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是谁说的(压力不等于动力)(1)

日更第47/100篇

作者:左玲

压力一定等于动力?

答案见仁见智。

有人觉得这是鞭策自己向前的理由,感受到压力,才会奋斗。

有人持否定态度,压力过大,情绪崩塌,只会适得其反。

昨天,有个小伙伴问我,虽然参加了早起,但每天起来都不知要干嘛,今天看书,明天写作,看似在利用早起的时间段,做些表面自律的动作,可一点都感觉不到成就感,或者说是愈发地恐慌。每每看到群里的其他人,早打卡,早起内容丰富而充实,越是感觉有压力,越是想放弃,而没法让压力驱使自我。

好像只有自己是在荒废宝贵的时间,无从下手。

我反问,如果以21天为一个周期,那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即便是读书或写作,还是运动,学习,重点不是在于时间的长久,而是在这个时间段里,自己能否专心地去做好一件事,持续地修炼21天,方是保持一个好的习惯。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来自原动力。

如果只是单纯地想依赖压力,来督促自己努力,前期有斗志,后期动力不足,便停留在原地。

想起自己高中被选去重点班时,可以自我做决定,去或留。

当时的自己,俨然是个欠缺判断力的人,事事都得咨询旁人的意见,得到的均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到了厉害的班级,就能提升学习成绩了。”

话糙理不糙,但没考虑到一个问题是,自身是否有这个动力去达成目标,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力量。

周遭都是厉害的学霸,起点,步调都有所差异,自然拉开一定的距离。

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是谁说的(压力不等于动力)(2)

虽说勤能补拙,可偏偏不是勤奋的问题,而是自我对动力的认知,不够深切,也不够清楚地判断,是否有能力去接纳这种高压环境,盲目而冲动地做出决定。

现在回想,接纳了环境,却没有接纳自己的问题。

02

如何找到原动力?

身边总能听到这些声音,“我觉得别人都很厉害,而自己一无是处”“别人越厉害,我越害怕和焦虑”“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做到呢?”

当时我加入平台时,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压力也随之而来,别人花一个月的时间即可收获成果,而自己需要花费三个月时间,这中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虚心请教,得到的答案无一不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道理说得简单,真正领悟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跌跌撞撞过,碰过壁,被打击过,也有收获过,方懂这其中的含义。

把压力转换为动力是谁说的(压力不等于动力)(3)

[每个人就像独立的行星,运行轨迹不同,节奏自然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不可强求。

这意味着,能够找到自己的节奏,持之以恒,事终可成。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们都在奔跑,却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害怕被甩掉,害怕没有名次,刻意变速,身心跟不上节奏,便是损己,导致身心俱疲。

外界的声音都是参考,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左玲同学,“点赞”或点“在看”,谢谢❥(^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