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首都北京四千余公里的位置上,有一处同时被喀喇昆仑山脉、克什米尔山谷和喜马拉雅山脉同时包围的地区,此地素有“小西藏”之称,或者叫做“克什米尔之心”,它就是拉达克。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1)

近日,关于加勒万河谷地区的中印边境问题,再度沸沸扬扬,但是关于克什米尔则是一项老难题了。广义来说,克什米尔一共有三部分,分别由中方、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而拉达克正是我国的一片故土。

一直以来,拉达克就是作为西藏的一部分而存在,藏语之中,拉达克被译为是“喇嘛之地”。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2)

唐朝时期,围绕于中原王朝和吐蕃的争论总是呈现此起彼伏的状态,而拉达克也在唐朝和吐蕃之间几经易主。但是,与中原王朝所不同的是,就算中原朝代因为衰落而被更迭,那么新出现的王朝总体趋势仍是大一统的强大势力,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则是不同,可能一次的衰落就意味着“永世不得翻身。

吐蕃没落后,土地也被老国王的三个儿子分割,分别是以现在西藏的普兰县、札达县,还有拉达克作为中心。随着元朝蒙古实力的强大,整个西藏皆被“大都”纳为版图范围,拉达克作为其中之一肯定也是如此。元朝灭亡后,接任的明朝也继续承前朝建制,并在此地设立“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3)

随着明末的实力衰弱,根本无暇顾及远离权利中心的拉达克,再加上宗教等相关因素,拉达克也开始逐渐倒向于建立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因为宗教等因素,西藏与拉达克的战争也几乎未有过中止,但是受困于地形限制,双方自然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即使是莫卧儿帝国的攻城重器“战象军团”也在此地难以施展拳脚。直到在被康熙平定之前的噶尔丹的出现,则使当地战局彻底逆转。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4)

公元1684年,噶尔丹与藏军协同向拉达克首府列城前进,面对汹汹而来的藏蒙联军,拉达克国王终于俯首称臣,自愿每年纳贡。 后来,又凭借着清朝康熙皇帝的平叛,西藏也终于重回安宁,随后清政府又在拉萨派遣驻藏大臣,继续行使主权。

不过近代以来,随着清政府的不断衰弱和英国的崛起,英国人在南亚大陆上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最终通过锡克“代理国”的身份吞并拉达克。接着,英国人又发起针对锡克的侵略战争,获胜之后宣布接管整个锡克和拉达克地区。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5)

1846年,英方废除拉达克向清政府朝贡的制度,并做出重新划定边界的提议,次年,时任的道光皇帝下旨驳回英方无理诉求。于是,英国人竟然单方面的组织起划定边界会议,且在过程中间并无中方和克什米尔方面人员的参与下,就向外宣称拉达克归为自己所有。

关于拉达克,清政府从未承认过英方宣称的结果,即使包括后来的国民政府在内,也均未承认拉达克的合法地位。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6)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一系列反殖民主义的抗争,退出南亚大陆的英国人又抛出“麦克马洪线”,而主要继承英国土地的印度则宣称拉达克归为自己所有,随后又在印巴之间的几场战争中占优后,拉达克的实际掌控权也被印度占有。印方始终宣称,关于中印的西段边界划定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议定,不过此种说法始终遭到中方驳斥。

对中印领土争端的了解(持续百年的中印领土争端)(7)

直至今日,中印两国的西段边界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