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典故:锥画沙】王根权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名人手写书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名人手写书法(书法典故锥画沙)

古代名人手写书法

【书法典故:锥画沙】王根权撰

10.

颜真卿写了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述说了自己向张旭请教书艺的经过,“锥画沙”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并说这是张旭从张旭的老舅陆彦远那里学到的。

陆彦远给张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可以见得,“锥画沙”是从“印印泥”发展而来,“印印泥”最先是褚遂良感悟出来的。褚遂良传给了陆彦远,陆彦远从中受到了启发,又感悟出了“锥画沙”。陆彦远又传授给了张旭,张旭从中受到了启发。张旭又传授给了颜真卿,颜真卿也从中受到了启发。

看来,褚遂良、陆彦远、张旭、颜真卿全部明白“锥画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书艺长进都与“锥画沙”有关。但学书人无论是读褚遂良的《论书》,还是读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多不解“锥画沙”于书法中是怎么一回事,很难从中受到启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叙说的“锥画沙”,是书写的一种比喻,他们只用比喻说话,而没有把比喻再回到书法的书写之中。他们自己经过长时间的感悟体会,知道“锥画沙”于书法中是怎么一回事了,当他们叙说给别人时,别人一时半会感悟不到,则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比喻回到书法的书写之中,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印印泥”,原意是指印章印在封泥上能够留下印痕,回到书法的书写中就是指运笔有力度,墨迹有立体感;“锥画沙”,原意是指用铁锥在沙子上写字,回到书法的书写中就是指运笔力量感很强,写出来的墨迹沉稳,力透纸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