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文学的巨匠,爱情的乞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巴尔扎克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巴尔扎克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巴尔扎克文学的巨匠)

巴尔扎克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巴尔扎克——文学的巨匠,爱情的乞丐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是19世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他创作了91部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小说,但他51年的生命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文学巨匠的光环和爱情乞丐的阴影,同时笼罩在一个人的头上,显得是那么的怪诞和不伦不类。

扭曲的干涸心灵

巴尔扎克的父亲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暴发户,51岁的时候和比他小32岁的银行职员的女儿安娜结婚。老巴尔扎克结婚后仍然放荡不羁,妻子安娜在长期的郁闷孤独中悲苦无告,养成了贪婪多忌,自私冷酷的性情,长子小巴尔扎克出生后不到一个月就交给乳母寄养。从小就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小巴尔扎克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没有童趣的嬉戏,没有恣意的欢笑,生活中使他变得总是那么拘谨和腼腆,偶尔和家人团聚他也像陌生的孩子那样,不苟言谈,缺乏交流。

小巴尔扎克8岁了,父母把他送到一所教会学校寄宿读书。那里古板的教条,闭塞的环境,窒息的空气,给巴尔扎克幼小的心灵罩上了一层阴影。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在补习数学的教师那里借来神学、历史、哲学、文学和科学的书籍去阅读。也许正是这如饥似渴的阅读开启了他文学天才的窗口。在20岁读完大学法律课程毕业之后,他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成为一名功垂后世的作家!

作出决定之后,巴尔扎克就着魔似的开始了伏案写作。在寒冷的冬天,他“用父亲的一条旧毛毯盖着双脚,身上裹着一件法兰绒背心,用妹妹的旧披肩围在肩头。”他唯一担心的是那盏因为缺油的油灯在夜间写作时熄灭。他过着僧院式的苦旅生活,没有欢乐,没有交往。他所拥有的只是怯懦,自卑和寒酸。

父母对他的吝啬,生活带给他的孤独,使他变成了不修边幅,笨手笨脚的大男孩。他也为自己丑陋的外貌而自惭形秽:短小肥胖的身材,零落蓬松的头发,骨骼粗大的面庞,露着参差不齐牙齿的大嘴。巴尔扎克情感世界的残缺扭曲了他的心灵,他不知道如何去寻找自己的社交圈子,不知道如何去咖啡馆和酒吧,在女人面前他也只会羞涩地低下头去。他心中幻想着浪漫故事,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向少女求爱。青年的巴尔扎克做出了一个超乎人情的决定:越过恋爱,直接进入婚姻殿堂!他幻想着一石双鸟,既能得到女人又能偿还自己身上的债务。

结婚是需要女人参与的。心灵扭曲的青年巴尔扎克生活中没有女人,22岁的他不得不写信给妹妹,要她为自己物色一个富有的遗孀。从此有着“寡妇情结”的巴尔扎克开始了长达30年与身穿黑衣未亡女人的漫长纠葛。

荒诞的激情初恋

过来人在回忆初恋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然而巴尔扎克的初恋却献给了比自己大22岁的有夫之妇。这个女人就是当时45岁的贝尔尼夫人。

贝尔尼夫人的丈夫是正统的贵族,一位总督的后裔,曾任皇家法庭顾问。当23岁的巴尔扎克出现在这位贵族家客厅的时候,夫人的丈夫已经半聋半瞎,病魔缠身。贝尔尼夫人是一位善良温柔又善解人意的中年女子,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巴尔扎克第一次来到贝尔尼夫人家,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美貌、温柔的贝尔尼夫人使他流连忘返。23岁的巴尔扎克深深地被她的魅力所吸引,内心被压抑的情欲也一下子爆发出来。他以激烈的方式开始了向贝尔尼夫人求爱。

当时在灯红酒绿的法国,贵妇人都喜欢把偷情当做游戏。贝尔尼夫人也不例外,更何况她的丈夫是一个躺在病床上,只有一息尚存的废男人。她最小的两个孩子就是她偷情的产物。但是到了45岁的年龄,已经做了祖母,她认为浪漫也应该鸣金收兵了,可万万没想到又遇到了才华横溢的巴尔扎克。开始收到巴尔扎克情书的时候,她左右为难,于是规劝巴尔扎克在她这里偃旗息鼓,把激情的战场转移到和他同龄的女人那里。可是巴尔扎克却执拗地捧着年轻人一颗炙热虔诚的心苦苦追求,几经犹豫她最后还是接纳了这个在文学上崭露头角但相貌丑陋的年轻人。

1822年8月,在一个闷热的夜晚,贝尔尼夫人用她那温暖的手打开了自家花园的角门。在她的眼里,巴尔扎克一半是孩子,一半是情人。这对老少恋人度过了第一个激情的夜晚,巴尔扎克也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男人。巴尔扎克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幽会,不仅给他带来了肉体和精神的欢娱,使他扭曲的生理和心理得以舒缓,而且贝尔尼夫人还为经济困顿的他慷慨解囊,同时特意对他讲述宫廷的内幕,激发他的创作天才。

