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缘环保全自动SSPP无纺布制造机生产线投入运行;宇林科技公司“从野漆树籽中提取野漆树蜡的研究”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春寒时节,记者走访宁都,处处创新潮涌,满眼生机勃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扶持人才创新创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宁都县实施人才引领创新创业工作纪实)

扶持人才创新创业

绿缘环保全自动SSPP无纺布制造机生产线投入运行;宇林科技公司“从野漆树籽中提取野漆树蜡的研究”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春寒时节,记者走访宁都,处处创新潮涌,满眼生机勃发。

2017年以来,宁都实施人才强县和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人才生态,汇聚各方英才,引领创新创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人才纷至 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家乡这么看重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回报家乡。”2017年12月31日,宁都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副院长胡仁茂被宁都县委、县政府聘请为高端人才顾问。作为柔性引进的人才,他将为全县的城市规划把脉问诊,支招献策。

受各种因素制约,外面人才引进难、本土人才流失多,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宁都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宁都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成立县招才引智局,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部署,同推进,把目光瞄准在外工作创业、已有较好基础的乡贤,用亲情、家乡情将他们的智力、项目、资金招引回乡。

故乡的呼唤并非只打亲情牌。宁都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为此,设立每年2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立泉州、昆明等驻外人才联络站,制定出台了人才新政,面向全国聘请高端人才顾问,评选表彰“情系桑梓最美乡贤”,实施“百名硕博进宁都工程”“翠微英才选拔培养计划”,实行刚性引进、柔性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据悉,去年以来,共吸引600多名优秀人才来到宁都创新创业,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人才近百人。

人尽其才 搭建最佳创业平台

永通科技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个研究团队中的2名博士引起记者的关注。“宁都除了有优越的人才环境,更有施展拳脚的创业平台。”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邓普道出答案。

铺好人才成长之路,搭好人才引进之桥。宁都县高起点规划创业平台建设,创办了赣商创业园、宁都电商园、赖沙电商村、拔尖人才创新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基地。同时,依托人社部的帮扶,投资4.5亿元、规划用地330亩高标准建设宁都技工学校。

在优化载体的同时,对人才的服务讲究贴心又走心。该县在县城黄金地段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配备阅览室、健身房等功能设施,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还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一对一”联系、常态化走访等制度,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投资10.2亿元的江西蒙山乳业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竣工、当年投产,速度让人惊叹,而人才部门的周到服务也深获企业好评。“有‘人才服务管家’,创业轻松又便捷。”宁都首届“情系桑梓最美乡贤”称号获得者、企业总经理廖长生说道。

人才支撑 迸发最强升级动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被聘请为产业顾问后,宁都黄鸡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宁都黄鸡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宁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引进美国耶鲁大学生物技术博士后刘翔及其团队,培育推广了铁皮石斛等新品种8个,推广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等新技术12项。

被阿里巴巴集团评为“全球十大网商”的刘鹏飞,返乡投资创办电子商务产业园,牵头成立宁都县电子商务协会,促进了电商在宁都悄然兴起。去年,全县实现网上交易额66.6亿元,同比增长25%。

宁都始终将人才工作融入全县发展大局,目标同向、举措同步、成效同显,紧密结合轻纺服装、矿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引进人才,积极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各类产业人才集聚宁都,引领新技术开发,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廖海峰 封新保 本报记者 唐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