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的精神内核是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五月天乐队是由五个大男孩所组成的摇滚乐团搜狐娱乐对五月天的评价是“五月天一反一般摇滚乐团给人的粗野印象,呈现出清新健康的青春活力,令人激赏。”

麦尔维尔的《白鲸》,很多人都熟知,可是读过的人却不多,很多人会说这书太长了,读不下去,其实这不能怪读者,《白鲸》在1851年出版的时候第一年只卖出了五本。

作者麦尔维尔在1891年去世了,到了1920年这本小说面世后的70年,《白鲸》才重新被美国人翻出来,他们评价说:麦尔维尔的雄辩,简直是美国的莎士比亚,这才重新定义了《白鲸》的文学价值。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1)

一、《白鲸》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作曲家鲍勃·迪伦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致辞的时候说:“影响我一辈子的书,其中就有《白鲸记》。”

《白鲸》的影响能力可谓是深远,譬如,我们现在每天喝的星巴克,名字就来源于《白鲸》里面的大副斯巴达克;《海贼王》里面有更多关于《白鲸》的梗,白胡子的船,moby dick号名字就是照搬,而且moby dick号的造型,船头就是白鲸的下颚;还有漫画里面的山治恩师、独腿船长、哲夫……参考的原型都来自于小说里面的主角亚哈船长。

作家福克纳也是受了麦尔维尔很深的影响,还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它们都有很多《白鲸》的影子。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2)

电影《白鲸》

如果我们熟悉美国文化,会发现白鲸的梗无处不在,《白鲸》这个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个叫以实玛利的水手,登上一艘捕鲸船,船长亚哈在上一次出海的时候,和巨大的白鲸moby dick搏斗,失去了一条腿,这一次他带领全船30位水手再度出海寻找moby dick,要向它复仇。

这艘船从美国东海岸的南塔克特出发,一直穿过北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再到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到日本海,一路上捕杀各种小鲸鱼练级,最终在太平洋,找到了moby dick决一死战,只有以实玛利生存下来。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简单就几句话就说完了,可是,这本书里面有大量关于捕鲸业的很细致的描写,比如出海前的物资准备、水手怎么签劳务合同、怎么卷捕鲸索、描写惊心动魄的捕鲸场面、捕猎鲸鱼之后怎么炼油?船上炼油厂是怎样工作的、以及鲸鱼的种类介绍还有解剖学等等,可谓是知识体系庞大啊。

书中花很大的篇幅塑造了一个角色,一个异教徒,一个原本是食人族部落的王子魁魁格,和以实玛利一起登船的,他是最优秀的标枪手,他的形象就是那种典型的,不受约束的自然人。

他和鲸鱼作战的场面完全展现的就是生命本质的力量,书里面还有很多关于自由的场景的描写,非常让人心驰神往。

就是他们刚出海没多久,有一天夜里所有的水手都聚集在甲板上,然后喝了酒聊天,这里有来自南塔特克的水手、长岛的水手、马耳他的水手、西班牙的水手、中国的水手、日本的水手,他们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在月光下面聊天,多美啊。这样的场景描写展现的是自由的美好。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3)

本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自己经常会不自觉的停在棺材铺面前,或者是不自觉的跟着送殡的队伍的后面,他说自己必须要出海,到海上去,这是代替手枪跟子弹的办法。

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出海,才能够避免自己要把自己毙掉的想法,那大海就意味着自由

故事结尾,亚哈船长把斯巴达克大富留在大船上的,而且叮嘱他一定要平回家,最后moby dic去攻击皮廓德号的时候,团长一直在喊“冲我来,冲我来”。

在《白鲸》这本书里,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充满了野性、原始力量的自由,因为在大海上面你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全凭人的力量和意志去面对自然

二、五月天的影响力

五月天是中国台湾的摇滚乐团,由温尚翊、陈信宏、石锦航、蔡升晏、刘谚明五位成员组成。乐团前身叫“So Band”乐团,在1997年正式更名为“五月天”

五月天不仅四次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乐团奖” ,而且乐团成员还积极为其他歌手创作歌曲,并参与歌曲的编曲、演奏、和声等幕后制作。

五月天最初在台湾火起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实在太新鲜了,五月天年轻时候,五个大男生凑在一起,男孩子们的那种满满的阳光感非常讨人喜欢,而且他们在舞台上用力唱用力跳的时候,大家感觉这五个人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4)

五月天乐队

如今,任何演唱会都是不能正常举办的,但是,以“勇气”著称的五月天却真真实实的开了一场演唱会,虽然没有现场观众,却迎来了千千万万数也数不尽的观众们同步在线观看。

2020.5.31晚上20点,台北市立体育场,虽然整个体育场没有一个现场观众,依然按照五月天演唱会风格布置的十分完美,这场万众期待的演唱会,被无数的粉丝们同时欣赏着的《五月天突然好想见到你线上演唱会》准时进行,五月天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五月天,总是能带给大家惊喜,总是能为粉丝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5)

