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李家建家谱以来,传了二十几代,基本能够证明,我这个李姓还是比较纯正的,不大可能是别的姓改过来比起血缘传承,我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我具有的认知和文化是汉文化为主导的传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的世界4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的世界4大
(四)
李家建家谱以来,传了二十几代,基本能够证明,我这个李姓还是比较纯正的,不大可能是别的姓改过来。比起血缘传承,我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我具有的认知和文化是汉文化为主导的传承。
我从小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受到姥爷马氏家族的影响反而大一些。姥爷是个教师,文学功底深厚,在学校是人称活字典,一生好读书。我从小就在他的书堆里长大。字还认不全的时候,就给姥爷读文言书籍。自小就跟他学了很多古诗。姥爷晚年的时候,教地理和历史,所以我从小对历史和地理就非常感兴趣。我很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古代的诗词歌赋,虽然我有点叶公好龙,但是有了心中的这份热爱,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姥爷三岁没了妈,也是苦命人。但是遇到姥姥,是很幸运的事。两位老人晚年还是很幸福的。今天我小女儿的妈妈提醒我,写过两个家族过往的一些事情。我就不再多做回顾,比较我出生之前的一切都是我听来的!我的世界其实是从我会听会看会感知的那一刻开始的,此前再波澜壮阔,与我而言,都是不存在的。
1977年的那个盛夏,我着急出生了,还没足月。这可能也注定了我这一生干啥都着急,连出生都提前两个月在最热的天气出生,不等凉快了再来。早产那么多天,能活下来,还真是个不易的事。听说生下来长得很小,体质很弱。后来屋里打敌敌畏还忘记把我抱出来,差点熏死。当然这些也是听来的。我真正的有清晰的记忆应该在三岁之后了。我还能够记得的就是,妈妈用那个土黄色的小毯子包住我,先把腿裹紧再包上身,嘴里唱着《泉水叮咚》的场景。还有一个场景就是生产队的老母猪向背着我的妈妈扑来是的场景,因为恐惧,印在我的脑海中了。
我出生在姜家窝堡,是奶奶的老家,妈妈怀着我从哈气岗子搬到姜家窝堡的那一年生的我。1980年搬走,生活了三年多的时间,太小,记忆不多。我家住着半间土房子,在大门口不远,有一个废弃的大磨盘。的确,这些我确实都曾经写出来过,在此不在赘述。
1980年秋,我们搬回了法库。我家开始住的是两间土房,下雨了,房顶漏水那种。记得墙上贴满了报纸,棚顶贴成白色。下雨了,爸爸就把棚顶一些地方扎漏,然后用盆接水。那时候感觉挺幸福,只是爸妈吵架的时候很害怕,但是吵架并不太多。三岁的记忆并不多,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妈妈整理炕上的柜子,我也会跟着乱翻。最常干的事据说翻家里的抽屉。
小时候我无法确切地记得年份和日子。我有一个姑舅妹妹小我四岁,她刚生下来,姑姑带着她就住在我家的东屋,所以那年是1981年。这样,在八零年之后的所有年份,我都会有比较连贯的记忆了。她在我家住的时间是在冬天,有一次,姑姑不在,妈妈帮着带她,给她热奶。刚冲的奶粉有点热,妈妈就放在酸菜缸里的大石头上,那样凉得快一些。记得当时还偷偷给我分了一小口,我也是因为尝到了奶粉,所以这件事才记得比较深刻。我记不清姑姑姑父在我家住的事一个时间段还是住过两个时间段,反正发生过很多事情,在幼年的记忆里是比较深刻的。他们那屋里总是有好吃的,铁盒的麦乳精,果匣子还有小炸鱼。那个年代毕竟物质匮乏,姑姑虽然待我很好,但是好吃的,我是很少会分到的,也许是因为馋,所以我记住了很多。我最馋的奶粉就只有在妈妈帮着照看妹妹的那晚,喝到过一次。
六岁之前的记忆,时间顺序可能会出现混乱。靠着一些事情的相互印证,会准确一些。今天就到此。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