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山河破碎、举国同哀。地震摧毁了建筑,摧残了生命,却筑起了精神的长城。争分夺秒生命救援,殚精竭虑重建家园,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深切的情感,凝聚起一个国家最伟大的力量。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每一次纪念,既是为逝者点上一柱心香,也要让生者在希望中重整行囊。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

1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时间为轴线,挑选《人民日报》刊发的汶川地震重要评论(全文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回顾那段从悲伤不已、举国驰援、重新站起再到阔步前行的历史,思考“救援奇迹”“重建奇迹”“发展奇迹”背后的密码,唤起心与心的联结,让悲壮的过去化作持续前行的力量。

——编者

汶川震后一天

紧急行动起来

本报评论员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全国许多省区市均有震感。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几十年来所罕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2)

灾害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短短几个小时内,云南、西藏等周边省份已派出地震专家驰援灾区,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发出募捐倡议,中国红十字会全力调拨物资救援,全国很多省市区已经做好支援灾区的准备。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温暖着灾区人心。人们关注着汶川传来的每一点信息,挂念着震区人民的生命安危。这一切,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力量。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3)

汶川震后两天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本报评论员

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目前还有很多群众被困在废墟之下。

抗震救灾,救人最紧要。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当此之际,身处危境中的人民群众,等待救援人员的心情最焦急,渴望被救助的企盼最迫切。当此之时,没有什么比最快出现在受伤群众身边更紧迫,没有什么比全力抢救群众生命更重要。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抢救到底。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4)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要求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尽快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早一秒到达灾区,多一分救灾保障,生命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

汶川震后一周

社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当阳光再临大地,时针指向2008年5月19日4时57分40秒,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下降。

当笛声警报长鸣,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5)

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

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致哀!截至5月19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挚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种生死瞬间的人间大爱致礼!山崩地裂,造成了狰狞恐怖的自然断裂,却也呈现了可歌可泣的挚爱真情。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爱,记住这些普通生命绽放出的温暖光辉,记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疆界。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6)

汶川震后20天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7)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

任仲平

20天前,汶川震动中国;20天来,中国感动世界。

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正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渴望实现奥运百年梦想的中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面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自己。

汶川作证:我们这个民族,经得起颠簸!

回首20个昼夜,抗震救灾这场伟大战役催生的一切,必将成为珍贵的国民记忆,写进共和国文明进步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执政党。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的大国形象。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升华。我们看到了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展现。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8)

汶川大地震,唤起人们对当年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两次灾难相隔32年,其间,正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表面看来,这一次,是突如其来的危机,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灾难救助方式。仔细思之,这一切改变,莫不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莫不系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可以说,这次抗震救灾中呈现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正是对于30年改革开放的一次特殊检阅。

再过67天,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

奥运盛会,百年梦想。然而,悲欣交集的2008考验着我们。挫折面前,中华民族表现出的坚强自信,让世界感叹: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意外的“考试”。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也因此得以升华——

冰雪阻断归途,我们没有放弃;圣火遭遇阻挠,我们团结反击;今天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以同样的声音告诉世界:坎坷和磨难,只会激发我们更加出色地办好奥运会,只会推动我们更加积极地融入地球村,一同兑现诺言,一同承担责任,一同分享荣光。

汶川5月,满目伤情。但垅间的小麦已在收割,6月的新绿就在眼前。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第一天,地震重灾区北川中学师生齐唱国歌重新开学。

6月1日,国际儿童节,灾区的孩子说最想要的礼物是“快乐”。

这是顽强生命的礼赞,也是不屈中国的象征。

从灾难中汲取信心,从灾难中汲取力量,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希望与中国同在!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9)

汶川震后50天

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力量

——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2008年初夏的中国,会看到什么?

他们会看到,大地的裂痕尚未弥合,汶川、北川、青川……伤痛依然沉重,残垣断壁前,撕裂的伤口让五千年中华为之神伤。

然而,生活已经重新开始。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0)

他们看到,废墟上的危房正在拆除,一排排活动板房拔地而起,朗朗书声重又回荡;

他们看到,震后的巴蜀大地,黄澄澄的麦子已经归仓,绿油油的禾苗正在生长;

他们看到,痛失家园的人们艰难地从悲痛中走出,13亿中国人擦干泪水,期待那个百年梦圆的时刻……

大灾大恸,大爱大义,大智大勇;“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

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是一次国家力量的检验,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重振!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历史将见证:13亿中国人挺起的铮铮脊梁,铸成一座民族复兴的精神丰碑。

惨烈的天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再次让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迸发、凝聚升华。它震醒了中国人思想深处的高尚情怀和共同信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度以为它被“现代化的激烈竞争、市场化的锱铢必较”遮盖掩埋。

它让人们想起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多少年后,回望2008年初夏,人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

多少年后,回望2008年初夏,人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

大地震使山川移位、河流改道,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汶川地震100天

穿越灾难 迎接光荣

任仲平

今天,2008年8月20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第十三天,汶川大地震百日祭。

8月8日,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东道主最后入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定格为感动世界的瞬间,湿润了亿万观众的眼睛——

