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到,表示右手的汉字,是个“劳模”,很多和手有关的动作,都要用到它,而且也介绍了篆文里表示右手的字,该如何书写。但因为“本尊”忙不过来了,所以要“分身”出马,在某些字中代劳一下。这个“分身”,就是“又”。
小篆说文部首中的“又”字
没错,“又”字本来的含义,其实就是我们的右手。在隶书出现的时候,“又”的字形开始发生转变,从右手的形象,变成横撇与捺的组合。并且含义也发生了转变,表示重复,转折,而且等意思。但是,在和其他笔画组合的时候,“又”仍然兢兢业业担任“右手”的职责。我们挑一些字来证明一下:
小篆“取”字的写法
“取”字,左边是“耳”,右边的“又”是右手,从小篆字形看得清清楚楚,本义是古代打仗胜利方割下敌方俘虏或死亡者的耳朵,作为战利品。太血腥了,所以还是和平万岁。
篆文“友”字的写法
“友”字,篆文直接就是两只右手,表示互相帮助。古语曰“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有“战友”、“校友”,没听说过“战朋”、“校朋”的。
“支”字的小篆写法
“支”字,这是“枝”的本字,就像是手拿着一根枝条,后来才引申出支援,支出等其他含义。而在左边加上“木”表示植物的枝条,加上“月”,表示动物的肢体。
所以我们看,“又”字是相当敬业的,含义都变了,还继续担任右手的职责出工出力。在现在的规范汉字中,我们要注意“又”字的笔画与字形特征。
田字格中“又”的写法
【规范书写知识点】
尽管只有横撇和斜捺两个笔画,要想把“又”写得工整规范而又活泼灵动,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点在于横撇转折处的夹角,撇与捺的形态搭配,字形上下的比例分配。
在田字格中,横撇的横画部分被竖中线平分,要向右上方抗肩;撇的部分注意弧度;捺的起笔在横撇起笔的左下,与横画抗肩的角度呼应,撇捺交叉点要在竖中线上,并且撇捺在字形底部要平齐。通过一些辅助线,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又”的笔画和字形结构。
还有些字,在篆文之后变化太大,连“又”都被拆了,却还有着“右手”的影子,是哪些字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