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钟例话》•赵奎生(十之六)

烟雨诗雪 整理

​​​三、诗钟咏物体

诗钟咏物体有分咏与合咏二格。分咏是相对合咏而言。分咏格是随意拈出的题字为互不相关的人、物、事作为上下联呤咏的对象,钟句只切合题意,不嵌入题字。据钟句字数分类,分咏有五言分咏式、七言分咏式和骈体分咏式。分咏体据钟句是否嵌字又分为分咏格(分咏不嵌字)和连环格(分咏并嵌字)。分咏体亦可集句构成。连环格兼用嵌字和咏物两种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立的诗钟兼类体式。连环格有或限嵌字的字数、限嵌字格及嵌字不可连对等。分咏与笼纱有本质区别,分咏是咏人、物、事,是用创作手法替代或隐切题字,笼纱则是暗嵌题字。易顺鼎《诗钟说梦》谈诗钟分咏的作法云:“诗钟作分咏体,须先以贴切本题,恰将题字扣住,不能移易他题为主,而后可任意求工。若可以移易他题,则虽工亦不足道也。”易氏以为分咏成句易,紧切难。有人认为分咏当以咏不伦不类之两事物见长。分咏诗钟的作法主要有白描、用典及用修辞手法关联以切题字。白描,即根据钟题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描述。《百衲琴序》云:“分咏格,以思路词藻胜”,如“作流丽语,切须典而不浮。”

(2)、《岳阳楼•汾酒》分咏格

水云下临云梦泽;曲香遥指杏花村。

当代张伯驹撰此钟联。上联用白描法咏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北岳阳市洞庭湖畔。云梦泽,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下临云梦泽”,直接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云水”,描述云梦泽水天上下相映景观。下联化用唐•杜牧《清明》诗“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杏花村,在今山西汾阳县,该县为“汾酒”产地,钟句即化用语典以切题字“汾酒”。曲香,犹酒香。

(3)、《柳•爪》分咏格

莫教少妇愁中见;似倩麻姑痒处搔。

沈旭初撰此钟联。上联咏“柳”。钟句即化用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只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以隐切题字“柳”。下联咏“爪”。倩,请求。钟句用事典隐切题字“爪”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又麻姑鸟爪,蔡京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京心中所念,即使人牵京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着京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

(4)、《温飞卿•蝙蝠》分咏格

名并义山诗可匹;才夸子建赋能工。

佚名撰此钟联。上联用类比法咏人。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诗与温庭筠齐名。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则盛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温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名并”、“诗可匹”,将温与李类比而切合题字“温飞卿”。下联直夸曹植文才。三国•魏文学家曹植,字子建,有《曹子建集》,其作品有《蝙蝠赋》,钟句以此切题字“蝙蝠”。

(5)、《林黛玉•狐裘》分咏格

集腋应逾青凤暖;香肩每倩紫鹃扶。

清代状元、外交官洪钧撰此钟联。上联咏物。集腋,指“集腋成裘”。腋,此指狐狸腋下的皮。裘,皮衣。逾,超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有《青凤》篇,青凤乃狐狸精。钟句以“青凤”与题字“狐”关联,以“集腋”与题字“裘”关联,以关联法切题字“狐裘”。下联咏人。紫鹃,清•曹雪芹《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的贴身丫环。香肩,“肩”的美称。钟句借与紫鹃有关联的“林黛玉”紧切题字,关合自然。

(6)、《巫•骨》分咏格

五千无定河边水;十二高唐庙外山。

易实甫撰此钟联。上联化自唐•陈陶《陇西行》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五千,指戌边而死士卒。无定河,出自内蒙古,入黄河。因急流渍沙,河道深浅不定,故名。钟句以“水”替代题字“骨”,是以替代法切题。下联切巫山。高唐,观名。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描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钟句即用典隐切题字“巫”。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加赏析(诗词家的诗词解析)(1)

(7)、《蛙鼓•王谢》分咏格

青草池塘新乐部;乌衣门巷旧家声。

《古今联语汇选》录此佚名诗钟。此联用剪裁手法切题。上联中,“青草池塘”,剪裁自宋•翁卷《约客》诗“青草池塘处处蛙”句,钟句以此切诗句所藏“蛙”字。“鼓”为打击乐器,“新乐部”,点出是“蛙鼓”以切题字。下联中,“乌衣门巷”,剪裁自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有“乌衣巷口夕阳斜”句。又东晋时,王、谢望族居于乌衣巷(在今南京市)。旧家声,指王、谢高门贵族的家声,以隐切题字“王谢”。

