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子晚报紫牛头条曾经报道过的“苏州轮椅博士”李麟青又获奖啦!此次,他获得了2022“强国青年创业者”的称号。苏州小伙李麟青,是一名80后,出生时因窒息导致小脑发育受影响,一岁时被正式确诊为脑瘫。在父母的坚持与鼓励下,李麟青坚持学习,高考以高出本一线4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后又继续深造,去年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2019年,博士在读期间,在计算机领域颇有经验的他带着团队一起创业,研发给残障人士使用的智能系统。如今,团队成立三年,成员已经发展为11人。“我们公司推出的无障碍地图让更多残障人士真真切切地受益,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事情。”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1)

李麟青作报告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2)

李麟青在作演讲汇报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3)

李麟青博士毕业

因患病只能坐轮椅

但成绩优异,成为苏州大学博士

1987年出生的李麟青,出生时因窒息导致小脑发育受到影响,1岁时被诊断为脑瘫。“脑瘫分很多类型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仅是小脑发育受到影响,四肢无法正常协调运动,但智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李麟青说,虽然智商并未受损,但自己的身体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只能坐轮椅,着实让父母操碎了心,也给平时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小学入学就很困难,校长见到我就不是很想收我这个学生。在父母的央求下,校长答应让我到拼音班就读,先学习一阶段试试。”没想到这一试就成功了,李麟青在测试中考了100分。出色的成绩,让李麟青得以顺利进入小学。整个小学阶段,李麟青的奶奶或者妈妈会每隔40分钟就到学校照看一下他。李麟青说,三年级之前一直是奶奶抱着他去上学,三年级之后,已经10岁的他身体重量增加了许多,奶奶抱着他十分吃力了。于是在四年级时,妈妈毅然辞了职,全职在家照顾李麟青。

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李麟青顺利升到了初中。李麟青说:“入学后,校长说,只要你需要帮忙,年级里所有的男老师随叫随到。”初中三年时间里,李麟青无论是去洗手间,还是上课换教室,都会有老师过来抱着他或者背着他。这让李麟青感觉到了温暖,“因此我学习很卖力,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十。”高考时,李麟青被分到了没有电梯的四楼考场,高中的校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体育老师,上!”听到这话,体育老师二话不说,背起了李麟青爬上了四楼。高考三天,体育老师背着李麟青跑上跑下。李麟青说:“当时高考不可以更改教室,延长残障人士的答题时间。但我的老师们帮我解决了所有不便,我真的很感恩。”最终,李麟青以高出一本线四十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苏州大学,并且继续深造,最终获得了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博士学位。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4)

李麟青外出采集数据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5)

李麟青在世界各地旅行

(靠三根手指研发无障碍地图的轮椅博士又获奖啦)(6)

上学时,李麟青被抱进教室

爱旅行想到研发“无障碍地图”

计算机专业知识助他一臂之力

李麟青告诉记者,研究生阶段,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始终抱着一颗想出去看看世界的心。“那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到国外去看看,在周游世界的过程里,我发现很多国家满大街都是无障碍设施,残障人士出行很方便。2018年,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汽车上有很多智能系统,比如紧急刹车、防抱死系统。按理来说,正常人的反应能力肯定是远远超过残障人士的,但残障人士的轮椅上,却没有这些,为什么不能开发一套残障人士也能使用的智能系统呢?”这一想法成了李麟青创业的契机,2019年3月,他创办的奥博铁克(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开发智能系统的过程中,李麟青发现,在国外很多导航上,都会专门开发无障碍导航的功能。然而,他打开了国内的所有主流导航,发现并没有无障碍导航这一功能。李麟青对紫牛新闻记者说:“我想让残障人士生活得更便利,提高出行频率。”于是,李麟青将开发重点放在了无障碍地图研发上。因为患病,四肢的运动能力受到影响,所以李麟青只能用三只手指受力操作电脑搞研发,但他最终开发出了全景式无障碍地图,并且在国内多个应用市场上上架。

对于无障碍地图的调研与信息采集,最初,李麟青是从苏州地铁入手的。他带着团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研究设计地铁的无障碍路线,并将所搜寻到的数据录入到无障碍地图中,实现了苏州地铁无障碍信息的全覆盖。目前,他们的无障碍相关工作成果已覆盖江苏省13个设区市、95个县区市,受益人数超过400万人,陆续打造了“江苏省无障碍地图”“苏州市公交智慧无障碍导乘服务”“张家港市无障碍环境综合治理平台”等一系列样板案例。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的2022“智创未来”强国青年创业者寻访活动落下帷幕,毕业于苏州大学的李麟青获评“强国青年创业者”十强。联系到李麟青时,他正坐着电动轮椅去对苏州一个社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调研,一整天都在忙碌。李麟青表示很感谢母校苏州大学为自己进行了这项荣誉的申报,“其实这是我们团队的荣誉,从最初创业时团队只有5人,到如今发展到11人了,公司的团队里,有我这样的80后,也有更年轻的90后,大家都在为了公司而努力,我特别欣慰,未来,我们将继续研发之路,用科技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张冰晶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