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嗨喽!嗨喽!真的好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十分的想念大家啊。

大家好,这里是ki健身,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让大家喜欢上健身,我也在不断的尝试,真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

首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讲解的所有的数据都是针对普通训练者,排除体型过大和专业的健美运动员等特殊群体,他们有专门数据。OK,进入正题。

纯增肌的话都是要有一定的器械的,包括足够的配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刺激肌肉,ki的推荐是健身房,不解释。如果是在健房的话,那就可以解决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体测!

任何训练开始之前都要彻底的了解自身状况,然后才能量身制定训练计划。需要了解的大体有:身高、体重、体脂、身体各部位围度、胸围差、疾病史(有些还需要了解家族病史)、骨骼问题等等。而身体的基本数据在健身房用体测仪器都可以搞定,具体怎么做之前文章里有提到过,就不再赘述了。

如何制定符合自己的增肌计划(增肌计划浅谈)(1)

关于训练计划

首先,热身是必须的,充分的热身和拉伸十分重要!

对于新手尤其是没有任何运动经验的新手,除非有老司机带,不然绝对不要盲目的追求重量!刚去健身房的话,不要着急围度的增长,别想着一个月练出六块腹肌,两个月练成施瓦辛格。循序渐进,先从熟悉器械开始,用中等重量甚至是小重量,进行训练,甚至不需要胸、肩、背、腿、手臂分化训练,一次可以练两到三个部位,进行一些复合动作。

比如胸 二头、背 三头、腿 肩。甚至是胸 背 肩,腿 手臂。一个部位两个动作,小重量,每个动作4~5组,每组15~20个,去适应动作,让你的身体去习惯,让肌肉记住运动轨迹。

用1~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提高体耐力、提升神经对肌肉的募集能力、让身体适应正确的训练动作。肌肉是有记忆性的,前期的动作标准非常重要,宁轻勿假!一定要学会正确的训练动作,这个时候,最好有老司机带你,如果有练得好的朋友,尤其健身时间超过三年的,可以搭车一起训练。

在这里ki友情提示,远离猪队友。我从来不鄙视在健身房拿着5kg片叫的嗷嗷的人,但那些动作扭曲还盲目上重量的人,我向来是嗤之以鼻。尤其是旁边只会“嘲讽”技能的猪队友,嘴里嚷嚷着“你不行啊!这才40公斤就不行啦!"

大家都是从弱小变强大的,走进健身房,不是因为我有多强壮,而是我想更强壮。卑微并不可耻,走下去终会强大,卑微却硬充强大,这才可耻!

如何制定符合自己的增肌计划(增肌计划浅谈)(2)

适应期过去之后,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肌肉围度也会有一定的增加,这时候就可以更加详细的进行分化训练,每天练一个部位,每个部位4~6个动作,每个动作3~4组,每组8~12个,训练时间40~60分钟。

增肌不是减脂,40分钟有效训练完全够的,前提是有效,度过前面的适应期进入正式训练期,分化训练尤为重要,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周练五天,一天练一个部位完全可以的。这个时候我就不再建议一天练两个部位。不要想着能在健身房连续猛磕两个小时以上的纯力量,我不相信有谁能做到。

组数安排比适应期少了,这是因为重量增加了,在这里要跟大家聊一下RM,健身房常说1RM就是一次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比如你平板杠铃卧推,最多可以推100kg,而且只能推一次,多1kg,多一次都做不到,那100kg就是你平板杠铃卧推的1RM。不要在无保护的前提下测试1RM。过多的就不解释了。

如果你用每组只能做8个的重量,做三组或者四组,那么你肯定会力竭。做到力竭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也是为什么不可能猛磕两个小时以上的原因。

纯增肌训练的话,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有氧,你可以把有氧安排在休息日,或者是小肌肉训练日,甚至是进行功能性的腹部训练。都可以灵活搭配。

关于每个部位的详细训练,后面会跟大家慢慢介绍。

好了,今天先叨叨到这,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爱健身,爱生活,这里是ki健身,谢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