(8)、《船•胎衣》分咏格

帆如秋叶来天上;人似春蚕卧茧中。

《对联话》有此纪慧庵所撰钟联。上联用借代修辞切题字。“帆如秋叶”中,“帆”为本体,“叶”为喻体, “如”为比喻词而构成明喻,钟句以比喻创意,却以借代切题字。“帆”,此借代题字“船”。 “帆” 为“船”的一部分,是以部分代整体而构成借代修辞。下联用比喻修辞创意并切题字。“人”为本体,“蚕卧茧中”为喻体,“似”为比喻词,为明喻。又以“茧”喻“胎衣”而隐切题字。

(9)、《苔•云》分咏格

石径绿粘游士屐;瑶天素想美人衣。

秦肤雨撰此钟联。上联用借代修辞切题字。径,小路。屐,鞋的一种,通常指木底的,或有齿,或无齿。“苔”,绿色。联中以“绿”为借体以代替本体“苔”,是以特征代本体而构成借代。下联化用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创意。瑶天,此指神仙所在的天宫。美人衣,《清平调》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句,钟句以“美人衣”借代“云”,也是用借代修辞切题字。

(10)、《缠脚•乞食仔》分咏格

丝罗系处莲双瓣;衣钵传来竹一枝。

《闽杂记》有此佚名钟联。乞食仔,福建方言称“童丐”。上联咏缠脚。“丝罗”,旧时妇女有缠脚的习俗,以小脚为美。此以“丝罗”借代“裹脚带”。古代妇女小脚以“三寸金莲”为美,“莲双瓣”即借代一双小脚。钟句以借代修辞切“缠脚”,表意明确。下联咏童丐。旧时丐帮以打狗棒作为帮主信物。衣钵传来,犹言“衣钵相传”。“竹一枝”,此借代“打狗棒”,是以材料代本体。钟句以借代切“乞食丐”。

(11)、《虹•妹》分咏格

家令旧传雌霓赋;参军新寄大雷书。

王以敏撰此钟联。上联用《雌霓赋》事典切题字“虹”。家令,家训。《新唐书•穆宁传》:“宁居家严,事寡妹恭甚。尝撰家令,训诸子,人一通。”雌霓,副虹。《雌霓赋》,作品名。下联用事典切题字 “妹”。参军,南朝•宋•诗人鲍照,尝任前军参军,此以官职称。《大雷书》,鲍照在旅途之中,行至大雷给妹鲍令晖写一信,即《登大雷岸与妹书》,简称《大雷书》。此借用为咏妹典而切题字“妹”。上下联用典皆说明出处,为明用典故切题字。

(12)、《瓜•刘伶》分咏格

故侯生计携锄老;酒客风流荷锸随。

《湘烟阁诗钟》有此子相所撰钟联。上联用典咏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载,邵平,为秦国东陵侯。秦亡,成平民,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称“东陵瓜”。下联用典咏酒。《晋书•刘伶传》载,晋代名士刘伶为人旷达狂放,尝乘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锸相随,曰:“死便埋我。”锸,即锹。上下联皆将典故藏于句中,分别暗用典故切题字“瓜”、“刘伶”,咏物咏人,各明其旨。

(13)、《笔•纸》分咏格

安有神人分五色;自无翰墨贵三都。

佚名撰此钟联。上联用典咏笔。五色,指五色笔。《南史•江淹传》记,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字文通,力仕宋、齐、梁三朝,少时梦得五色笔,从此文思俊发。下联用典咏纸。三都,《晋书•左思传》载,晋代左思作《三都赋》,读者争相传抄,以致洛阳城的纸价上涨。上联用“安”表疑问,对“五色笔”传说的正意予以否定,为反用典故切题字“笔”。下联用“无”表否定,反用“洛阳纸贵”典故而切题字“纸”。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加赏析(诗词家的诗词解析)(2)

(14)、《董小宛•蜂》分咏格

采蜜空劳金翼使;遗香空吊影梅庵。

佚名撰此钟联。上联咏蜂。金翼使,蜜蜂的别称。宋•陶谷《清异录•虫》:“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示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蜜蝶。”钟句以别称切题字 “蜂”。下联咏人。董小宛,名白,以字行,明末秦淮名妓。遇冒襄而委身为妾。遗香,此指董小宛遗迹。香,称美之词。此借代董小宛。钟句用此借代义而曲用典故切题字“董小宛”。影梅庵,董小宛病死,冒襄撰《影梅庵忆语》,详记董小宛生平。