这对老少恋人的温情持续了10年之久,他们开始时身体的肉欲和心灵的激情,慢慢变成了精神的友谊。

传奇的悲剧婚姻

在贝尔尼夫人之后,巴尔扎克虽然又经历过和其他女人的恋情,但是一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在他的后半生经过长达18年的不懈追求,最终得到了一位作为妻子的波兰贵妇人:德?韩思卡夫人。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心血。而在他刚刚达到目的那一刻,这一切却又都付之东流,化为泡影。

韩思卡夫人的父母是波兰的高级贵族。她从小接受的是法国式的闺中教育,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比她大23岁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沃伦省(现属乌克兰)的首席贵族。她是一个既有理性又十分贪婪虚荣的贵妇。当巴尔扎克的文学名声远播波兰之后,韩思卡夫人未见其人就对他爱慕得发疯。她从遥远的俄罗斯寄给巴尔扎克一封信,信中除了介绍自己,表达爱慕之情之外,没有署名,也没有写明回信地址,最后却嘱咐巴尔扎克在《每日新闻》刊载一则广告,内容是:“巴尔扎克先生收到了您给他的来信。一直到今天,我才能借用这张报纸告诉您这件事情。很抱歉,我不知道把信回到什么地方。”落款是“德?奥?巴尔扎克”。

接到这封来自“俄罗斯或波兰公主”的神秘信件之后,巴尔扎克非常激动,开始想入非非,他断定寄信人一定是位美丽的贵族女性,所以他就按照来信的建议如法炮制,刊登了广告。从此巴尔扎克开始了非同寻常的爱情追逐。在他们取得了联系之后,巴尔扎克和韩思卡伯爵夫人一开始谈论的还是文学,可是没有多久他就变成了火热的情郎,与这位远隔数千里,未曾谋面女子陷入相思之中,书信来往,谈情说爱。

韩思卡夫人写道:“自从我读了您作品那一霎那,我就把您和您的天才等同起来。您的心灵站在我面前,光华璀璨。我一步步追随着您前进。

巴尔扎克回信写道:“只有你才能使我快乐。我在您面前跪下,我的生命、我的心都属于你。你可以一刀杀死我,但不要让我痛苦。”

在这种浮华的爱情表达背后,双方都隐藏着各自内心的秘密。债务缠身的巴尔扎克一直没有结婚,一方面期望通过这一恋情得到婚姻的解脱,另一方面富有的贵妇人可以使他摆脱经济的困境。而韩思卡夫人则想通过这遥远的恋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他们两个谁都没有考虑到,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障碍---韩思卡伯爵虽然比夫人大23岁,但他的身体状况不会让他在短时间内死去!

巴尔扎克和韩思卡夫人冥思苦想找出借口,开始了不远千里的约会。最后一次约会是在维也纳。本来他们认为韩思卡伯爵很快会死去,不久他们遥远的恋爱可以有个圆满的结局,但是老头子却又多活了6年。从1835年到1842年,他们6、7年没再见面,书信来往成了恋情的唯一纽带。双方虽然都不肯承认,但在心底都十分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恋情就会慢慢消失。虚荣和自尊使他们谁都不愿意把这一层纸捅破。韩思卡夫人继续生活在精神空虚之中,巴尔扎克在法国则风流韵事不断。

就在他们的爱情之火就要油尽灯灭之时,1841年11月10日韩思卡伯爵去世了。将要熄灭的爱情灯火又死灰复燃。他们两人都看到眼前的乌云将要散尽,现出的是一片晴朗的天空。巴尔扎克看到报纸上韩思卡伯爵加了黑边的讣告,就像看到茫茫黑夜闪烁的北斗。他兴奋极了,摘下这颗北斗星,他就可以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债务中解脱,也可以实现自己终生的第一次婚姻。

此时的巴尔扎克身体不容乐观,更何况暮年将至,但是他打破他18年追求的美梦,所以并不想承认这一点。1849年10月,巴尔扎克拖着带病的躯体,冒着北国凌厉的寒风,第二次扬鞭策马,从法国奔到乌克兰去向韩思卡夫人正式求婚。韩思卡夫人虽然没有拒绝巴尔扎克的求婚,但是她的心境与18年前相比,却早已事变境迁。

就在他们从乌克兰返回巴黎途中的旅馆里,已经成为韩思卡夫人新任丈夫的巴尔扎克病倒了。按说18年追求得来的婚姻,新婚燕尔的韩思卡夫人应该珍惜。但是,在巴尔扎克弥留之际,夫人却把病重的丈夫丢在旅馆,自己去逛珠宝店,花了2.5万法郎买下一条项链。丧事办完之后,这位新婚夫人将巴尔扎克多年来精心保存的手稿成箱拍卖,珍贵的收藏品也都不知去向。

韩思卡夫人的虚荣心最终得到了满足,头上新添了一顶文豪夫人的桂冠。而巴尔扎克却在美梦中再也没有醒来,一生中唯一一次婚礼之后,紧接着就是葬礼,他盼望已久的幸福却以悲剧的形式为其一生画上了句号。

佚名

作者:夫子

来源:盘铭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