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薪水,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得起那份薪水,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赢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国学个人观点分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国学个人观点分享(解读南佬的国学智慧)

国学个人观点分享

先拿出业绩,再计较待遇

任何人,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薪水,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得起那份薪水,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赢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

如果你抛开得失的计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加薪和升迁自然会到来。如果你再进一步,成为一个老板不可缺少的人才,必能受到重用,哪用得着担心吃饭问题呢?

有三种员工是老板不可缺少的,第一种人忠诚敬业,主动承担责任而无须上司监督。这种人让老板十分放心,永远没有丢饭碗之忧。

忠于职守的人,方可托以重任。这种人在普通人看来有点“傻帽”,但他们却比普通人更值得信赖。只要一个老板稍具理智,就不会放弃忠于职守的人而重用一个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的人。

第二种人忠诚敬业,能够替老板解决问题。这种人经常能创造他人难以替代的价值,让老板十分省心。因此,老板总是优先提拔他,并倚之为膀臂。

春秋贤士董安于就是一个能替老板解决问题的人。他在赵国当宰相时,赵简主对他十分信赖。有一次,赵简主随军队从晋阳到邯郸去,半路上突然下令停止行军。一位官员前来询问原因,赵简主说:“董安于还在后面。”意思是要等董安于。

官员劝道:“行军是三军大事,何必受一个人的影响呢?”

赵简主想想也对,又下令部队继续前进。但是,才走了一百多步,他又下令停下来,坚持等待董安于。

董安于赶来后,赵简主说:“秦国和晋国相交的道路,我忘了派人把它堵塞起来。”

董安于说:“这正是我走在后面的原因。”

赵简主说:“公家的宝物我忘了派人运来。’

董安于回答说:“这正是我走在后面的原因。”

赵简主说:“行人烛过年纪大了,他的话没有不被晋国学习效法的,我走的时候忘了向他辞行和聘请他。”

董安于回答说:“这正是我走在后面的原因。”

你瞧,凡是赵简主当办而忘了办的事,董安于都替他办好了,赵简主怎么会不重用他呢?

多年后,赵简主和董安于都相继故世,赵简主的儿子赵襄子担任国君。晋伯联合韩、魏两国,想灭掉赵国。赵襄子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急得六神无主。这是,谋士张孟谈说:“我听说圣人治政,财富藏在民间,而不是藏在公家的仓库里。当年董安于治理晋阳时,曾苦心经营,民心归服,足可一战。”果然,赵襄子一声令下,百姓齐声响应,钱有了,粮食有了,武器也有了。结果,赵国在三国围攻下,坚守了三年之久,为最后反败为胜创造了条件。

后来,人们评论说:赵国能在大军的围困下坚守三年之久,全靠董安于当年的深谋远虑啊!

一个像董安于这样的员工,哪个聪明的老板舍得放弃他呢?他又何须担心得不到优厚报酬呢?

第三种人忠诚敬业,把公事当成自己的事,为了团队利益而不计个人得失。这种人让老板十分动心,永远不必担心老板会炒他的鱿鱼。

世间的道理总是这样:越是强调“拿一分钱干一分活”,越是没钱花;越是不计报酬,报酬反而找上门来。把公事当成自己的事,老板也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如果你想得到重用,有必要记住这句话:你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具备了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老板不可缺少的人才。

拥有真本领,终有发达时

南怀瑾大师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一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这个‘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不怕没有禄位,怕的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的人天天抱怨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没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却从来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里马呢?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假如真的是千里马,就要拿出脚力来。老是躺在那里等草料,人家怎么看得出你是千里马呢?

