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电影《芳华》还是在严歌苓去年5月发布的同名小说《芳华》上。后来12月冯小刚拍了小说《芳华》电影。当时心里还很惊讶,这么“大尺度”的小说是怎么被改编成电影广电过审的。后来看了才知道,电影和原著相比改编很大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

严歌苓是我特别喜欢的女作家。早期看她的《陆犯焉识》和《扶桑》,就很佩服这个才女。更是有人把她誉为“当代张爱玲”。

从军经历伴随了严歌苓整个的青春年华。当她后来成为了一个作家,这段经历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白麻雀》《爱犬颗勒》都以部队生活为题材,但多是以一个作家的客观视角来为那个时代的军人塑像。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2)

“ 如果没有严歌苓,中国电影将失色三分 ”

电影《芳华》相比严歌苓原著改编很大。也可能是因为一部要老少皆宜的电影或是广电总局的严审。再者,电影需要事件铺垫来使人物性格清晰化,而小说则可以借细节描写来展现人性的复杂。两者间的转化,情节取舍在所难免。我们任以一部合格电影的眼光去看待。电影相比原著也同不逊色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3)

下面就带大家盘点下电影相比小说那些不同的“大尺度”片段:

1、使刘峰身败名裂的“咸猪手”事件

相信看过电影的童鞋对这个片段都惋惜不已。大好青年刘峰本可以进修大学有更好的前程。却因为一直喜欢林丁丁而放弃机会。其实这个在影片中有几处很明显的铺垫。除了放弃进修、还有修手表事件、送橘子事件、打靶时吃醋等。

在原著中,小说的这个拥抱情节是刘峰把手伸进了林丁丁的衣服里面,丁丁吓得尖叫。而电影中刘峰只是老老实实的抱了一下,被两个男同学看见。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4)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片段可以说是影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黄轩扮演的刘峰在原著中是个普通人,个子很矮,也没什么才艺。而在电影冯导的主角光环照应下,刘峰是大家公认的学雷锋楷模,乃至后来大家觉得他做好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唯一值得推敲的是原著和电影提到刘峰是木匠出身。但到后来也没交代他当兵后父母的音讯,也是个怎样的家庭?是早逝还是不想回家,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5)

此外还有不同的是电影中刘峰是被同学发现,而原著这一情节是林丁丁为了自保故意检举刘峰的。这一可笑情节也没放在影片中。林丁丁的出卖,直接造成刘峰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也更符合当时互相揭发、互相出卖的社会环境,但影片仅简单归咎于恰巧被发现。

小说中刘峰在“咸猪手事件”后被公开批判,文工团每个人都发了言,甚至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粪坑”。冯小刚在影片中将这个情节处理成战友在批斗中举手表决。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6)

这也是冯小刚在“剔除”刘峰身上的不完美情节的另一个改编。电影中有人强加罪名“猥亵”给刘峰还要他说出当时摸林丁丁的细节。刘峰的一句大吼“你们才是流氓”,也注定了他在后面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和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小说中萧穗子不止一次地提到刘峰的笑中隐有一丝邪恶,影片中却近乎完美。这种处理虽然使刘峰身上的主角光环减弱,但却能增强“咸猪手事件”的痛感。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7)

也可以说,刘峰的善良是与生俱来。但在影片最后,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再善良的人也会被这个复杂的社会磨平

2、小说中,林丁丁在练舞蹈时不小心将带血的卫生纸踢出,被刘峰看到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8)

电影显然删掉了这个细节。小说永远是有资本来描写这些细致的情节。这也代表青春期男女间懵懵懂懂的探索和喜爱,也接着为刘峰喜欢林丁丁埋下伏笔。而在电影中则是以林丁丁邀请刘峰听她唱歌误被刘峰认为的表白时机。

3、小说中,林丁丁两度离婚,婚姻极其不幸

在小说中,林丁丁如愿称为了首长的儿媳妇,后被嫌弃离婚之后嫁去了澳洲接着再离婚。而在电影中,只是一张婴儿肥的独照,在别人口中很幸福的老外妻子。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9)

其实在电影中,也不难看出林丁丁是个“拜金女”,她看不上刘峰那样贫苦和老好人的样子。她一心想攀高枝却不得而终。这也是讽刺资产阶级下的余毒,也深刻的说明林丁丁是个比刘峰还不幸的人

4、小说中,郝淑雯因为嫉妒而色诱了萧穗子的男友陈灿,并陷害了她

在小说中,萧穗子和陈灿谈了半年恋爱但没发生过肢体接触,手都没签过。受不了的陈灿因为闺蜜郝淑雯的“色诱”而甩了萧。并在郝淑雯的教唆下出卖了萧,后被批判。父亲因为政治因素被打成了右派,使她成为像何小萍一样的人。后来又上了残酷的战争前线。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0)

而在电影中,虽然箫穗子喜欢陈灿,却在一封情书都没寄出去的情况下结束了爱情。直到最后把自己最珍贵的金链子给陈灿镶牙。在多年以后箫和郝相遇的时候,郝还拿这个取笑箫。尽管小说也是在最后揭开这一层丑恶,但其实就是把她们年少的青春模样撕碎罢了。

电影其实有意在弱化箫穗子这个女性角色。同样也是善良无比的人。有人说箫是严歌苓军旅时候的真实写照,不管真实如何,我们都积极的看待这个角色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1)

小说最后交代箫穗子成为作家,而在电影中也是如此。小说中的箫穗子有一段不幸的婚姻但主动离婚,也能看到那时的女性敢于独立打破束缚的勇气。在刘峰被民警欺负箫穗子那句大喊“你们敢打战斗英雄”,也着实看出这个新时代的女性角色,还是值得欣慰的。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2)

5、小说中,何小萍精神恢复后嫁给了一个排长,婚后第二年排长牺牲

电影和小说都特别重要的一个人除了刘峰就是何小萍。都是一样农村来的被众人排斥的两个人。同病相怜。在影片最后,两人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的片段着实温暖了观众的心。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3)

正如影片最后箫穗子的旁白所说:

“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带人温和”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4)

还有不同的是小说中刘峰与一个从良的小姐同居两年。而在电影中则因为刘峰残疾老婆跟一个货车司机跑了。最后,刘峰得癌症死了。影片中对刘峰的境遇是手下留情的,也是治愈的。小说却将这种时代的伤口撕开。这段经历实在太过残忍。这个完美的结局也是符合我们所愿。

关于电影芳华的描述(与原著的激情碰撞)(15)

芳华已逝 再看已是曲终人

不论是电影还是原著带给我们的都太多

无论经历过什么,属于我们的那段青春永不会磨灭

芳华 永不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