(15)、《瓦当•郭泰》分咏格

长乐未央秦汉字;李舟蔡碣死生交。

《湘烟阁诗钟》有此菁衫所撰钟联。上联咏物。瓦当,屋瓦皆仰,在两仰瓦之间,上覆半规之瓦,旧名瓦当。长乐,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未央,西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角。秦汉字,谓秦汉瓦当所刻文字的字体多用小篆。钟句用宫名、瓦当文(秦汉字)隐切题字 “瓦当”。下联咏人。李舟,《后汉书•郭泰传》载,东汉时,河南尹李膺曾于洛阳送名士郭泰返乡,二人同舟而济,被人视为神仙。蔡碣,郭泰死,四方之士千馀人会葬,志同者共刻石立碑,蔡邕为之撰文。钟句用“李舟”、“蔡碣”二典表现“死生交”同一主题,为缀合用典,以切题字“郭泰”。

(16)、《糖•麻雀》分咏

往昔含冤称“四害”;如今慎食怕“三高”。

当代芮陡撰此诗钟。钟联用新典修辞切题字。新典是引用现代流行的词语或句子,旨在幽默或嘲谑。上联切“麻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把“苍蝇、老鼠、臭虫、麻雀”视为“四害”而除之,其实麻雀亦吃害虫,不是害鸟,故谓“往昔含冤”以隐切题字。下联用新典切题字“糖”。“三高”,当代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句中所指“慎食”者乃是“糖”,怕因食“糖”引发“高血糖”而切题字。钟联幽默,旨在嘲谑。

(17)、《雪•十年》分咏格

堂忆大苏留赤壁;梦怜小杜觉青楼。

《吴社诗钟》录此易实甫所撰钟联。上联用典藏题字“雪”。堂,此指“雪堂”,见“《雪练西瓜》流水格” 。大苏,指宋•苏轼。上联用典藏字,为藏头。下联化用语典藏题字“十年”。《太平广记》卷二十三载,唐时扬州商业繁荣,富甲天下,歌楼妓院甚多,杜牧常出入其中,留连于声色歌舞。后作《遣怀》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句,钟句即化用此诗意,为改造用典藏题字“十年”,为藏腰。小杜,指杜牧。青楼,即妓院。

(18)、《舞•封》分咏格

壮怀夜半闻鸡起;慈训天涯寄鲊还。

佚名撰此钟联。上联用典藏题字“舞”。典见前“《闻楚卿》汤网格”。用成语“闻鸡起舞”,题字“舞”藏于句末,为藏尾。下联用典藏题字“封”。典出《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坩,盛物的陶器。慈训,母亲的教诲。慈,指慈母湛氏。鲊,经过加工的鱼。

(19)、《灰•昨夜》分咏格

一寸相思花发后;五更心事梦回时。

王以敏撰此诗钟。上联用语典隐切题字“灰”。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钟句隐去“一寸相思一寸灰”中的“一寸灰”而藏题字“灰”。下联以做梦的时间切题字“昨夜”。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天亮,“梦回时”当指做“梦”在“昨夜”,以隐切题字。

(20)、《关羽•瓜》分咏格

猜灯尚记笼中鸟;纳履空愁陌上人。

佚名撰此钟联。上联以歇后手法藏题字“关羽”。关羽,三国•蜀汉将领。“笼中鸟”为谜面,题字“关羽”为谜底,谜底不出现,是用喻意歇后藏题字,巧妙有趣。关羽,此将人名别解为关住鸟。羽,代“鸟”。下联用典切题字“瓜”。三国•魏武帝《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纳履,提鞋子。整冠,整理帽子。题字“瓜”为藏头。

(21)、《台灯•猪》分咏格

插葱自古强装象;伏案如今胜聚萤。

《诗钟报》第四期载此吴再兴所撰钟联。上联用歇后语藏题字“猪”。歇后语“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象”与“相”同音相谐,指装模作样。此以谐音歇后藏题字,为藏头。下联用典作比较隐切题字“台灯”。聚萤,《晋书•车胤传》云:“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练囊,白绢袋子。

(22)、《绫•苏东坡》分咏格

品居鲁缟齐纨外;名在欧阳司马间。

《古今联语汇选》载此华若溪所撰诗钟。上联用排除修辞切题字“绫”。品,等级。鲁缟,鲁地产的素绢。齐纨,齐地产的细绢。按纺织物的等级,钟句排除属丝织品“鲁缟”、“齐纨”,表达所指是布帛之细者“绫”而切题字。下联以名位切题字。欧阳,指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名列苏东坡前。司马,指北宋史学家司马光。钟句以类比切“苏东坡”其人。

