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隐龙

第一个带性别属性的公共设施,大约要数厕所了。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仪礼·既夕礼》中有“隶人涅厕”之语,这应当是中国关于厕所最早的记载了。周朝时宫廷已经有颇为健全的厕所管理系统,《周礼·天官》有便中“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的记载,这里的“井匽”指的就是厕所——从文字可知,周朝的宫人可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1)

最迟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有公厕出现,《墨子·旗帜》中对此有着颇为详细的记载:“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春秋时期的公厕不仅简陋,而且是不分男女的。在路边外设一道“屏障”筑起“垣”就能当作厕所,这样的厕所其私密性可想而知。

这一情况随着嬴政统一天下而有所改观,秦朝时的厕所已出现了隔墙和独立的尿槽,由此可以推出男女厕所出已经出现分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公厕都是不分男女的。中世纪伦敦最出名的公厕是伦敦桥,市民方便后污物则直接落入泰晤士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不同性别提供不同的空间委实在些苛求;更具代表意义的大约要数印度,2008年上映的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中出现了众多原始的、四块木板拼成的公厕,这大抵是印度广大农村的真实写照。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2)

公厕区别男女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设定,其实不仅仅是文明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很难说公厕区分男女与男女平权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古代中国公厕区分男作法作法并非出于男女平权思想而是源于战国以降中国宗法礼教的加强,《孟子·离娄上》中那一句“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的论断不仅改变着一个民族的气质,也间接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公共建设,这可能是孔子孟子等大儒所没有想到了。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3)

随着时代的启蒙与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公厕均区分了男女。是不是能将这一照顾到不同性别的厕所功能需求的设定,视为对男女平权理念的发展呢?在男权社会的运行体系下,男女公厕的分野的确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公共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么说倒也未尝不可,女性厕所的出现与女性选举权的确定在本质上的确有相通之处。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4)

然而,历史的走向却在公厕转了一个弯,在公厕区分男女已经传统的21世纪,一种新型的无性别厕所渐渐涌现出来。无性别厕所,又称中性厕所、性别中立厕所或性别友善厕所,是指没有性别之分的公厕,可供任何需要使用者利用。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其“性别友好”,不囿于使用的性别均可提供服务。然而根据其定义,可以看出人类最初的公厕都是无性别厕所,照此说来,无性别厕所岂不成了一种倒退?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5)

还真不是,无性别厕所回归的背后自有其时过境迁的时代脚注。首先,出于生理上的差异,空间相同男女厕所在分配与需求上注定不匹配,女厕人满为患、男厕空空荡荡的情况早已成常态;其次,对于监护人为异性的人士,在面对单一性别公厕时会非常尴尬;最后,无性别厕所也是对跨性别者的尊重与保护,而这最后一条无论是在礼教下的中国还是宗教下的欧洲,都是不可想像的。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6)

以厕所为视角,从无性别厕所到区分男女的厕所再到无性别厕所,这两种转变其实都是历史的进步。当然,无性别厕所显然要比男女平权者得更远,它代表了人类文明更为宽容、开放并满怀善意的一面。

男女分厕怎么来的 从男女分厕到无性别厕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