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山县与哪些县交界(市简介---竹山县)(1)

竹山县地图

邮编:442200 代码:420323 区号:0719 拼音:Zhú Shān Xiàn 英译:Zhushan County

十堰市辖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堵河中、上游,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32°37′。东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及陕西省白河县毗连,西与竹溪县及陕西省旬阳县为邻,南与神农架林区和重庆市巫溪县交界。全县南北长123.5千米,东西宽81.8千米,总面积3586平方千米。全县辖9个镇、8个乡:城关镇、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得胜镇、上庸镇、官渡镇、潘口乡、竹坪乡、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深河乡、柳林乡。县政府驻城关镇,距武汉市682千米,距十堰市区145千米。

地处鄂西北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呈马鞍形。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南部山地尤为险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高、中、低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7%,若加上高丘面积达93%,其它类型地表面积只占7%。海拔最高达2740.2米(葱坪山顶),最低220米(堵河出境地尼姑河口)。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有石煤、硅黑板石、金银、绿松石、稀土等矿产资源,是鄂西北富矿带。名胜古迹有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驴头峡画廊旅游区、九华山原始森林公园、双鱼洞、猴跳峡等。

夏商时置庸国。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庸率群蛮攻楚,为楚所灭,置上庸县。秦置上庸县,属汉中郡。汉朝置上庸郡。南朝梁时为安成县。北朝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新丰为上庸县,改安成县为竹山县,并以竹山之地析置罗州。竹山以县境黄竹山得名,为罗州治。

隋唐时,竹山、上庸二县隶房陵郡。元属襄阳路。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省竹山于房县,旋又复设,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县西尹店设置竹溪县,属郧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后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1月20日,竹山全境解放,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4月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3年1月属襄阳专区,1965年后属郧阳专区、地区,1994年10月属十堰市。

1996年,竹山县面积3586平方千米,人口约47万人。辖10个镇、15个乡:城关镇、溢水镇、麻家渡镇、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得胜镇、茅塔镇、田家坝镇、官渡镇、潘口乡、牌楼乡、黄栗乡、竹坪乡、大庙乡、双台乡、沧浪乡、楼台乡、三台乡、文峰乡、深河乡、峪口乡、梁家乡、柳林乡、洪坪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竹山县总人口438787人,其中:城关镇43903人,溢水镇23758人,麻家渡镇21581人,宝丰镇34093人,擂鼓镇27221人,秦古镇26654人,得胜镇29346人,田家镇12991人,官渡镇15689人,茅塔镇11304人,潘口乡15576人,牌楼乡7408人,黄栗乡21404人,竹坪乡27175人,大庙乡12778人,三台乡11016人,双台乡7275人,楼台乡10597人,沧浪乡10894人,文峰乡17582人,深河乡13974人,峪口乡12696人,梁家乡6309人,柳林乡10167人,洪坪乡7396人。

2004年末,竹山县总人口447985人。辖9个镇、8个乡:城关、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秦古、得胜、田家坝、官渡9个镇,潘口、竹坪、大庙、双台、楼台、文峰、深河、柳林8个乡。共有20个居委会、254个村委会。

2005年,将潘口乡的三台、肖家沟和原庙湾村委会划归楼台乡管辖;将潘口乡的南口村委会划归双台乡管辖;将潘口乡的窑沟和原邓坪村委会划归城关镇管辖。2005年末,竹山县辖9个镇、8个乡。共有19个居委会、247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竹山县常住总人口417079人,其中:城关镇64251人,溢水镇31298人,麻家渡镇28655人,宝丰镇55401人,擂鼓镇25034人,秦古镇23500人,得胜镇24723人,上庸镇14884人,官渡镇15200人,潘口乡17789人,竹坪乡24730人,大庙乡12028人,双台乡16108人,楼台乡24249人,文峰乡14021人,深河乡10987人,柳林乡13391人,九华林场830人。

2021年,竹山县户籍总人口44.66万人,常住人口34.61万人。

(xzq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