如何证明自己是千里马呢?首先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下功夫,让别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

如何立德?就是拿出好心来,多做于人有益的事。雷锋只是一个普通战士,因为爱做好事,就全国扬名,成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把“立德”做到全国扬名的地步,但至少要在本单位树立一个好形象,让领导、同事和下属都称道你的德行。

什么是“德”呢?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当然只能与时俱进、人乡随俗。就工作单位来说,具有团队精神、忠诚敬业、勇于创新、勤劳节俭,都是公认的美德。认认真真体现这几个方面的德行,自然会受到欣赏和重视,你在工作单位的地位就确立了。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一个人学到了多少书本知识、掌握了多少办事技能,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只要具备了美德,就具备了最大的才能。

如何“立功”呢?当然要用业绩说话。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曾在就职演讲中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假如你是公司员工,不妨把这句话改为:“不要问你的公司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

在职场中,人们都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能否获得足够的收人和升迁机会,却很少有人会问自己:“我能为公司提供什么?我能为同事做点什么?我能为下属做点什么?”

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做什么”,并在工作中切实付出而不斤斤计较报酬的职员,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获得回报的机会,更不用担心会失业。职场中人,如果能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呢”,那就是思考到了正确的问题和做了正确的事

如何“立言”呢?当然要设法让自己的意见成为大家的意见。这并不是说,应该唠唠叨叨,到处发表高见,而是要说出真知灼见,使人心悦诚服,并乐于听从。如果老板、同事、下属遇到什么问题都乐意听听你的意见,你的地位就确立了。

当我们想表达意见时,不要急于夸夸其谈,最好事先为发言做好准备工作,拿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意见。这是“立言”的关键。

成大器当有定力

我们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成就,获得定力比获得任何能力都重要。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定力惊人:在战场上,枪声阵阵,炮声隆隆,将军们在指挥所里,围着地图讨论战事,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毫不理会,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埋头实验,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连时间流逝了也浑然不觉.如果将军一听见枪响就吓得钻到桌子底下,这个仗就不用打了,打下去肯定输,还不如趁早解甲归田,回家抱老婆孩子去;如果科学家一听见风吹草动就分神,这个研究不用搞了,搞下去肯定没结果,还不如改行卖小白菜去。

什么是定力?《顿悟人道要门论》上说:“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人佛位。”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存于心,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定力是如何来的呢?这正是须菩提向佛祖请教的问题。他问得当然更深人些:如何降伏其心?将心降伏了,心自然定了。可惜佛祖的回答很让人失望:就是这样定。“这样”是怎样?令人费解。

佛祖的意思不易明白,暂时放下不谈,我们不如先搞清将军、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定力的,这对我们或许更有借鉴作用。无论将军还是科学家,或是其他行业的尖子人才,他们的定心之法,无非是聚精会神,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将军集中于战事的变化,科学家集中于研究的问题。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到一点呢?要放弃利弊得失的考虑,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一这就达到佛法中很高的境界了。

要是将军心里老想着某颗子弹不长眼睛竟找上自己,或者科学家想着熬夜太多头发会白得更快之类,心思散了,定力就没有了。

关于定力的问题,大文豪欧阳修曾跟一位高僧探讨过。当时,欧阳修在洛阳为官,有一天,他屏退随从,独自一人游览嵩山。他来到一座山寺,推门而进,看见一位老僧,正在堂上读经,对他的到来置若周闻。欧阳修跟老僧说话,老僧也不理会。欧阳修非常惊讶,问道:“您在山上住了多久?

老僧这才开口:“很久了。”

“您读的是什么经?”

“《法华经》”。

欧阳修又问:“我听说古代的高僧,在临死之前,大多是在谈笑中坐化。这是用什么方法办到的呢?”

“不过是定慧力罢了!”

“现在这种高僧却寥寥无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僧笑道:“古代的人,心念都在定慧上,临终时如何会散乱呢?现在的人,心思都在散乱上,临终如何能得定力呢?”

欧阳修对老僧的话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僧的话,确实说透了世情。常人缺乏定力,主要就是心思散乱造成的,一会儿担心老板会不会批评我,一会儿考虑干得这么卖力是否值得,一会儿又想起老张还欠我几贯钱未还,这样怎么定得下来呢?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修炼定力呢?

