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条视频火了。朋友圈刷屏、热搜霸榜、知乎登顶,想不看都难。

站在同行的角度,我觉得这条视频做得很好。

但也同样是站在同行的角度,我建议作者下次别做了。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1)

刷屏的二舅

《二舅》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二舅自身的传奇经历。

湖南台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张卫国的夏天》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案例。刘奕君饰演的林宏年,把张卫国的身世写成了一篇名叫《太监的后裔》的文章,也在剧中实现了爆火。

后来剧中一个名叫“掐哥”的自媒体作者就评价说,《太监的后裔》能火,首先是基本元素好。

基本元素,就是事件本身的信息量。

二舅从学霸到残疾再到“护住一村人”,这个故事只要完整讲下来,就已经足够震撼了。

但这是靠天吃饭,而且还是独家选题。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你不可能指望“二舅”这样的重大独家选题经常掉落在你身边。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2)

刘奕君主演《张卫国的夏天》

值得肯定的是,《二舅》作者的观点输出能力很强。

只看一遍,我大致能记住的观点有这么几条:

“普通人的生活,不快进一万倍都没法看。”

“这就是中国式的家长,可敬又可怜,卑微地伟大着。”

“让小孩将来孝顺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默默孝顺自己的父母。小孩是小,不是瞎。”

“老病是对死的预演。”

视频文案通篇没有夸张的语气和措辞。在平实的内容和语气映衬下,情感的张力反而更强。

看得出,作者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文字工作者,功力了得。

从信息传播的底层规律看,罕见的事实或新颖的观点,二者得一,便有望收获爆款。

而《二舅》同时做到了事件罕见和观点新颖,所以这条视频的走红是专业的胜利,要比那些靠标题党唬人的内容胜强万倍。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3)

刘奕君主演《张卫国的夏天》

在视频的最后,作者还用自勉来实现与观众的共勉。

“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

这说的不仅是作者本人,更是屏幕前的各位。

所有文艺作品都有筛选受众的功能,而《二舅》的目标受众群体就是这句话里描述的人。

当然,即使你没上过大学,也没必要玻璃心。只要你四肢健全,就已经比二舅幸运了。

作者就是希望通过《二舅》,让更多的观众树立生活的信心。二舅都那么惨了却还那么强,“我”自然更应该努力不负此生。

以上,是我作为自媒体同行,对《二舅》作者的认可和赞赏。

接下来,我要说点稍微逆耳的话了。

正如《太监的后裔》很难有续篇那样,《二舅》也不太可能出续集,因为二舅大半辈子的精华都被作者一梭子打光了。即使有续集,也是狗尾续貂。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4)

刘奕君主演《张卫国的夏天》

更重要的是,《二舅》自身的属性,与作者平时发稿的领域并不吻合。

作者平时主做科普视频,而《二舅》是人物传记。很多新粉因为对《二舅》的喜爱,所以想看到更多类似《二舅》的故事,结果看到的却是科普视频。

这就好比我偶然听到了一首你唱的歌,很好听。当我想了解你的更多作品时,却发现你是个厨子,写歌只是偶尔为之。

我说一个自己的例子。

2018年底,我写过一篇《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当时我在公众号上只有800多个粉丝,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却达到了10万 。

那是我的第一篇公众号10万 。尽管与《二舅》作者今天收获的B站2000万 播放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激动的心情应该是相似的。

更为相似的是,《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也是同时做到了事件罕见和观点新颖。当外界普遍认为华商晨报只不过是媒体寒冬里第n 1个倒下的报社时,只有我写出了它活着时的风采,尤其是倒下之前的镇定。

这与《二舅》的成功,也是路径一致的。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5)

《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封面

这篇文章为我收获了2000元打赏、1800元流量收益,还有大概1000个新增粉丝。

别忘了,我在发文之前总共才有800多个粉,而这一篇10万 就涨粉1000人。

可是,这1000个新粉慢慢都流失掉了。

因为我的主业是剧评或者综艺评论,而《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的主要读者群体是全国的媒体同行和华商晨报的老读者。

当你的爆款并非出自你的垂直领域时,这成功就是要打大折扣的。

我和《二舅》的作者都无法从自己的爆款内容里获得可以复制或沿袭的经验,这种成功就约等于是白成功了。

这就相当于说:我努力奋斗了10年,终于靠着自己攒下的5万和父母给的95万买了房。

房子是买了,可我并没有成就感。

二舅做凉菜(二舅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6)

华商晨报旧照

《华商晨报最后的夜班》是我捞到的一次偏财。

但它并不能告诉我如何将剧评写成10万 ,也无法持续将类似的独家选题提供给我。

所以,在那篇10万 诞生之后,我就在报社离职群里说,那三四千块钱的收入,就当是报社最后给我发了一次年终奖。

那是报社十几年的历史,浓缩成的一次年终奖。

《二舅》的作者也是如此。无论他能通过这条视频得到多少收益,也都是二舅的大半生浓缩而成。

所以对于作者而言,尽管这条视频很好,却应该尽快翻篇儿。

如果你无法在一件做成了的事情里面找出自己做对了什么,那么下次还是别做了。

【满仓大兄弟】深度剧评,浅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