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病历单(一份病历引起的浮想联翩)(1)

  月黑风高夜,我来到一间办公室,从架子上抽出一本金属夹,翻看里面一段文字:

家族史:配偶健在,孩子健康……颈部淋巴结未触及……心尖搏动弥散,未触及震颤……双下肢轻度水肿……

  您猜对了,我看的是一份病历。

  斯时,我因小恙入住医院。在经历了一系列仪器检查和药物干预后,我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各种零件究竟处于什么状态。

按说病人通常是不允许看病历的,但我曾穿过几年白大褂,对病历没什么神秘感,便趁医办室无人溜进去。

  我其实本可以向我的主治医生询问的,但看到他天天晚上抢救病人,白天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查房,看人的目光一律迷惘,偶有空闲还要抱本砖头厚的医书准备考试科目,我就不忍心再让他多说话,反正有病历,自己一看便知。

但请等等,眼前这份病历我越看越迷惑,这上面的患者真的是我吗?姓名是我的,可里边描述的各种状况却与我毫不相干。

首先,“配偶健在,孩子健康”就显然与我风马牛不相及,我想破脑袋也不记得入院时有人问过我的家庭情况,配偶与孩子从何谈起?

再有,“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这一条也有问题,无论是门诊收我住院的医生,还是进病房后查体的护士,都无人摸过我的脖子,他们如何知道淋巴结能否触及?

“心尖搏动弥散”?问题是医生脖子上的听诊器从未挨到我的胸部,难道是遥感出来的?

我又情不自禁地摁了摁我结实的双腿,它们的皮肤弹性非常好,一摁下去立刻反弹回来,并不见水肿迹象。

肯定是哪里出了差错,我将病历本放回架子,满腹疑惑地离开医生办公室。

回到病房,本来睡眠还凑合的我,忽然就失眠起来,脑子转得走马灯一样快,我头一次对我原本高度信任的医院和医生持怀疑态度了。

连本该严谨呈现病人状况的病历都写得如此不靠谱,那我还应该放心把自己的身体交付给他们吗?

可我入院不过一天,又不能立刻要求转院,拉开抽屉,看看开给我的一堆药还算是对症,于是硬着头皮闭上眼睛进入混沌梦乡,梦里全是一条又一条水肿的腿。

转过天的黄昏,我在走廊拦住了匆匆走过的管床医生。

年轻的医生好脾气,温和地问我病情,我小心挑拣着不会让他难堪的词汇,委婉地说:“我想,你们可能……可能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无意间……正巧看到了病历,那上边写的和我的情况有点儿……有点儿不一样,我想,这会不会……会不会影响到你们对我病情的判断……和……和治疗?”

  医生用肯定的语气断然说:“不会。”

  他还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呢怎么就知道“不会”?

我不再吞吞吐吐而是一口气说道:“可我的腿没有水肿,我也没有配偶和孩子,还有我的心脏……”

  我的话还没说完,护士在远处惊惶失措地大叫:“大夫请快来!”

  医生立刻丢下我走了。

  那个夜晚,我与管床医生没能再照面。躺在病床上,只能听到走廊里来来回回急促的脚步声,在医院,这种动静只在一种情况下发生:病人不行了。

  第二天太阳出来时,来量体温的护士告诉我,抢救了一夜病人,那个老人最终还是“走了”。

  路过医生办公室,看到我的管床医生正目不转睛盯着电脑打字,我猜想一定是在写一份死亡病历吧?

  眼见年轻的医生黑着眼圈,原本阳光帅气的脸因缺少睡眠而泛着青灰,我决定不去向他追寻病历的事儿了,反正也不影响治疗,就让病历上的那双腿“轻微水肿”着吧。

  但很奇怪地,自从发现病历有问题之后,不管是路过办公室,还是医生查房,我的眼睛总会不由自主望向或放在柜中或抱在医生怀里的病历。走廊里几次见到管床医生,我也是话都到嘴边了,几经努力才压回肚里。

  终于憋不住,趁一次回家取衣物,我打开了电脑,打定主意要把病历这事儿像那英在《雾里看花》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搞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网上搜索资料,发现病历这事儿还真是很值得一说。

  先来看看什么是病历。

国家卫生部(也就是现在的卫健委)2010年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是这样定义的:“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此规范还涉及到多项内容,太长了,恕不赘言。

  听着很有学术态度吧?但现实如何?再继续百度,发现关注病历的并非我一个,早在我之前就有大批病历被网友们抱着娱乐的态度围观吐槽过了。以下是一组实习医生写的病历,既然是娱乐化病历,读者切不可当真。