当然有。

佛祖说“就是这样定”,好像说了一句废话,其实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简易的定心方法:你想到心不够定,你想降伏自己的心,这时,你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于“定心”这个点,心实际上已经定住了。就是这么简单!不信你试一试

问题的关键,不是人们有没有定心的方法,而是根本不想让心定下来:想恋人想得很心痛,还要想;想升官发财想得很头痛,还要想。站住要比奔跑容易,站不住是因为不想站住;定心也是这样,不想定下心来,自然就定不下心来。

与现实博弈,输赢就看自己

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博弈,是利用现实,还是为现实所用,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中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有人说,子思的《中庸》便是依据庄子“中庸之用”的思想而来,究竟是否如此,也未可知。南怀瑾先生在解释庄子这里提到“庸”的作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并非是主张完全不用,还是应该用,用而恰当,用而适可,他下面就有“用”字的解释:“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所以《中庸》的来源差不多也有这个意思。

庄子所处的动乱的战国,许多人对于现实都抱有同样的思想-逃避现实。然而现实是逃不开的,只有想办法,善于用现实,不被现实所用,才能安身立命。用得好,便是“庸”;用得不好,就变成后世所谓的“庸碌”。“庸”不是马虎,不是差不多,是“得其环中”,恰到好处,最高的智慧到了极点,看起来很平常,但“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如何博弈,如何取胜,也是人生的一大智慧,“用”好现实中的一切,即便是苦难和挫折,也能通达天地,领悟“中庸”。

有一个青年,出生于贫寒农家,侍弄过庄稼,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曾经感情受挫,官司缠身。他独自闯荡,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总遭受别人鄙夷的眼光,但他与众不同的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

曾经有如情者疑感,这样清澈的文字居然出自于一个痛苦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的笔下,对此,他解释:“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人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这粪时,我总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胜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未来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变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梨,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这个青年的解释也正是人与现实的博弈关系的最好注解,土地能够转化粪便的性质,心灵同样可以转化苦难的流向,升华与堕落,都在于自己对现实的理解。面对苦难的现实,他的笔下流淌的竟是美丽纯净的歌:“我健康的双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南怀瑾先生经常讲,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得道的人处在世间,心如明镜,一切都像镜子摆在那里,一切影像在他前面一照,如梦如幻。用镜子处事这个道理,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不将不迎”,“迎”就是欢迎,“将”就是去将就,去执着,既不执着也不欢迎,任何事情来了也不拒绝,听其自然。“应而不藏”,一切恩怨是非,都不藏于心中,并非心中没有是非善恶,只是过去不留。“故能胜物而不伤”,修养到这样才能人世,这样才是道的最高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不被物质所打垮,不被环境所诱惑,才不会伤害到自己,做到我还是我。

现实即人生,内心的恬淡与追求能够决定生活的外在与内涵。

一个小和尚要去化缘,特别挑了一件破旧的衣服穿。

“为什么挑这件?”师父问。

“您不是说不必在乎表面吗?”小和尚有点不服气,“所以我找件破旧的衣服。而且这样施主们才会同情,才会多给钱。”

“你是去化缘,还是去乞讨?”师父若有所思地说,“你是希望人们看你可怜供养你?还是希望人们看你有为,透过你度化千万人?

是在现实中沉溺,还是在内心中升华?博弈的双方,双赢或双败的概率总是等同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做。

抓住眼前也就抓住了水远

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庄子说:“适养苍者,三准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到近郊的草木间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饭,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南怀瑾先生进一步讲,看上去这是庄子在告诉我们出门旅行该怎么准备,实际上讲的却是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恐怕只能抓住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

如何抓住永远?只有让你的人生持续发展,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而非永远停留在一点。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二人成为好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在每天一成不变的挑水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十天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诵经读书,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微笑着说:“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诵经打坐,钻研佛理。”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只有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

“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动物又懂什么呢?它们的知识范围有限,正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如果一个人没有眼光气度,就会鼠目寸光,其前途成就也很有限。高瞻远瞩的人,才能成就千秋的事业,这便是智慧的大小有别。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把握。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就死了,不懂得如何把握,所以说“小年不及大年”