与2米26的旗手姚明一起引领中国代表团的,是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就是这个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灾难一刻从废墟中奋力救出两个同学。此刻的他,头上还留着疤痕,一手执五星红旗,一手执五环旗,神情坦然而快乐。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1)

万里之外,蜀中大地,地震灾区,损毁的道路正在修复,灾后重建加快推进,上千万搬进过渡安置房的灾区群众,在电视机前,与全球观众共享奥运开幕直播。

这一刻,汶川在说:灾区人民已经勇敢迈出新生活的步伐,走出悲痛的汶川感谢世界。这一刻,世界看到:享受奥运激情的北京并没有忘记汶川,穿越灾难的中国迎接光荣。五千年中华大地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同行。

2008年的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中筹备奥运盛会,在举办盛会中推进灾区重建。两件大事历练中国,两个赛场相互激荡,共同诠释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8月12日,抗震救灾3个月之际,《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向国内外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天,来自四川泸州的小将邹凯和队友一起勇夺男子体操团体金牌。“我特别想把这枚金牌和父老乡亲一起分享。在那些危难时刻,他们表现了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这一切让我觉得,身为一名四川人,时时刻刻充满力量!”随后,“充满力量”的邹凯在自由体操和单杠决赛中再夺两枚金牌……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节拍。一边担当全球最大“派对”的领舞者,给几十亿人带来激情与快乐;一边为灾区源源输送力量,将抗震救灾伟大战役推向前进。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接踵而来,让13亿中国人经历了大悲大喜大考验。震后100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没有因为汶川大地震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让抗震救灾工作有一刻松懈。

奥运会上,那些大地震中焕发出的国民精神新面貌、社会开放新元素告诉人们,灾难带来的,是生活更坚定的一次重启;浴火重生的现代中国,更加团结更加自信。

汶川震后一年

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

任仲平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

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大地震一年后,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一年前,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挺进汶川”,曾是救援部队最渴望的目标也是最难打的硬仗。那条在余震中时断时续的“生命线”,成为全国人民心头之痛。

一年后,汶川传来喜讯:全长82公里的“都汶生命线”定于5月12日正式通车,都江堰至映秀镇全长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也将双向通行。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2)

汶川大地震之后,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悲痛中的中国,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3个月,半年,一年,几乎每天都有新开工的项目,每天都有新推进的道路。

一年来,川甘陕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3600亿元,农村住房维修加固完工99.5%,98%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一年来,18省市援建四川的资金已达394.75亿元;一年来,巴蜀大地经济仍然保持较强走势;一年来,多达78亿元的四川重建投资,用于恢复公共文化设施,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灾区沿着这三个维度,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

是什么支撑一个民族在灾难中不断创造感动世界的奇迹?是什么让“世界猛然发现了一个在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中国”?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说过,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汶川大地震以最惨烈的形式,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带给了中国,但也正是在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中,人们看到了“领导层的质量”和“人民的品质”,看到了上下同心造就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由此迸发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但巨大的灾难如何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深切的伤痛如何才能凝聚为前行的力量?

一周年,按照民族的习俗,该为逝去的亲人点上白烛,深情告慰:长者安居,幼者安学;全国相助,同胞相亲;绝路已通,家园新生……

一周年,全国人民将再一次向大地震遇难者致哀,共和国的信心与力量会在13亿人的泪光中再次凝聚、焕发;

一周年,当灾难渐渐远去,伤痛渐渐平复,我们要让灾难变成财富,让人性的光辉永存,民族的精神永在,社会的进步永续。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唤醒了良知,更在于良知和责任的苏醒带来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制度的创新,会使得公众的热情和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上有序而持久地释放。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震出了精神认同,更在于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升华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一切刚刚开始,重建之路依然漫长。在过去的365个日日夜夜,我们担起了灾后重建的繁重艰巨,也创造了北京奥运会的光荣梦想;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暴考验,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地震摧不垮我们的信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3亿人的精神认同,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正凝聚为一种不屈的力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肌体,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

汶川震后三年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任仲平

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过后,把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需要多久?

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为遭受重创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将震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又需要多久?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3)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考验。这3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砥砺自身,促成灾区的全面复苏?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置信的巨变?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汶川震后五年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

本报评论员

映秀的新街,游人如织;汉旺的校园,生机盎然;羌寨的农家乐,生意兴旺;北川的工业园,机声隆隆……五年前的今日,一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五年后的今天,在这片曾经山河破碎的土地上,岁月风干了泪水,阳光消融着悲伤,生命在奋斗中重新出发。

十年前的今天汶川(在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汶川)(14)

中国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制度的力量。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丰富了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贯穿于汶川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始终,融汇于中国精神的谱系,成为激励全民族穿越灾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曾说,“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芦山,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正如所指出的,“我们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以顽强不屈的中国精神,搞好芦山灾后重建,实现震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这是对汶川地震五周年的最好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