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是一出脍炙人口的骨子老戏,讲述的是三国赤壁大战的故事。 提到《群英会》,马上联想到的是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因为这是一出马派名剧。马连良独自主演此剧时,以《全部借东风》来招揽观众,马连良前鲁肃后孔明,墩底那段“习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的经典唱段最有号召力。给马配演的班底也很硬,解放前是叶盛兰、袁世海、马富禄等;解放后叶、袁等人加入国营剧团,配演此剧的除了马富禄(饰蒋干)之外,则由马盛龙(饰前孔明后鲁肃)、周和桐(饰曹操)、茹富华(饰周瑜)、马崇仁(饰黄盖)、黄元庆(饰赵云)担纲,阵容也很整齐。马本人非常珍惜这出戏,到外地巡回演出,一般都以此剧打炮,而每贴此剧必然客满。 如果遇到合作戏时,比如与名家谭富英联袂演出,那么马连良则孔明一个角色到底,鲁肃让给师弟来演。刊登广告时则改为《群英会借东风》了。周瑜这个角色在群英会一折中的分量不轻,当年,一旦叶盛兰给马连良配演周瑜时,马先生为了提携这个小师弟,广告上的剧名也是用《群英会借东风》。

上世纪50年代,北影曾把这出戏拍摄成彩色艺术片,分《群英会》《借东风》两集。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分饰诸葛亮、鲁肃和周瑜,再加上裘盛戎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肖长华的蒋干和孙毓堃的赵云,那个阵容可谓空前绝后。 这出戏如何精彩,就不用细表了。我想说的是,这出戏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这个重大战争题材演绎成一部“历史教科书”,而是一段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这大概要归功于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肖长华先生。他当年耗尽心血,把有关的三国剧目重新整理、改编成了《赤壁鏖兵》,《群》《借》便由此而来。 《群英会》的场次是“大帐”“盗书”“中计”“火攻计”“草船借箭”等。可以看出,编剧者选择的是东吴如何用计除掉曹军的水军头领,进而战而胜之这条线来做戏的,而没有触及整个战争背景和双方的战略部署。这个选择很讨彩,因为战争背景和战略部署过于空泛,很难展现在舞台上并容易流于说教,而用计杀人却直观性很强,京剧不乏表现手段。你看,从第一场周瑜款待蒋干起就是软硬兼施、叫这位同窗契友上钩;第二场蒋干盗书,周瑜把蒋干强留在自己帐中安歇,给蒋干盗书提供了机会,这场戏演员细腻的描写盗书过程,以及周瑜、黄盖在帐里帐外的呼应配合;第三场中计,曹操接报大怒,立即杀了蔡瑁张允。曹操当然很快就知中计,但不能说出来,又不能惩罚盗书“有功”的蒋干。而不明就里的蒋干却还上前去邀功,怒不可遏的曹操只能指着鼻子大骂他的脑袋是“一盆面酱”,糊涂到底,然后拂袖转身而去。这段戏不长,却很出彩,如果两位演员配合默契,是很有剧场效果的。 呆站在台上的蒋干哪里清楚这些,下场前只能面向观众抱怨说:“曹营的事情实在是难办的很啊”。这句戏词毛主席曾在一次讲话中引用,成了这出戏的“金句”,广为流传。 从某种意义上说,蒋干才是这出戏的真正主角,因为中计杀蔡、张是戏的主线,其他角色的表演都是围绕他展开的,拍电影时聘请丑角泰斗肖长华先生来担纲,没有这样一个“活蒋干”,这出戏恐怕就要塌下一大块。   

这出戏的另一条线是孙刘结盟、但勾心斗角。头场大帐,周瑜一上场就对孔明露出杀机:“吾观此人机划计谋出吾之上,此人若不早杀必为江东之患。”于是,设计了聚铁山劫粮的借刀计,没想到却让孔明识破。随后又设下营造十万只狼牙箭的圈套。诸葛亮却用草船借箭轻松过关。“火攻计”“草船借箭”“打盖”等情节,既展示了孔明和周瑜之间暗用心计,又衬托出鲁肃的忠厚老实。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凑在一起,相映成趣,在加上几位艺术家的高超演绎,这出两个小时的大戏,高潮迭起、美不胜收。 一场宏大的战争,就这样在京剧舞台上驾轻就熟地展示出来。尽管这段三国故事尽人皆知、戏文也耳熟能详,但是此戏一贴,戏迷们还是纷纷进入剧场。可见戏迷们看的不是戏文和情节,而是演员的表演做戏,这才是百看不厌的。 从这出戏得到的启示是,编写重大题材剧目,切不可贪大就全、面面俱到,一定要举重若轻、以小见大,尽量选择出“戏”的情节,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有看头。这就是《群英会》成功之所在。

老沈聊戏1956(群英会是出好戏)(1)

老沈聊戏1956(群英会是出好戏)(2)

老沈聊戏1956(群英会是出好戏)(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