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儿童生长情况

(1)体重:即身体的重量。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kg。体重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也是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同龄宝宝体重的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宝宝体重增长也不是等速增长,所以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每个年龄段体重增长的速度是否正常,而不是简单、盲目的用一个人群均数(所谓的正常参考值)当作“标准”来衡量,计算公式也是初步的估计,也不可套用“公式”计算来简单评价。

作为家长应该做的是:定期给宝宝做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医生应以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作为依据,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才是最重要的。

怎么判断孩子体格发育正常(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1)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身高(身长):也就是整个身体的长度。

3岁以下的小儿采用仰卧位测量,所以叫身长。3岁以上的小儿采用站立位测量,称为身高。一般情况下,站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cm。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身长:46-53cm,平均为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87cm。2~10岁宝宝的身高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身高=年龄×7 75(cm)

身高是反映长期的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的最合适的指标,一般不容易受暂时营养失调的影响。当然,儿童达到成人时最后的高度,与遗传、性别、营养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3)头围:为自眉弓上缘经后脑勺的枕骨最突出点围绕头1周的最大周径。

出生时头围:平均33-34cm。第1年增长最快,平均增加12cm。1岁时的头围约为46cm,2岁时约48cm。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所以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头围的意义:胎儿期脑生长居领先地位,所以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有关,它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所以头围的连续追踪测量比一次测量更重要。

头围的大小与双亲的头围有关,头围过小提示有脑发育不良的可能,而头围过大或增长过速,常见于脑积水。

怎么判断孩子体格发育正常(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2)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如何判断儿童体格生长是否正常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判断:发育水平、生长速度、身体匀称度。

(1)发育水平(某一个年龄点的指标情况)

每一个年龄点所测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如身高或体重)的数值是否处于同龄人的正常水平,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主要包括所有单项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等。

发育水平评价的优点:简单、易于掌握与应用。

发育水平评价的缺点:仅表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不能说明过去存在的问题,也不能预示该儿童的生长趋势。例如:一个2岁男孩的身高76cm,只表示该男孩目前的生长水平为下等,而不能评价生长速度和生长轨迹是否正常。

(2)生长速度(某一段时间内的指标情况)

是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或身高)定期连续测量,观察这一个时期内的增长水平是否达到该年龄段的要求,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指标的生长速度。

通常用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根据定期连续体检测得值绘制生长曲线,可以简单、直观地观察生长速度的情况。

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是:定期的体格检查。

生长速度评价的优点:可以连续观察个体儿童一段时期内的生长规律,发

现儿童的生长轨迹是否稳定和正常,更能真实了解儿童的生长状况。

生长速度评价的缺点:因为需要连续定期监测,有赖于家长的坚持,所以要求家长有很好的依从性,按医生要求定期给宝宝做体检。

怎么判断孩子体格发育正常(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3)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匀称程度:是对身高和体重、坐高和身高之间关系的评价。

1)体型匀称度:

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评价在一定的身高时,宝宝的体重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平范围内。例如:一个3岁的女孩,身高96cm,那么体重应该在12.3-16.7kg这个范围内,女孩的体型即为正常匀称型。如果超出最高值则为超重或肥胖,低于最低值则为消瘦。

2)身材匀称度:

以坐高与身高的比值反映下肢的生长状况。用实际测量的坐高与身高的比值与参考水平值进行比较。结果以匀称、不匀称表示。评价在一定的身高时,宝宝的体重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平范围内。例如:一个3岁的女孩,身高96cm,那么体重应该在12.3-16.7kg这个范围内,女孩的体型即为正常匀称型。如果超出最高值则为超重或肥胖,低于最低值则为消瘦。

内容摘自《儿童卫生保健》,主编:廖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