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1.

我曾经跟很多年轻人交流过,一提到马克思,他们都认为马克思穷困潦倒的度过了一生,死于贫病之中。

是什么原因让普通人形成了这种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印象呢?

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惧怕马克思主义的那些人故意污名化他,他们想把信仰马克思主义者打上一个“必定会生活悲惨”的烙印,用于遏阻这种思想的传播;二是推崇马克思的人在叙述他一生经历时,过分的强调了短暂的困难时期,读者也没有能力在大的历史跨度上去全景班般的了解他的一生,所以造成了理解上的误会。

实际上,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可以算得上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之一。就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马克思一生的综合的生活质量也是在金字塔的顶端。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1)

第一,马克思是那个时代在情感方面最幸福的思想家。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莱茵省(普鲁士也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市。在我的观点里,这个历史时间段,人类的思想史并不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整个欧洲的思想家就是掰着手指头可以数得过来的那几位。

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里,康德因为先天胸腔塌陷(也有人说是因为某种后天疾病的后遗症)导致他终身未娶。康德的婚姻史是空白,康德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他的活动范围最远不超过100公里。这跟马克思几乎游历过全欧洲的丰富人生阅历完全没法比较。康德的恋爱史也疑似空白,只有在多年以后,人们在整理出的信件里分析,他疑似暗恋过某个伯爵夫人。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2)

黑格尔,也是马克思在柏林读大学时候的校长,直到四十多岁,好不容易才讨上一个比他小了20多岁的老婆。也就是说,黑格尔错过了最好的恋爱时间。黑格尔婚后记录的手稿里边有家庭生活的收支账单,每笔收入和支出严丝合缝的记录可以分析出,他的婚姻不会幸福到哪里去,最起码他自己应该是有这种感受。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3)

其他几位费希特、施特劳斯、费尔巴哈等,婚姻上基本全是一塌糊涂。就连恩格斯年轻的时候,都因为失恋而意图自杀过。

而马克思在少年阶段就认识了她姐姐的闺蜜燕妮,燕妮出身高贵,长相漂亮,有特里尔”舞会的公主”的称号,她比马克思大三岁。燕妮也喜欢英俊睿智的马克思,把他昵称为”小野猪”。在马克思17岁打算上大学之前,便大胆的向燕妮求婚,按照当时的习俗,这种出格的作法也是前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此时已经是公认的特利尔当地最美丽的姑娘,身边有一群被她倾倒的贵族子弟。燕妮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强烈的反对燕妮和马克思在一起,认为马克思的血统和家境都配不上燕妮。但蔑视封建等级观念和资产阶级权贵思想的燕妮竟然答应了马克思的求婚,于是这一年,马克思与燕妮私定终身。然后马克思才去上大学。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给燕妮写了无数封情诗,足足装订成三大本诗集。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热恋了7年之久的燕妮结婚。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4)

两人相知相伴,幸福的走过了一生。马克思由于是左撇子写字很潦草,他的手稿必须经过燕妮的誊写后,才能交付印刷,要不然谁也认不出来他的笔迹。所以说燕妮是马克思思想的第一个聆听者和记录人。

按照马克思的女儿们的回忆,她们父母一生都处于“热恋”的状态。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得病,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天天陪伴着她,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去世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打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久也与世长辞了。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5)

第二,马克思有强大的亲戚圈和朋友圈。

马克思自己的家族世代都是犹太教的大拉比,直到他父亲这辈儿才因为法律问题改信基督教。他父亲从事法律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富裕。燕妮的家族本身就是贵族出身,她的父亲也是当地名人。马克思的姨妈嫁给了一个荷兰人,这个荷兰人后来创立了飞利浦公司。我们现在熟知的飞利浦这个品牌就是马克思的表哥发扬光大的。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6)

马克思年轻的时候加入的”青年黑格尔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出了德国两任总理和好几位部长,如果马克思不从事革命思想研究,最差也能混个大学校长。

马克思在后来的生活困境时期,这些亲戚或主动或被动、或情愿或不情愿,但是多多少少都对马克思施以了援手。

如果马克思不坚持他自己的个人思想原则的话,他可以在整个资产阶级集团里“立地成富”。

第三,马克思一生粉丝无数,恩格斯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都知道是恩格斯无私的资助了马克思,实际上,最初恩格斯参加工人革命被通缉时,是马克思把继承的1000英镑遗产全部送给了恩格斯,才保证了恩格斯的流亡生活中衣食富足。

除了恩格斯以外,马克思还有一大批追随者。可以说马克思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无论是在柏林还是在巴黎、亦或在布鲁塞尔、也包括后来的伦敦,都有一大群粉丝追随着他,他的客厅里永远是宾朋满座。

1864年5月初,马克思的粉丝兼朋友威廉·沃尔弗去世,他留给马克思853英镑(一说是400英镑)和值50英镑的东西。要知道,当时英国的中产阶级每个月的收入才是4~8英镑。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7)

现代人平心静气的坐下来想一想,周围会有一个朋友把毕生的积蓄死后留给毫无血缘关系的你吗?

这就是你和马克思的差距。

第四,马克思有极强的赚钱能力。

虽然马克思一生受到了欧洲大部分资产阶级国家的集体封杀,致使他无法找到工作、无法写书、写文章投稿赚钱,使得他的生活一时间陷入了贫困。

但是美国有一家影响巨大的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向马克思发出了约稿信,自1851年8月之后马克思主要生活来源,就是为这个报纸写稿换稿费。

《纽约每日论坛报》给马克思稿酬是一篇1英镑,马克思每周可以给该报头2~3篇稿件。也就是说,马克思每周赚的钱也几乎可以等同于当时欧洲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马克思在之后的十年间,曾经给这个报纸写过500多篇文章。

马克思一生中还进行过一次股票投资。 马克思将威廉·沃尔夫送给他的遗产中的400英镑进行了股票投资。购买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GP摩根的公司的股票,进行了一次精准的“高抛低吸”,马克思赚了600英镑,净赚150%。

通过我以上列举的这几个方面,你就可以描画出马克思的生活全貌:他有着童话般的爱情;有着被举世称颂的伟大友谊;有着众多的拥趸和粉丝;虽然曾经一时陷入生活困境,但是他大部分时间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失去过孩子,但那只是当时全欧洲的医疗健康水平的一个缩影;他是坐在摇椅里阅读的时候溘然长逝,手里还捧着一本书……

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8)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

所以我说马克思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人,似乎也是无可争议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