有此人做事只图眼前利益,而不会为长远打算。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总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短视的心理却常常使人们失去本应该能够得到的美好事物。也许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更注重现实,而实际上是自己将未来的发展与成功的机遇白白浪费掉了。沉湎过去和未来就会迷失现在的一切,甚至包括自身。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坐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总是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急功近利是人性的一面。许多人贪图小便宜,往往被眼前的小利益迷惑,殊不知在得到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更多。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貌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为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前途是一次有计划的旅行,只有做到执着而有远见,自信而把握关键,才能拥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到达目标最短的距离是曲线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的特点之一是建院历史悠久,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在这里学习过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细节:孟买佛学院在正门的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否则就会碰壁。

其实这就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老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老师说,大门虽然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有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着方便的大门,或者,即使有大门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这时,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虚荣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在很多时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孟买佛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个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因此,在必要时,要忍辱负重。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人在遇到不测风云时,能站起来就站起来,站不起来就得见机振作,要能屈能伸,不可撞得头破血流,让自己难有东山再起之日。进退皆宜,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遥想项羽当年,率兵反秦,称王称霸,真是英雄豪气盖云天,这样一位大英雄在败北之际,却选择了自刎。空留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如果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也许江东子弟还会跟随他,重谋天下,其结局也就不会如此悲惨。因此,人在该示弱时当示弱,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葬送自己的一生。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能屈难,能伸也不容易。众所周知,勾践灭吴的故事。当他被吴国打败,困于会稽山上时,可以说是他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扇小门!他选择了弯腰和侧身通过这扇小门,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励精图治,终于一举灭吴。这正是勾践能屈亦能伸的结果。

为人处世,参透屈伸之道,自能进退得宜,刚柔并济,无往不利。能屈能伸、屈是能量的积聚,伸是积聚后的释放。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伸是屈的志向和目的。屈是手段,伸是目的。屈是充实自己,伸是展示自己。屈是圆通,是高超的处世技巧;伸能圆满,是美妙的做人心境。

屈是一种气度,伸更是一种魄力。处逆境当屈则屈,大丈夫矣。当屈不屈,意气行事,莽夫行为,易折。处顺境乘势应时,该伸则伸,伟丈夫矣。当伸不伸,一蹶不振,优柔寡断,无能。伸后能屈,需要大智。屈后能伸,需要大勇。屈有多种,并非都是胯下之辱;伸亦多样,并不一定叱咤风云。屈中有伸,伸时念屈。屈伸有度,刚柔相济。

能屈能伸者,英雄之谓也!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老子所说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道理相似。修道的人,自然会与修道的人在一起,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真正为道德而努力,不要怕寂寞、怕凄凉,纵然不得之于一时,也得之于万古。南怀瑾先生笑言,做人做学问,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行啊!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做表面功夫,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因为,真正为道德做学问的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节操不移,才能出世入世,志在利他。

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他枪法极准但总捕猎不到大雁,苦恼的他找到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我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栖息的雁群闻讯后纷纷出逃,但没发现什么,便又飞回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雁奴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芦苇地,雁奴虽瞧在眼里但也懒得再管,年轻人举枪......

人类社会也常常会这样,忠诚的人被误解,被误解的人不能坚持到底。

说到志在利他的寂寞者,便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魏连殳”,一个最终没能坚持自我的孤独者,一个在孤独中悲哀死去的理想破灭者。

曾经历过辛亥革命风暴,接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的魏连殳原是一个正直、善良、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在贫困的境遇里遍尝人间辛酸,饱尝世态炎凉。生活经历使他一度成为旧势力面前的叛逆者、旧习俗笼罩之下的异路人。看透了旧制度所特有的产物一虚伪、冷酷,所以“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但他冰冷面容下仍未失去火热、善良之心-愿给失意者和小孩子以温暖。

魏连殳为社会所不容,不得不在被嘲笑、被咒骂、被排挤中打发时光,在冰冷凄苦的环境中忍受着被侮辱、被欺凌的精神苦刑,咀嚼着不可排遣的孤独、寂寞。当流言追逐他、失业打击他、数千年传统的灰色人生逼迫他走向绝境时,他终于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他投进军阀怀抱乞求“实际”,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实际上,他是在“胜利”的喧闹中独饮悲哀痛苦的冷酒,最终背负着不可愈合的内心创伤而悲惨死去。魏连殳是个失败的、迷失自我的寂寞者,无法在与现实的博弈中保全自己的理想与尊严,一时的妥协却换来了心灵的沉沦。

