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山是一处名胜。当年,贾岛路过这儿,曾写诗歌咏道:“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手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诗好,诗里的风景亦好。
现在,诗刻为碑竖在山口。
现在,寺庙还在,古钟声声,从云雾里传来,一声又一声,传入小城的角角落落,让人听了,心清如水。
这儿,山青如染。
这儿,花红欲燃。
我去时,是一个四月。四月是小城最美的时候。小城虽地处北方,可气候风景,都与南方无异。一个小城,五水环绕。水皆清白,犹如眸光,一漾一漾的,让人沉醉。
城中,粉墙黛瓦,小巷深深。
人走在小巷里,踏在青青的石板上,就如走在唐诗宋词里,走在水墨画中。不时的,墙头冒出几朵杏花,引来几只蜂儿嗡嗡叫着。或者扯出一根青藤,扯出一片绿荫。
巷中,燕子来去,叽叽喳喳的,叫出一片平平仄仄的声音。
水上有小船,轻轻滑过水面,泛起细细的波纹。水色豆绿色,汇成了一片湖,就在城边,月牙形的。水边是芦苇,苇草一片,已经返青,映衬着水,映出一片小杜的江南绝句。人坐在船上,看绿水,看蓝天,看苇草间飞出的白鸟,翼翅修长,在阳光下舒缓地搧动着,一下又一下。阳光如洗。
白鸟的翅膀如洗。
小城也洁净如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皱。
苍龙山就在小城后微微皱起,如黛眉一样。绿色里有塔高耸,犹如山的一颗美人痣。游人沿着盘山道一步步向上走,看古塔,看贾岛的诗碑,看长天绿树相互掩映。
在这儿,我们逢着一个老者,提着一个大袋子,额头见汗,和其他游人不太一样。他的一双眼睛,时时地左顾右盼着,没有一刻安闲。
妻子悄悄问我:“干啥的?”
我摇着头,表示不知道。
老人大概也注意到我们在看他,就微微一笑,挥挥手走了。
我们过了观音殿,去了吕洞宾修行处,观赏了唐朝古塔,走到苍龙亭上,决定歇息一下。苍龙亭小如鸟翼,坐落在一处山崖头。亭子中有石桌,还有几个鼓形石凳。
亭子四周有美人靠。
显然,设计者将亭子设计成人们休息的地方,因此才有了这些坐的东西。我们进去,坐在美人靠上,看绿色荡漾,听鸟鸣如珠,额头的汗也渐渐没了。
这时,一群年轻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各种吃的喝的,不像游玩,倒像是赶什么酒会一般。坐的时候,他们也不正儿八经坐,有的坐在石凳上,有的坐在美人靠上,有的坐在石桌上,还有的干脆坐在美人靠上面的栏杆上。
我见了,眉毛皱了起来。
妻子怕我管闲事,忙向我使眼色。
那几个年轻人大概渴了饿了,有的喝着罐装啤酒,有的喝着饮料,也有的吃着面包饼干。吃罢,一个个掏出卫生纸擦了手,随手将纸扔了。还有一个红唇亮眼的女孩,拉着一根树枝,摆出一种姿势,让一个男生给拍照。
也就这时,先前我们所看到的老人走了进来。
老人提着他的那个硕大的袋子,进了亭子,俯下身子捡起地上的纸,小心地放进袋中。接着又捡起饮料瓶、啤酒罐,放进袋中。
一个男青年喝完啤酒,喊道:“老头,给你,还能卖几个钱。”说完,他将啤酒罐扔过去,叮咚哐啷地响。老人望了他一眼,捡起啤酒罐放进袋中。
我觉得现在的有些年轻人,真是缺乏教养。我也刚好喝完水,于是将纯净水瓶拿过去,笑着对老人说:“老人,这个也拿着吧。”我说着,朝那个年轻人望了一眼,心想,小伙子,学着点,语言文明一点儿。
老人一笑,接过瓶子放入袋中。
有一张卫生纸,随风飞挂在一根树枝上。老人走过去,想抓下那张纸,可跳了几次都没抓着。旁边,那几个年轻人都嘎嘎笑起来。
我觉得老人也太细心了,不就是一张纸吗。看到老人抓不到,我走过去,搬下树枝去抓那张纸。老人见了频频叮嘱:“小心,别折断了树枝啊。”当我抓到纸,老人看到树枝重新弹回去后,才长长嘘了一口气。
这时,另一个提着袋子的中年人走进来,看见老人,连忙道:“老局长,今天是我值班,你可不能抢我的任务啊。”
我们听了都一愣,不知老人抢了他什么任务。
中年人见了,哈哈一笑,告诉我们,老人是小城的环保局局长,退休后,组织了一个民间环保协会,专门动员一批热心人,每天分班带着袋子,到各个景区拣拾垃圾。今天是星期天,本来是中年人负责这一块的,没想到老人也来了。
我们听了,顿时呆住。
我红了脸,妻子红了脸,那群年轻人也红了脸。
老人一笑,捶捶自己的肩膀,笑着说:“不来转转,真有点不放心啊。”说着,他拿着袋子,挥挥手,和中年人一起向山上走去。
我们都默默地望着老人远去的身影。原来,小城的美,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群人用袋子拣拾出来的。
文明,有时就在举手投足间,就在说话之间,可惜,我们很少有人注意到。
本文获得西安市2016年“旅游文明”征文二等奖
(原创作品,已获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