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

上海荣宅的“罗马1950-1965”和北京掩体实验空间(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文化的负担”,虽展览场地性质不同,但两个展览都试图讲述艺术作品和建筑本身的地理或心理的关系,奈何建筑是双刃剑,在讲述自己的过去的同时,也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带来的限制。大英博物馆的“罗丹和古希腊艺术”采用对比式陈列,将古希腊雕塑原件与罗丹的致敬作品并列讲述古代文明对于当下艺术的意义。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罗马1950-1965

地点:荣宅(上海)

票价:45元

点评:展览的作品丰富到驳杂,从历史创伤的表达跨越到工业材料的运用、再到色彩的实验,貌似凌乱不可捉摸,考验着观者的耐心。可惜荣宅的精美遮过了作品的风头。

评星:四星

如果我们可以暂将任何一个展览割裂为策展和陈设两部分来看的话,那么前者事关策展人的学术研究与内容生产,而后者关乎现场的设计与呈现,而两者相互结合便使展览成为展览。从这两个方面说,这次的“罗马1950-1965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展陈,即从策展到展示,既有内容,也有呈现,十足的精巧。从前言看来,整个策展团队巨大,可能除了一个中文翻译,便尽是意大利人,团队完成了展览策展到布展。

在制作的画册中,有策展人的展览前言,勾勒了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状况与艺术生产的来由。在这一短暂的剧变时代,由外国援助(如马歇尔计划)支持的经济复苏使得意大利快速走入“经济奇迹“,伴随着的工业化、消费主义都给艺术家带来了思想上的助推;从大洋彼岸吹来的抽象表现主义之风,又给罗马艺术家另一重形式上的冲击。因此,展览的作品丰富到驳杂,从历史创伤的表达跨越到工业材料的运用、再到色彩的实验,貌似凌乱不可捉摸,实际是考验着观者的耐心。

策展人除了选入战后罗马的作品,还安排了一些精致的展柜,配合放着一些文献,包括杂志与照片等资料,试图告诉同样精致打扮而来的观众:艺术的出现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基于特定的时期和现象。Celant作为艺术史家的策展人和意大利六、七十年代(尤其是贫穷艺术)的见证人,在主推作品的时候,将背后的研究工作也陈列出一部分,算得上为艺术观众们上课。尽管,文献方面的解说并不充分,专业人士仍然会质疑展览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但是从教育意义而言,能呈现背景性的学术资料,这样的姿态有总是好过没有的。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1)

荣宅的舞厅展厅

举行展览的荣宅装潢复古,清一色木质地板、白墙立面,所以搭建方选择用竹子做展墙,效果美好而精致。基金会在呈现作品上毫不吝啬,战后罗马绘画的领军人物Alberto Burri有多个作品呈现,从破布到塑料,都是他代表性的作品,包含历史和战争的阵痛(尽管艺术家自己执着否认)。展厅并未占据整个大宅子的全部,但是涵盖客厅到卧室等空间。最大的展厅是荣宅的舞厅,其中也做了特殊的搭建,绘画穿插其间,在彩色的现代风格镶嵌玻璃下,熠熠闪光。

整体来说,展览中的作品被荣宅的精美遮过了风头,甚至被矮化。这个经过6年时间重修的近百年建筑,在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中透出一点点中国元素(如壁炉木刻上的一个代表长寿的中国老者),整体是西式装饰,从木材到白墙,从瓷砖到玻璃,夜幕下的柔黄打光下,典雅而高贵。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2)

夜幕中的荣宅

国外的奢侈品基金会收藏、推广当代艺术久矣,如今渐渐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如同期还有卡地亚基金会藏品展的《陌生的风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不知会给中国的艺术世界和观众带来什么?(文/小羊)

文化的负担

地点:掩体实验空间(北京)

票价:免费(需微信预约参观)

点评: 如果说“战争”和“负担”都经由体感瞬间得到共鸣,那么展览中艺术家关于“文化”的思考恐怕值得进一步考量。关于“文化”的逻辑在现有的地下掩体空间,无法充分展开,因而好似简单化处理,即呈现了沉痛的结果,却缺乏对根本原因的追究。

评星:三星半

在北京一众独立非盈利艺术空间中,掩体实验空间是地理所在极为特殊的一处。如果说多数独立空间位于民居胡同,不时围绕社区艺术和关系美学持续散播当代艺术的社会属性的话,那么位于地下的、曾经作为军事建筑的掩体空间,则为艺术的表达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场域特性;相应的,有多少特性,便有多少限制于挑战。

掩体空间实际是一处地下防空洞,在1941年由驻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命令建成。20世纪以来至建国前期,这个区域一直是军事执政要地,几经易手,后建成保护单位,取其一段历史为名,曰“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本次《文化的负担》的展览由一个罗马尼亚和中国的艺术家组合(黄幻和Alexandru Damboianu)完成,主体是四件极简的雕塑(装置),依次分布在地下掩体的主要的四个长方形房间中。之所以说“依次”,是因为这些雕塑比较密切地遵循了一个递进的叙事逻辑,在平行的四个板块中,完成了一个四章节的深沉低音告白。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3)

