应通俗理解,即当轮胎和地面紧贴的时候,正好会让分子产生一种引力,确切是形成了一种分子键,叫做范德瓦尔斯键。这种吸引力可以让轮胎紧贴地面。但是只要轮胎没有与地面接触,这些键就会断裂。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8)

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就是主流认为轮胎产生附着力的原因。两者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比如路面粗糙效应在下雨的路面上仍然能够起作用,因为轮胎能够嵌入路面的凸起和凹陷,就能够抓住地面。但是对于后者的粘附性来说,并不适用于潮湿的路面。

其次两者的作用频率范围不同,频率范围其实就是车轮的转速的范围,对应车跑得快慢。在同一个路面上,当频率较低也就是车速较低的时候,路面粗糙效应起一个主要的作用。相反如果在频率较高时,分子粘附效应起一个主要的作用,所以将两种机制综合后,可以解释很多关于轮胎和路面的问题。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9)

比如下雨到底对路面的附着力有多大的影响呢?这个问题要看下多大的雨,如果刚开始下,雨点连路面都覆盖不了,也就是一个半干半湿的状态,那么附着力并不会受到一个太大的影响,因为没有积水,所以对压坑效应没有太大影响,而对于分子粘附效应呢,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地面没有被水分子完全覆盖,还剩余了一部分,但如果雨下的比较大,路面全部都湿透了,那么附着力就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大尺寸轮胎和小尺寸轮胎的区别(宽轮胎对比窄轮胎)(10)

轮胎和地面接触并不是简单的摩擦过程,更偏向于库伦摩擦,即具有弹性和粘性的橡胶与硬质地面的接触过程,摩擦系数也不是一个定值,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路面的粗糙度,干燥程度,以及轮胎的种类等等,而轮胎越宽,产生的作用面更广,即两种机制发挥的越多,附着力也就更强。

汽车轮胎的大小、尺寸一般都是固定的,也是厂商专门测试得到的值,一般并不建议车主随意更换轮胎大小,其次对于普通的家用车而言,本身动力较为一般,家用车型的设计风格主打家用舒适,省油省钱,与宽轮胎也不大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