2020.5.31 ,五月天的线上演唱会

人们喜欢五月天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他们的演唱会总是能够带来满满的正能量,虽然没有现场观众,但每个座位上都有一支荧光棒,观众们虽然人不在,但心却在。

能够被五月天影响的人,心里大都有一团火,大家都渴望跟他们一样能为某件事情拼尽全力,渴望陪伴他们一直走下去。

有人喜欢五月天的歌词,那是因为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人喜欢他们帅气的外表,阳光、活力充沛,那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看我的模样;就像那句歌词“每个平凡的自我,都曾幻想过,以你为名的小说,或是枯燥或是隽永”,这句话太贴切了,谁年少时都幻想过自己是小说主角吧。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6)

五月天成员

三、两者相同的精神内核: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白鲸记这本小说到底伟大在哪里?撇开宗教的部分,清教徒的部分,《圣经》故事的部分,我觉得白鲸记最吸引读者的地方是他的自由。

美国是一个以宗教理想为基础建立的国家,最早的那批清教徒,到了美国之后,他们相信自己是上帝之子,美洲大陆就是上帝赐给他们的迦南福地,在这个基础上面,美国建立了一套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制度。

19世纪人类第1次大规模的向上帝,向自然发出挑战,尤其在美国,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工业化,人们开始相信,我们通过理性、科技就可以创造自己的天堂。

麦尔维尔则认为,人不应该只满足于物质,当现代工业文明,正在以各种方式窒息我们的思想和灵魂的时候,我要做的就是要去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所以麦尔维尔,真的去出海了,他跟着一个捕鲸船做了环球世界的旅行,途中还经历了船难,被冲到了一个原住民的岛上,他还跟岛上一个异教徒女孩结婚了,最终他一个人逃回了美国,就写了这本《白鲸》。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7)

20世纪时,捕鲸业已经消失了,可是我们在读《白鲸》时,能够从书里读到那些自由的空气,当我们被困在蝇营狗苟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至少能在文字里面去获得诗和远方,我们可以去想想自己化身为皮廓德号一名水手,就这么跟着一个疯子亚哈船长出海了,我们可以做得这样瑰丽的梦,谁也无法阻止我们做梦的自由。

五月天的作品和行动是相一致的,他们的歌一直都很符合乐迷期待,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期望,一直灌输着一种价值观——只要你努力,不断奋斗,总有出头的一天。

五月天的本质是和《白鲸》一样的,自由,是五月天音乐里最重要的核心

从20年前的《蓝色三部曲》开始,五月天就开始讲述自由的故事,《那首憨人》的MV,他们哪怕是生活在一个牢房里面,只要有音乐,他们就是自由的。还有《倔强》,“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还有一首飞蛾扑火的《燕尾蝶》,这两首歌完全可以说是给亚哈船长定制的。

很多读者说“亚哈船长太自私了,让全船人陪他送死”,这其中也包括船上的斯巴达克大副,他也想过要不要造反,把亚哈船长一枪毙了,但是亚哈船长恰好是绝对的自由,他对自由的定义是:

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

所以对于亚哈船长来说,他要去复仇,向moby dick复仇,是他本性的必然。

不管是玩乐队还是写作,表达出自己的本心,是一种本性的必然。有可能会我们面对很多风险,可能会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成功,也可能不如老老实实上班安全,但是,就是会像亚哈船长这样的人,就像五月天的《摩托车日记》唱的:“谁愿意和我,一起写一个传说,就算谁能消灭了我,却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在五月天最近的专辑《第二人生》里,他不断的鼓舞大家:“你要去开启真正属于你的人生,每个平凡的自我都曾幻想过,然而大多的自我都抓紧着某个理由,每个渺小的的理由都能困住自由,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你的理由,是什么?”

在《自传》这张专辑里,五月天用一张专辑的长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写下自己的自传,包括我们要面对自由的代价,哪怕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失败了,没有关系,“走过的叫足迹,走不到的叫憧憬。”

五月天用他们歌曲不断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追寻本性的必然性,追寻自己的自由。

白鲸在陆地上能停留多少时间(相同的精神内核)(8)

五月天专辑《自传》

文学作品中,像亚哈船长这样的失败者有很多,譬如:《老人与海》中,老人是失败者;歌手约翰·列侬到头来是个空想家。

有时我们只要为自己信奉的价值、梦想和自由去奋斗了,去尽全力了,就像亚哈船长这样,已经连续三次和moby dick 拼命了,就已经是英雄了,就像五月天《自传》中最后一首歌:《你说那C和弦就是……》最后一句歌词唱的,“你的和弦,没有人管,唱出你的自由”

五月天是自由的,《白鲸》是自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