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一些孤独的人,他们给人的感觉要么是桀骜不驯,要么就是孤傲不合群,最终孑然一生。

在正统的思维里,“孤独”的人都是反面教材,人,怎么可以不合群?

所以,我们从小便被教育:“你要向某某某学习,你不可以不守规矩……。”总之,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要学会遵守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主人公史密斯本是一名拥有独立思想的人,他对“老大哥”的专制产生了怀疑。

于是,“老大哥”对史密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史密斯不再具有任何个人的思想,完全臣服于“老大哥”,变成了一名忠实的信徒。

这部小说的作者其实是以反讽的口吻在质问这个世界:把每一个人都改造成如同机器一样没有思想,只会服从命令,就是正确的吗?这样的人,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1)

不过,全世界仿佛都是如此。

在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中,他提到了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只不过是因为坚持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竟然被以“轻时傲世,不为物用”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判处了死刑。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2)

历史上,“特立独行”者皆被视为“危险人物”,等同于“异类”,必杀之以除“祸害”。

幸而,近些年来,大家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不允许有个人思想的存在,真的是正确的吗?

蒋勋先生是台湾知名的画家、诗人和作家,他的书,被誉为是“二十几岁独立面对世界的必读之书”。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3)

他认为,若是一个社会不能接受特立独行、“不允许孤独”,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听不到真话,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假面具”之下,去扮演和别人一样的角色。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孤独”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01 “孤独”,是每个人的需求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有这么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远古时代的人不分男女,而是分为三种:纯阳、纯阴和“阴阳”人。

后来,人类得罪了天神,天神一怒之下,就把这三种人都劈成了两半。于是,所有人都不再完整,他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着“另一半”。

柏拉图用神话故事来暗喻人类的底层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孤独”的需求,只有在孤独中,才能看清自己对爱欲渴望的真实情境。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4)

蒋勋先生认为:“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若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就不会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

何为孤独?他说,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他对“孤独”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有着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想办法去消除孤独,而要探讨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原来,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潜意识里都渴望着“孤独”。

特别是十来岁的时候,一方面对这个世界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对老师和家长所说的话产生了质疑。

另一方面,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身体开始发育,荷尔蒙的分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了解男女之事。但是,这么羞羞的想法,孩子只能和自己说。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5)

他们渴望“独处”,他们想找个地方,安静地与自己对话;他们想偷偷读一本禁书,摸索自己的人生。

遗憾的是,只要孩子一出现“怪异”的行为,家长和老师们就会超级紧张,没人会允许孩子“孤独”。

02 找到了爱,依然“孤独”

爱欲,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这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

中国人比较含蓄,一般都会将“肉体”、“情欲”升华为“礼教”,夫妻之间都必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虽说伴侣是生活中的“另一半”,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内心的幸福圆融呢?

当紧紧拥抱着一个身体,以为从此便可以“完整”了。但随后,两具身体再度分开,孤独感便又回来了,甚至,会感觉到更加的孤独。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6)

蒋勋先生说,通过身体的刺激而达到的欢愉只是情欲的底层,它无法纾解内心的孤独感,孤独感的纾解必须透过更高层次的转化。

他说,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当我们学会了和自己对话,便能慢慢储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帮助我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的话,便会永远处在一种“抓取”的状态中,越是想抓住什么让自己摆脱“孤独”,“孤独”就越追得紧。

台湾歌手刘若英的情感经历一直不太顺利,出道多年,都没遇到真命天子。

直到她41岁时,才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钟小江,两人低调交往,半年后即官宣步入了结婚的殿堂。

刘若英后来聊到两人的婚姻生活时说,他们可以各自在家里两间独立的房间里,安静地做自己的事,相互不去打扰。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7)

真正默契的关系,不需要天天黏在一起,哪怕半天都不交流一句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反而都很享受这种宁静的氛围。

他们允许对方“孤独”,在给彼此空间的同时,他们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与自己生命的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此时的状态虽“孤独”但“圆融”。

03 人类的本质,就是“孤独”

除了找到生命的另一半,我们还有许多要去寻找的东西,比如,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另一半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而自身的“存在”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亦是目前比较风行的哲学思想。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8)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没什么意义,当这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因这个过程而让生命变得精彩,从而拥有了“生命的意义”。

蒋勋先生对“存在主义”的思想是认同的,但他强调,存在主义说的是,存在先于本质,那就必须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因为,人类的本质就是孤独。换而言之,自我的觉醒也需要在“孤独”中完成。

若是意识不到这一点,便会活在他人的眼光和标准里,渴望着被认可、被赞美,长期处于一种从外部世界寻求“存在感”的状态里,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

就像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虽然独来独往,武功已登峰造极,却还是要从别人身上寻求“存在感”。不管是谁赢谁输,总之,得PK一场,否则,就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由此可见,蒋勋先生所说的“孤独”,并非是一种远离尘世的外在形式,而是与自己对话的内观方式。

只有独处时,才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价值:我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我要朝着哪个目标前行,才会让自己觉得生命是有意义的?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9)

看明白了这一点,便不会把重心放在他人身上,也不会对他人是否认可存在过多的期待,于是,就不会去在意他人的看法了。

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更不会陷入到“不被这个世界理解”这一类的悲伤情绪之中,弄得自己痛苦不堪。

每个人的生命,本就是不会被他人理解的孤独状态,自己理解自己,自己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04 写在最后

蒋勋先生并非让大家盲目地去“特立独行”,而是不要惧怕孤独,在大众的声音里,时常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亲近的人出现“孤独”的行为时,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要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尽可能给予尊重的同时,适当地给予帮助。

先生那清丽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一般,通过文化反思、社会批判和美学的追问,带动读者进入到“孤独”的人生命题之中,去探索、去询问、去触摸自己的内心。

最让我惊喜的是,《孤独六讲》这本书里居然还夹着蒋勋老师的一张书法作品,上书:“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

蒋勋孤独地走出去(蒋勋孤独就是跟自己在一起)(10)

先生的字隽秀清雅,没有一丝世俗之气,让我瞬间联想到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笔墨中那份恬淡而坚定的力量,是修为相当高的人,才写得出来的。

若是你也常常感觉到孤独,别害怕,在这本书里,在这幅书法作品里,你都能够找到安定的力量,从此,不再惧怕孤独。#头号解忧馆##心理#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