寺院中都有不可违背的清规戒律,即便如此,有些和尚还是会屡屡犯戒。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杯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会损坏,可以万世流传。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个人,尤其是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个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僧侣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戒律如此,本心也是如此,志在利他的寂寞者总是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别人的口舌,实是不易,一不小心,打碎的便不只是寂寞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一句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屈原在所处的时代,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过寂寞了一时,依然赢得了一世盛名,忠心高洁,世人皆知,可谓了无遗憾了。

从最低处开始

老子在提及万事万物的辩证两面之时,一笔带过了一句“高下相倾”。高与下的关系,看似十分简单,南怀瑾先生却发掘出许多深远的含义。高高在上,低低在下,表面看来,绝对不是齐一平等的,重点在相倾的“倾”字。天地宇宙,本来便在周圆旋转中,凡事崇高必有倾倒,复归于平。因此,高与下,本来就是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即使不倾倒而归于平,在弧形的回环旋律中,高下本来同归于一律,即佛法中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每逢青年画家登门求教,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对于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更是尽心尽力,不惜耗费自己作画的时间。一次,一位后辈画家对于前辈的关爱有加感激涕零,老画家微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40年前,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京都,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辈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便推托私务缠身,下了逐客令。青年走到门口,转过身说了一句话:“大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俯视我辈无名小卒,的确十分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从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样也十分渺小!”说完转身扬长而去。青年后来发愤学艺,终于在艺术界有所成就,他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形象是否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修养。

的确,站在山顶的人和居于山脚的人,在对方眼中,同样渺小。高高的山峰终于被一群登山者踩在了脚下,极目四眺,一切都离他们那么远。“你们看,山下的人都如蚂蚁一般!”其中一人兴奋地嚷着。“可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觉着山上有人。”一位同伴在一旁轻轻地说。大家霎时冷静下来:是啊,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我们还和过去一样普通,并不因位置的升高而高大。

提起高下的问题,不由使人想起苗家人房屋建筑的特点。一个不大的屋子里面可以有几十个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寨里的乡亲们就背着沉甸甸的大背篓从外面穿过这些房檐和门槛走进来。虽然障碍如此之多,可从来没有人因此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门槛绊倒,而外乡人初至,即使是空手走过这样的屋子里也会经常碰头跌跤。一位苗家老人常常告诫初来的外乡人,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可以低头,但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楚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背负。

老人的告诫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形象比喻,苗家建筑好比人生,一路上充满了房檐和门槛,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磕磕绊绊,而人们肩膀上那个沉沉的背篓里装满了做人的尊严。背负着尊严走在高低不平、起伏不定的道路上,必须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头要低,腰须挺。

有一个禅宗故事再次点明了“高下相倾”蕴含的深意。

明心禅师游方归来,见苦心禅院的学僧们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描绘一幅龙虎斗的画像,画面上巨龙于云端盘旋而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众僧多次修改,总觉不尽如人意,却不知问题所在。明心禅师见状,微笑言道:“动态不足。”学僧们欲闻其详,禅师道:“龙于攻击之前,头须向后退缩;虎作上扑之时,头必自下压低。龙颈愈屈,虎头愈低,冲势愈猛,扑劲愈大,此乃常性。”学僧们点头受教。明心禅师进一步指点迷津:“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是如此啊。”学僧们闻言恍然大悟。

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只有低下头来!”人生在世,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犹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应虚怀若谷,犹如龙退缩,虎低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高下相倾,进退有据,才能独立于世。

唐朝布袋和尚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波澜壮阔的大海之所以能够包容万物,笑纳百川,深远伟大,关键在于其位置最低。位置放得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声明:尊重经典原义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一些古文进行了通俗白话转化,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笔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给需要的人,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文笔者,会及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