展览现场

四个房间中的雕塑结构不同,但体积占比巨大,因此它们全部在掩体内部制作完成,而非在外做好、运输进来。这些金属结构全部经过做绣处理,呈现深棕色。第一个房间中的雕塑是立体方形,几乎填满房间,只留周遭四壁供贴墙行走;第二个空间中,一个金属斜面将房间斜着割为两个三角体,让人几乎无路可走;低头进入第三个房间,豁然遇到一个尖头向观者刺来,避开后立身一看,发现尖刺的圆锥体从房间一角戳向刚才的入口,好是一番惊险;再俯身进入第四个房间,看到横排摆放的六张绣掉的床架,昏暗光线下,是一片死亡的寂静与凌厉。

在压抑性极强的幽闭空间,沉重感甚至死亡感让人背负起难以招架的“负担”。这里是禁止幽闭恐惧症患者进入的,但即便是一般人,也会觉得背脊发凉,一瞬间,似乎体会到了小说《基督山伯爵》的主角唐泰斯被陷害后在完全黑暗的狱中生活。这样的场域特性,配合锈掉的极简金属雕塑,成功渲染出浓厚的末世之感,和艺术家试图模拟出的“战争遗迹”一致性极强。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4)

展览现场

如果说“战争”和“负担”都经由体感瞬间得到共鸣,那么艺术家关于“文化”的思考恐怕值得进一步考量。如果将相对晦涩的艺术家陈述简单来说,那便是:文化,作为一种产物,需要塑造他者或敌人来确信自己,而这很可能会走入战争,此即“文化的负担”。这样的逻辑,至少在现有的地下掩体空间,无法充分展开,因而好似简单化处理,即呈现了沉痛的结果,却缺乏对根本原因的追究。但若撇去外部的自上而下的眼光,相信艺术家也有着自己的诉求与焦虑,或是对当今政治局面下文化冲突造成的悲剧的痛感?

至少,这样的痛感与深沉已在这个独特的空间充分展开……(文/小羊)

罗丹和古希腊艺术

地点:大英博物馆(伦敦)

票价:17镑

点评:当下古代雕像的动人之处在与和现实的直接,本次展览中,罗丹及那些触手可及的雕塑家们共同谱写了一首“古希腊艺术之歌”。而对于罗丹本人,虽然当时看起来既笨拙又保守,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激进的。

评星:五星

本次展览采用对比式陈列,将古希腊雕塑原件与罗丹的致敬作品并列展出。进入展览馆,首先能看到的就是罗丹的经典作品《吻》和两座2500年前的女神雕像,它们被置于同一个展台上。那一刻,仿佛有一种奇妙的感觉瞬间击中你的心脏,《吻》无疑是现代最具性感且极具魅力的杰作之一。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5)

古希腊雕塑原件与罗丹的致敬作品并列展出

《巴特农的雅典娜》;稍小版本的《行走的人》,它被起重机吊至科林斯式的圆柱之上;《思考者》在《地狱之门》的顶部……古典艺术的粗犷和张力在罗丹手中发挥到了极致,在这个展览中也可以十分清晰的看见大英博物馆对罗丹的影响。

1881年,罗丹初次来到伦敦。在一次大英博物馆的参观中,他在看到帕特农雕塑,便立即被这些古希腊杰作的美丽所吸引。如同许多考古遗迹,帕特农雕塑经过几个世纪的破坏和风化早已残损,但罗丹依然能从这些残损中发掘充满力与美的表达,并从中汲取灵感。他甚至将自己创作的雕像的头部和四肢去掉,使之更接近于残损的古代遗物。通过这样的方式,罗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当代艺术流派——无头、无四肢的躯干雕像。之后的36年中,罗丹至少去过15次大英博物馆,临摹研究这些雕塑。

罗丹的雕塑作品图(荣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6)

大英博物馆藏古希腊雕塑

罗丹认为古代艺术有着最有力的感染力。古希腊艺术醉心于人体但又不仅仅追求单纯的性感。人体能通过紧绷的肌肉和挣扎的姿势表现出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加莱义民》是罗丹最纯正具有希腊风格的杰作,尽管它呈现的是中世纪的主题。在《加莱义民》中,罗丹仅仅用那些悲剧人物的手指就表现出了他们的悲剧性。交织在他作品中的来自巴特农的最伟大的作品,从过时的,令人乏味的杜威恩画廊将它们带到博物馆并且展示在此,用一种比以往更密切的方式——低的,高的,配上完美的灯光,以及一尘不染的环境。

本次展览像是一次管弦队合奏,出乎意料的和谐搭配、令人惊叹的规模转变以及那些触手可及的雕塑家们共同谱写了一首“古希腊艺术之歌”。而对于罗丹本人,虽然当时看起来既笨拙又保守,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激进的。(吴李晨/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