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1)

#陶器篇-42#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0年重头戏“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进行中……(图:伊朗彩陶碗,伊朗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2)

(墨西哥西部文明区域)

上篇说到:美洲有三大古老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古老文明散落在美洲各地,如瓦哈卡文明、墨西哥西部文明等。这些文明不仅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文化,在陶器制作上也是百花争艳、各生芬芳。今天,咱们将继续欣赏墨西哥西部文明之陶器(二):

驼背陶人、“蜡染”陶器与人面陶狗。

【墨西哥西部区域覆盖了墨西哥沿太平洋海岸的部分地区,包括现在的纳亚里特州、瓜纳华托州、哈利斯科州以及科利马州等(上图红色区域),这些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性)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3)

(驼背陶偶,200—900年)

驼背陶人现象

考古学家们在美洲大陆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驼背风格的陶偶(上图),它们普遍存在于北美洲、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众多古典时期的墓穴中(上图陶偶出土于墨西哥西部地区)。

经研究发现,这些驼背陶人并不是残疾人的象征,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明器被埋葬于墓穴中。这些驼背陶人赤身裸体,无性别特征,呈坐姿状(更加突出其弯曲的脊柱)。

据专家推测,当时美洲社会的人们认为身体驼背者是一类具有着超自然力的人(巫师),而非残疾者。他们因此而把这种形象制作成陶偶明器,期冀它们能够在未来世界中护佑逝者。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图片所示器物皆为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西部文明展室藏品,不再复注)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4)

(“蜡染”风格陶瓶,1200—1520年)

“蜡染”陶器

上图中的这件陶瓶从外观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它的瓶口较常规的瓶口稍大而敞,且壶嘴的造型也有些生硬,但总体看它还是一个正常壶的样子。而它真正的非同寻常之处却是它的“纹饰”、或者叫“烧制工艺”——其瓶饰的图案类似蜡染的艺术效果。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5)

这件陶壶(含纹饰)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1.首先是陶瓶制作;2.为陶瓶涂刷白色陶衣;3.在白底上用蜡绘制图案;4.再将整个器表涂成灰色;5.二次烧制后,蜡融化,只留下蜡所勾勒出的图案——呈现出白色的圆圈和灰色的线条等。因为蜡的作用,使器表图案具有了一种漫散状的蜡染效果;之后,工匠们又在其上涂抹了红色进行装点。

自16世纪以来,这类陶器在中美洲地区不断被发现,它们大部分是作为明器出现。这些具有非同寻常纹饰的陶器,令考古学家们深感迷惑:其纹饰风格与亚洲印尼爪哇地区的蜡染纺织品极为相似。而美洲地区曾经与世隔绝,难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6)

(人面陶狗,公元前400—650年)

人面陶狗

狗在中美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也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但最最重要的还是它在人们的宗教信仰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墨西哥西部地区的墓葬中陶狗被大量发现,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信狗可以引导死者的灵魂进入到下一个世界中,因此,大大小小的陶狗被作为明器放进墓葬中成为这一地区普遍的丧葬风俗。

然而,尽管西部地区出土了非常多的形形色色的陶狗明器,但这一只却是非常的与众不同,它长着一张人脸!(上图)

古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玛雅文明有太多不解之谜)(7)

为什么这只陶狗长着一张人脸?专家们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中……

既然狗能够引领亡魂进入到下一个世界中,说明下一界的入口可以狗脸识别而通行。那么,现在换成了人脸,是否影响到墓葬的主人进入到下一界?小伙伴们,你怎么看?

玛雅文明中的不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

【注:中美洲(含墨西哥西部)文明在大概念上属玛雅文明范畴,详见“陶器篇-33——芝麻开门啦!令人震撼的秘鲁博物馆陶器宝库】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