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

位置 :五爷庙,座落于台怀镇,与大白塔相毗邻,在“万佛阁”的五龙王殿。殿内供奉的五爷,即“广济龙王”文殊菩萨,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旺盛的寺庙。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2)

建筑: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17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3)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4)

历史 :最初,隋朝时期,五爷在北台顶供奉,人们朝拜,都得远道爬上北台顶。台顶千年积雪、道路险峻、气候恶劣,朝拜十分艰辛。直到现在,北台顶上,还保存一座祭祀五爷的黑龙祠,祠旁波光粼粼的黑龙池,就是它的家。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5)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6)

变迁:到了清代,为方便祭祀,人们便在万佛阁内,修建了这座龙王殿,并把五爷请到此处,又经民国扩建,形成现在格局。 这座殿里面,主供两尊五爷像:后面一尊,是1979年的木制像,前面一尊,是1996年的铜铸像 。

牌匾:对于百姓,他们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文殊菩萨,但一说五爷庙,则远近闻名!上五台山,多是冲着五爷庙去的。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千里迢迢而来,四处打听“五爷”,却茫然不知其所。因为,五爷,根本没独立的“庙”,只是“供”在万佛阁内。直至二零零五年大暑,由邵学军先生斟酌定名、专心题字,精心雕刻,于七月初一,牌匾悬挂面世,“五爷庙”,才真正名副其实!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7)

邵学军先生定名、题写的“五爷庙”真金牌匾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8)

常青师傅与众僧 为五爷庙挂匾开光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9)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0)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1)

“五爷庙”牌匾 正式面世!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2)

七月初一当晚盛况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3)

邵学军先生 与常青师傅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4)

启程回太原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5)

修缮 :2017年,老住持常青师父退位,由林虎师父接替,并开始大型拆换、装修、彩绘。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6)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7)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8)

“五爷通灵” 佛堂贡匾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19)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20)

“五爷通灵”佛堂贡像

人们千里迢迢来到五台山,只看了一眼,就全部虔诚地跪下了……五爷庙牌匾字体:浑厚,凝练,大气。朝拜者至此,烧香敬佛,虔诚下跪,许愿还愿,同时,万众之民,由衷敬仰这三个榜书大字! 多年来,大江南北,但凡牌匾题字、广告喷绘,人们都习惯要求用五爷庙的“五爷体”,作为自己的门店招牌字体,以彰显厚重沉稳,诚信天下,更愿意占占五爷灵气。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21)

五公祠前世今生(史海明珠匠心天成)(22)

(转自:云头艳010 、鬼手邵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