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拼音方案》有关内容修改的建议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汉语拼音方案最新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汉语拼音方案最新版(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相关内容修改的建议函)

汉语拼音方案最新版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有关内容修改的建议函

尊敬的 :

您好!

我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现年52岁,一级教师。我这学期教小学一年级语文,在进行拼音教学过程中,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想对《汉语拼音方案》有关内容提出以下几点修改建议:

一、关于单韵母ü不方便使用的问题。ü《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没有,是用v代替,键盘也是v代替,我建议设置为u的上键,或长按u键其中的选项;或者v的上键或长按v键其中的选项。在手机输入法中也设置为u的长按键其中的选项。ü是六个单韵母之一,怎么就沦落到要被替代的地步;要打出ü,只能在符号里面找出来,一般人都找不到,手机也找不到,不方便使用。应该改,既要和国际标准接轨,又要符合《汉语拼音方案》,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普通人的实际需求。

二、《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母jqx和单韵母ü组合成音节时,ü上的两点要去掉。“Jqx见了ü要脱帽,去掉两点还ü”。我真心教不下去了,去掉两点,那明明是 u,咋还是ü呢?那不是睁眼说瞎话吗?我就问,不去掉行吗?写两点很麻烦吗?能省多少事?老师教学生ü书写是由四个笔画组成的,两点是组成要素,怎么能去掉呢?明明眼睛看到的是u非要说ü,这不是指鹿为马吗?我们有没有考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感受?说是为了简化,有必要吗?那汉字还有那么多一二十个笔画的字咋不简化?看到啥就是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好吗?

三、建议i标调时,上面的一点不去掉。一个理由是为了区别小写字母i的大写字母I(依)和大写字母L的小写字母l(勒)。第二个理由和ü上的两点不去掉同样的道理,i是由两个笔画组成的,一点是i的组成笔画,怎么能取掉?该是啥就是啥,该咋写就咋写。i去掉一点就和小写的字母l(勒)很相似,棍子短一点就不是棍子了吗?拼音只在小学阶段写得概率多一些,以后写得很少,更多的是视觉的识别。何必省这一点点事,应该实事求是,直观明了,严谨科学。

四、 单韵母o到底怎么发音,是读o(喔),还是读o(哦)?《汉语拼音方案》 单韵母o标注的汉字是喔,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的新编学生字典喔有wo(喔)和 o(哦)两个音节,到底怎么读,官方应该给一个明确的解释,不能一直争议下去。

五 、声母bpmf和单韵母o组成的音节bo、po、mo、fo,其中o的发音历来有争议,有的说发o(哦),有的说发窝,我看到的最好的解释就是bpmf和单韵母o组成的音节,看上去是单韵母o,实际上是复韵母uo,三拼音节省掉了介母u,所以读窝。可以规定声母bpmf不能和单韵母o组成音节,只能和uo组成音节,就写作buo、puo、muo、fuo,和tuo、duo一样。不该省略就不省略,明明白白,直观明了,看到啥就是啥,避免争议。

六、建议国家教育部组建国家级普通话考试标准实验室,参照赵元任的五度标记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的五度等级标准,按照性别、年龄、普通人群、专业播音员等不同人群测试数据,分析统计,开发相关软件,用于练习说普通话、测试、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工作。钢琴的标准音是A=440Hz,不同人群的人读a的四声频率是多少?建议开展科学实验,统计数据,制定标准,开发软件,为推广普通话做贡献,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做贡献。

本人曾在2019年3月学生上网课初期致电国家教育部,建议利用国家级教育资源录制小学到高中所有课程视频,和电视台合作,让学生如看电视剧一样去看教学视频,后来梦想成真。本人曾在2020年致电、发邮件至人民教育出版社反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蝙蝠与雷达》中的知识点错误,人民教育出版社采纳建议,再版时课文改为《夜间飞行的秘密》。

本人对汉语拼音方案修改的建议,仅仅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仅供参考。特来函恳请领导、专家斟酌研究。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2022.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