  “患者稍显苍老的头上缀着点点银丝……”

  “目前诊断明确,但是鉴于手术和后续支持治疗费用不菲,这对患者家庭的经济实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能吃能喝,切口长势喜人。”

  “该病人高度怀疑腹腔实质脏器破裂,故申请B超超之,如有之,则剖腹探查之……”

“主任查房意见: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我本抱着一究真相的科学态度来研究病历的,可这一堆文字看下来,我捧腹大笑。

继续百度。

有人提出了疑问:既然病历是医生问诊的产物,那么病历中是否该呈现病人的自我描述?

曾在伦敦大学从事科医学史研究的台湾医师李尚仁曾专门写过一段文字,列举了18世纪著名的英国医生布朗瑞格的病历:“1737年7月,妮科森小姐,一位爱尔兰女人,感染流行性热病。她是个年约20岁的单身女性,漂亮、活泼、好脾气;罹患乳房硬化;非常爱吃多汁的食物并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

“爱吃多汁食物”与“无所事事”显然是病人的自我描述。联想到我的病历,似乎也有一些话是我自己说的,比如青霉素过敏。

也对,病历,不就是“病人的历史”嘛。没有病人的描述,医生如何知道病人的历史?

  十八世纪的科学尚不发达,医生的诊断主要来自于病人的描述,病人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起因。不像现在,即使病人一句话不说,各种仪器也会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让病情真相大白。

  细想想,无论布朗医生的病历如何写,后人都无可指摘,因为那时近代西方医学刚刚开掘,没人规定过如何写病历,布朗医生已用细致的观察力通过与病人沟通,记录了病人的大体状况,所以才有机会给后人看到,成为病历史上一个典型样本。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和一名常年与医院打交道的患者,我其实无比同情医生,来自于网络的数据显示,医生每天用于写病历的时间平均在四个小时。

网友lenjin 悲鸣:我最多一天写过11份住院病历,一上午看了74个患者。现实让我有时只能用流水账来完成病历这份“作业”。

网友lijosh抱怨:医院出了新规定,要求现病史必须超过8行,否则一律重写。如果患者发病时间只有半小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到8行,难道让我们编吗?

想象一下吧,医生每天查房、手术、接诊患者,已是常人难以想见的工作量,再花专门的时间一份份写病历,没点儿老僧入定的耐力还真是不行。难怪有医生戏言“不是在写病历就是在写病历的路上”。

  托现代科技的福,医生们写病历也用电脑了,一些格式化的文字只须按一下复制粘贴键就可轻松完成。

但如此问题也出来了,那双“轻微水肿”的腿很可能就是这样被嫁接到了我的身上。

我不由哑然失笑。可想象着它还将无数次被复制到N个全不相关的病人身上,我笑不出来了,眼前是我那年轻的管床医生青灰色的脸。

那么,病历究竟如何写才算完美?医生在写病历时除了尽量简化还应加进一些什么东西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至今在医学界广为流传。

在一次考试中,林巧稚要求医学生们观察产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写一份病历记录,以此来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由她来做主考,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听说她对年轻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大家丝毫不敢松懈,都仔细观察病人,认真思索后写下自己认为满意的病历。

然而结果却出乎大家意料——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他均为“不及格”。

学生们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硬着头皮向林教授请教。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却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漏掉了重要东西?那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们又仔细查看自己的病历,觉得记录已经挺全面了呀,实在是想不出漏掉了什么,又不敢多问,于是偷偷地去看那份优秀病历,结果发现,各项记录都没有区别,只是优秀病历里多了这么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

  如果不是对患者抱着极大的同情心,如何会发现“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

所以我认为,在格式化病历中加入的,应该就是这份医者的“仁心”。

  我出院那天恰逢护士节,我遇到的每个护士脸上都挂着越发迷人的微笑。有一个胖胖的可爱护士甚至专门跑来征求我们的意见,问我们她“是不是态度不好?”因为有人说她“有些厉害”。

我们几个病号看着小护士粉嫩的脸,一齐声明她“态度非常好”。粉嫩的脸顿时飞上一片云霞,红得煞是好看。

  我去向医生告别,年轻的管床医生一脸阳光,真诚祝福我的康复,还希望我“越来越年轻漂亮”。

但我实在不确定我是否真的康复了,因为我青筋凸起的双腿,在我病历本“出院小结”一栏里,依然“轻度水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