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1)

本文由一万帧电影公众号(tens-frames)原创首发。

武侠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香港是中国武侠电影的重要创作基地,一直独领风骚。而在这片沃土上,徐克凭借自身的独特视角,在他的武侠电影世界中塑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角色,她们个性鲜明,形象立体,各有千秋,使本就精彩的电影绚丽多彩。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2)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表面上讲的是一个探案的故事,大侦探破获前朝乱党,保护了帝后平安,其实它讲的是一个时代与人心的故事,在一个乱世结束不久,太平刚刚到来的时代,人心却尚未从仇恨中挣脱束缚,野心和贪念不时冒出来撕裂盛世的帷幕,预示着更大的动乱山雨欲来。其故事时间线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之前、《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之后,在狄仁杰破获神都龙王案件后,皇帝赐给狄仁杰亢龙锏,这把用陨铁打造的神兵同时也是政治力量的象征,拿着它就可以向皇上进谏铲除奸臣。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3)

对皇权有意的武则天,也就因此非常忌惮狄仁杰,派出了尉迟真金,让他带领异人组,从狄仁杰那里夺取亢龙锏。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4)

马思纯饰演的水月,就是异人组的一员,来自蓟山符隐派。一袭黑衣,眉骨镶钻,额头染银,晕黑眼影造型,"古装朋克"风十足的水月,充满了江湖气。

而在这种江湖气之外,水月还有浪漫的一面。水月虽然是反派中的一员,却跟他们若即若离,在任务刚开始的时候,她担任的是「监视者」的角色,始终密切注意着大理寺的行动。因为监视大理寺,她和沙陀忠有了一段似有若无的感情线。在一开始,水月用的是惯有的江湖气的一面面对沙陀忠;在沙陀忠久了她之后,她仍然不相信他,几次在病榻上要举刀砍掉沙陀。也是此时水月内心抗争感与身体无力感之间的矛盾。在相信了沙陀之后,水月有了短暂的情感流露,此后,很快便又回到了那种江湖的状态上。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5)

直到后来她才对沙陀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水月这个角色,有点坏,但不是本质上的坏,是多年行走江湖之后,被被迫藏起了柔弱一面的坚硬外壳,同时还带有异人组的身份来掩藏其自己真实目的的神秘。在她的身上,聚集了最为迷人、最为多面的,象征着这个江湖的复杂气质。因为水月就是徐克这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承载了几许浪漫、几许快意、几许鬼魅的载体。她需要既有男子的坚毅,又有浪客的恣意,也有游侠的忠义,更有女人的柔情。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6)

徐克试图在他的电影中,创造出不同形象的女性,她们或直率爽朗,或妩媚柔情,或端庄儒雅,或果敢英武……她们的豪气不输于江湖男儿,她们的柔情也不逊色于闺阁女儿,因为,她们的存在,更好的诠释了武侠世界的刚柔相济,江湖儿女的情真意切。但在徐克的电影中,观众看不到明显的、表现其对女性同情的情节,他影片中的每一位女性形象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于创造获得自身所谓的命运结局。而徐克的不同情恰好就说明了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与意识,不同情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尊重。在徐克的武侠世界中,女人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可以行侠仗义的,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侠者,身上同样传承着侠道精神。

如果说《东方不败》系列中,徐克把两性角色诠释到极致,将东方不败从一个男人变成了一个女人,那么在《狄仁杰》系列中,徐克便将武则天从一个女人变成了一个男人,借助历史上的武则天这一真实人物来阐述自己对性别的中庸态度,这是对两性关系的尊重。

不仅是武则天,其他女配角也都是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通天帝国》中的上官静儿有着武则天式的威风霸气。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7)

《神都龙王》中的"洛阳花魁"银睿姬虽是青楼女子,但也是个不爱钱财、偏爱文学、用情专一的女子。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8)

《四大天王》中,被徐克克称为"大唐朋克女侠"的冷月帅气、决绝,"你永远看不清她的真面目,她又很多可能性"。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9)

这些女性的魅力就在于,她们并不受性别的限制,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女性形象的精彩绝伦,同样使徐克电影中的爱情也无比灿烂炫目。此时的女性不再是依靠男人而存在的附属品,在情爱的关系上有了对等的权力。她们珍惜当下所得,渴望被爱,也敢于去爱人。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10)

纵观香港动作片序列中的一个显在的特征,便是始终在古装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女侠形象,明显地退居后景,凸显而出的是一个愈渐纯粹的男性世界。或许是在既定的权力关系中,女性无疑位居边缘、弱势的一方,这正是痛楚地体验着自己边缘、弱势身份的香港文化所拒绝接受的,因此,在呈现这一现实困境的想象世界中救助者不可能是一位处于劣势地位的女侠形象,它必然来自英雄于绝望中迸发出的巨大潜能借此以获救赎。

世间哪有什么真爱只是权衡利弊(如果连人间的真爱都不知)(11)

而徐克在其电影里对女性角色的倚重,是同时代香港那些著名导演所不能比的。徐克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男性性格,并不只是外表的豪爽,更多是内心的独立自主。

这种女性形象的出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内涵,也阐述了徐克对于"侠义"精神的深层次、特殊角度的理解,同时具有一定的平民意识,突破了以往对"侠"的狭隘理解。

可以说徐克对以往传统武侠阳刚美学反叛的最大武器,是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