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姜文最好的电影(用特别浮夸的方式拍的特别乏味的故事)(1)

看了《邪不压正》,随意说说看法。

每部姜文电影都必然引发大讨论,堪称审美常识的试金石。

比如误区一:必须得看得懂说得清才算好。照这个标准,像《太阳照常升起》就不好。但审美的本质是直觉而非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公式和数学答案,好莱坞编剧的故事为王,是从吸引最大范围观众为出发点得出的稳妥和商业性的经验,不是电影好坏的基础和唯一标准。

误区二:审美评价牵扯太多外延。一部电影好不好看,与导演是否大师、片子里有多少历史或现实的隐喻映射都无关,后者是考据范畴而不是审美标准。很明显的一个类似的例子:流量明星被质疑演技,如果粉丝反驳“你知道某某有多努力吗!”,有说服力么?

这才是姜文最好的电影(用特别浮夸的方式拍的特别乏味的故事)(2)

具体到《邪不压正》,我的看法是:姜文用特别浮夸飞扬的方式讲了一个特别平淡板正的故事。这模式其实最适合《一步之遥》,有架空色彩和大量隐喻的《让子弹飞》也是恰到好处,对《邪不压正》来说却总有戏精附体的感觉,说书的声嘶力竭超级卖力,听书的却又累又尬,乏味。

这才是姜文最好的电影(用特别浮夸的方式拍的特别乏味的故事)(3)

角色不是姜文电影的着力点,但这次也太单薄了些,总体配角明显好于俩主角。

彭于晏角色设定应是有热血有赤子之心如太阳闪耀纯粹的,但成品有太多蠢和无趣的成分,很不讨喜,露肉也无法拯救。

如果说许晴是当代影坛第一熟妇应该挺多人认同,尽管她的风情和彭于晏的裸露一样都是姜文老师施舍给我等辣鸡三俗观众的购票“诱饵”。我个人是觉得虽然有效(谁不三俗啊包括我)但不太入流的伎俩,包括宣传期间姜文总是推销彭于晏的肉体,不像是对商业的妥协更像是对观众的鄙夷,有点蔫坏的心理。

这才是姜文最好的电影(用特别浮夸的方式拍的特别乏味的故事)(4)

另外,就像某些演得差的流量剧会寄望于配音弥补角色,台词功底太重要了,彭于晏和周韵都是喜欢的演员,但每次两个大舌头对着说速度极快的台词,实在太出戏了!彭于晏台湾人也就算了,周韵的台词真心可以和赵薇一战。

总的来说《邪不压正》就是姜文在《一步之遥》自嗨到被六亲不认后,从商业角度出发自我修正的不太成功的成果,不能算差,但就像微风吹过,无法在观众心里和华语电影中留下太多痕迹。

这才是姜文最好的电影(用特别浮夸的方式拍的特别乏味的故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