(23)、《不倒翁•砧板》分咏格

问他何事摇头脑;此物从来厚脸皮。

辜鸿铭游台湾时撰此诗钟。上联主要是以拟人修辞手法将玩具“不倒翁”点活。“他”,将“不倒翁”拟人化。一个“问”字,又是设问修辞。“摇头脑”,是摹绘修辞。上联以综合运用修辞咏“不倒翁”,传神谐趣。下联亦以拟人修辞手法咏厨房用具“砧板”。“厚脸皮”,为拟人修辞。钟句分咏两物,皆描绘其特征,生动形象。

(24)、《钏•亭》分咏格

皓皓双环明素手;劳劳千古送行人。

薛小湖撰此诗钟。上联咏“钏”。钏,手镯。皓皓,光明貌。“双环”,此借喻“钏”。联中,本体“钏”与比喻词都不出现而借喻体“双环”来代替本体。明,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显得明亮。素手,洁白的手。下联咏 “亭”。亭,古代常作送别之地。劳劳,惆怅忧伤的样子。”“送行人”,以此切送别地“亭”。

(25)、《虎•瞽女》分咏格

添来两翼威无敌;嫁得重瞳恨始平。

当代周炼霞撰此诗钟。上联以反喻咏“虎”。成语有“如虎添翼”,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新的助力,能力更大。联中,“添来”二字说明“虎”本无翼,是从所要咏的“虎”相反方面设喻,为反喻。下联以反喻咏 “瞽女”。瞽女,瞎眼女性。“重瞳”,此指有双眼的男子,正是瞽女所缺少的东西,钟句以反喻切“瞽女”。

(26)、《水•菜花》分咏格

三尺春波涵鸭绿;一畦秋色剩鹅黄。

叶作舟撰此诗钟。上联用摹绘修辞咏“水”。“三尺春波”,点明是“水”。“鸭绿”是摹绘修辞的摹色,即用颜色词“鸭绿”描绘“水”色以切题字。下联用摹绘修辞咏“菜花”。“一畦”点明是菜地。“鹅黄”,用颜色词摹绘 “菜花”以切题字。摹绘修辞使所咏之物色泽明丽。

(27)、《星•黄河》分咏格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加赏析(诗词家的诗词解析)(3)

环拱三垣分象纬;带蟠九曲下龙门。

梅石卿撰此诗钟。上联咏“星”。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象纬,谓日月五星。“环拱”,环卫 ,是天象中“星”象的摹形以切题字。下联咏“黄河”。“带”,将黄河喻为“带”。“蟠”,盘曲。古称黄河九曲。“龙门”,山名。“九曲”是“黄河”摹形以切题字。

(28)、《美人•粪》分咏格

种自伦敦迁纽约;味从勾践辨夫差。

《香宋杂记》有此赵熙所撰诗钟。上联用别解修辞咏“美人”。美人,本指“美女”,此将“美人”别解为“美国人”。“种”,此指族类,种族。“自伦敦迁纽约”,在发现“新大陆”后,英国人迁徙到北美洲而成为美国人。钟句赋“美人”这一词语原来不曾有的新义而构成别解。下联用典隐切题字“粪”。勾践,春秋末越国君,被吴国打败,身为吴王先马。《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载有勾践口尝吴王夫差的粪便为其辨病情事。钟句一雅一俗,各表其意。

(29)、《木兰•闺》分咏格

驼足归来一千里;蟾光圆到十三回。

佚名撰此诗钟。上联用典咏“木兰”。北朝民歌《木兰诗》叙述木兰代父从军故事。上联即化自《木兰诗》:“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句。下联用婉曲修辞切题字“闺”。“蟾光”,即月光。古代传说月亮中有蟾蜍和玉兔。此以“蟾”代称“月”。农历每月十五日月圆,一年共圆十二回,钟句所谓“十三回”,则除十二回天上“月”圆外,第十三回则暗示新婚在“闺”房团圆。钟句不直接了当说“闺房团圆”,而是以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达,为婉曲修辞。

重温最美古诗词摘抄加赏析(诗词家的诗词解析)(4)

(30)、《蚊子•荷花》分咏格

采采绿红团似雾;殷殷雷鼓聚如云。

代夏彬撰此诗钟。上联描绘荷池景观,用借代修辞切题字“荷花”。采采,盛貌。“绿”,此用颜色词借代“荷叶”,“红”,用颜色词借代“荷花”。“团似雾”,用比喻描绘远眺所见荷池景观。下联描绘大群蚊子,用夸张修辞手法切题字“蚊子”。殷殷雷鼓,大雷声或大鼓声,是对“嗡嗡”蚊子声音的扩大夸张。“聚如云”是比喻,亦是对蚊子聚集数量的扩大夸张。


​ ​ ​注: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