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济南】

徐志摩大家都知道,是个著名诗人,有个代表作,我们都熟悉,就是那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老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当教授。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去北京的时候,因为遇到大雾,飞机撞山上了,不幸遇难。遇难的地点就在济南长清大学城,撞的那座山就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后山,现在建有徐志摩纪念公园。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

【苏辙与济南】

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就是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那个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当时,他想念他弟弟苏辙了。那会他弟弟苏辙就在济南。苏辙在济南,要来看趵突泉,但是恰逢大旱,趵突泉不喷了。他就等啊等,等到第三年雨季,趵突泉又喷了,他弟苏辙还写诗纪念。

【曹操与济南】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济南当济南相,当了不到一年,干得挺好,出了不少政绩。

【二安与济南】

辛弃疾、李清照被并称为“济南二安”。实际上“二安”虽均为济南人,也都出生在济南,但他们生活在济南的时间都不长,李清照十来岁就走了,辛弃疾二十多岁就离开了。

【老舍与济南】

其实老舍不光写过《济南的冬天》,还写过《济南的秋天》。也写过《济南的春天》,并且这篇文章就刻在他在大明湖畔的故居墙面上。济南本地人的第一反应是:济南还有春天?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2)

【山大校区太多】

山东大学校区很多,其实这跟2000年合校有关系,山大趵突泉校区原是山东医科大学,山大千佛山校区是山东工业大学,山大洪楼校区原先是山东农业大学。后来,山东农业大学整体搬到泰安了。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3)

【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今天济南过黄河去济阳有好多桥,固定的黄河大桥有9座,还有19个移动的浮桥。以前济南人要过黄河,只有靠木船摆渡,就是那种:喂,有船吗?诶,船来了! 这种情况,直到1912年津浦铁路的规划才改变。津浦铁路从天津到南京,途经济南,其中就遇到黄河,火车要过黄河就得有桥。当时走人的桥都搞不定,还要来一个走火车的桥,难度很大。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4)

但是也得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在泺口这个地方建铁路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后,全长1.2公里,是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桥,这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是罕见的。但是,30年前,政府要拆这座桥还有老火车站,因为看着就烦,还老有问题。济南铁路局几个专家力保老桥,不让拆,你说哪里有问题,坏了我们能修,最后没拆成。后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大桥承载着历史,连接着未来,我看谁还敢拆。遗憾的是,津浦铁路的济南站,也就是我们说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了。其实,老济南站有两个,还有一座为开商埠建设的胶济铁路济南站,现已被改建为胶济铁路博物馆,免费开放。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5)

【济南的商埠】

因为有胶济铁路存在,清光绪年间,袁世凯上奏,请批准在济南开商埠,要同外国通商。之前青岛、烟台也开商埠,但那是外国人强制要求的,受别人控制。济南这个想完全自己控制,怎么买、怎么卖,我们自己说了算。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6)

从此,济南开启了“双核”的城市格局,一个核是老城区的省府政治中心,一个核是胶济铁路济南站的商埠中心。济南商埠区的路,起名叫经纬路,这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方向正好相反。

【济南的路】

经十路是全国最长的城市道路,全长90公里。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7)

经十路东起章丘,西到长清。90公里不算长,但是90公里路名不改就少见了,因此出现了经十路第3万多号,是中国最大的门牌号。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8)

济南的路牌,东西路是蓝色的,南北路是绿色的。

经七路和经十路相交,工业南路和工业北路相交。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9)

【遥墙机场不在遥墙】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并不在遥墙,而是在临港。当初修机场的时候是那里属于遥墙镇;在2010年的时候,遥墙镇分成了遥墙街道和临港街道,机场划给了临港街道。

【黑虎泉的尴尬字】

黑虎泉,石碑上写的是黑屌泉,无法直视。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0)

其实那个字是乕,虎的异体字。是你想歪了。看看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不是《龙争屌斗》。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1)

趵突泉旁边有个五龙潭,五块钱门票,比趵突泉要好。

【济南不为人知的新发明】

全国最早的人民公社出现在济南!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济南北园,说了句 “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于是,济南农村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北园人民公社。

左右都开门的公交车最早是济南使用的,最要用在BRT站和普通站。后来全国都推行这个标准。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2)

黄焖鸡米饭,起源于民国时的济南。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3)

今天中国的黄焖鸡店,大都二三十年前起家。而济南牌子最响的杨铭宇黄焖鸡,也才是2011年才创建。济南人民只发明创造,没有品牌保护意识,政府也不想着保护。昆明保护了过桥米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市统一了热干面的配方,兰州建立了拉面的标准。而济南人自己也不知道黄焖鸡米饭,是济南的,吃就行。

【土著冷知识】

济南著名的快餐连锁店,店名明明是金德利民,但是所有的济南土著都叫它金德利,多一个字都不说。

济南解读 这里面关于济南的冷知识(14)

济南人有个骂人的词叫“半青”,意思是愣头青,现在叫2B。半青在济南北园指一种萝卜,这种萝卜地下部分为白色的,地上部分为青绿色的,所以称“半青”,也就是二货的意思。这个被陈小熊写入了《济南济南》:膈应人的小么都长大了,半青的乡音有谁还会记得。

小韩说济南,有点小内涵,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