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葳

导读:

如何让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SAP“中国加速计划”再提速,从产品、服务到渠道,加深投入中国市场,赋能制造业,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升级。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1)

“今年SAP已经合作了超过100家中国创新企业,未来还会与数百家企业合作,将相关解决方案整合到SAP的产品中。”

9月5日,在2019年SAP中国峰会上,SAP执行董事会成员傅美黛(Adaire Fox-Martin)分享了SAP在中国业务的最新进展。

2019年年初,SAP启动“中国加速计划”,将从打造新型生态系统、深耕中小企业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人才和设施投入等方面发力中国市场。

本届峰会上,SAP将“中国加速计划”再提速:首次亮相中文品牌标识“思爱普”;宣布与阿里云合作,旗舰云产品SAP云平台以及S/4HANA即将落地在阿里云;针对中国中小企业打造了专属ERP产品;加大与创新公司共建生态,加速全国渠道向三类城市下沉……

作为德国市值最大的企业、欧洲最大的科技公司,SAP释放出对中国市场加大投入、加速扩张的信心。透过此次峰会和一系列采访,智能进化论感受最深的,是深入下沉中国市场的决心和“快艇”、“集装箱”、“管道”这三个关键词。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2)

SAP执行董事会成员傅美黛(Adaire Fox-Martin)

“快艇”:“中国加速计划”更下沉,赋能中小企业

“目前,全球经济处在巨大的不确定中,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主要的增长力量。SAP的科技以及服务可以帮助中国的公司更好的应对挑战,找到新的成功方法。” 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Mark Gibbs)表示。

5年前,中国市场成为SAP独立的大区市场。5年后,SAP在中国的云业务实现了20倍增长。“中国加速计划”也是SAP在中国市场的第二个“5年计划”。

以央企为代表的超大型企业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而很多大型央企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有SAP的身影。目前,70%的央企以及70%的中国500强企业都是SAP的用户。

本届峰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等大型央企都分享了与SAP长期合作的共赢成果。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3)

如果说以央企为代表的超大型企业像是“巨轮”,在体量、资源调配方面都是巨无霸,那么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就是“快艇”,小、快,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

过去几年,SAP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深度参与央企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接下来,SAP将进一步“沉下来”,将战略重点触及更多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

在产品落地方面,2019年9月底,SAP的旗舰云产品SAP云平台以及S/4HANA将落地在阿里云,让更多中国企业通过云更便捷地享受SAP最核心的服务。”

纪秉盟表示,“通过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可以确保SAP的技术、服务跟阿里云进行非常好的整合。同时,SAP也会跟其他的云服务供应商建立合作,包括中国电信、中数通(CDC)等等。”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4)

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Mark Gibbs)

此外,SAP还发布了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基于云端的ERP产品,第一个版本今年已经发布,正式的版本会在2020年初正式上市。

如何把SAP过往积累的经验,变成更符合中国中小企业应用的解决方案?SAP做的是减法,如何让系统更轻量更易用,如何在一周甚至三天的时间内能够上线一套系统,是我们的重点。”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总经理李强表示。

同时,SAP力求在财务、税务接口,移动支付等方面融入更多本土化设计,更贴近中国企业的使用环境。

在渠道方面,SAP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大量的渠道合作伙伴,目前渠道已经覆盖到二类城市,接下来将覆盖到三类城市。

在生态体系方面,SAP正在快速扩张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计划开放十个新的办事处。“今年我们已经开设了在济南、成都的办公室,武汉办公室也于近日正式开幕。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再开放两家新的办公室。”傅美黛表示。

这些办公室不仅是办事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建立更完整的生态体系。比如,SAP在济南会重点帮助当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集装箱”:工业与智能融合,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基。目前,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两大动能。

但是,热闹的人工智能行业背后,超过90%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没有实现盈利。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有多达500家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超过了德、美、日的总和。

“资本狂潮之下催生了大量的泡沫,重复投入以及恶性竞争也制约了企业进一步进入工业互联网的意愿。”峰会上,李强客观地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瓶颈。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5)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总经理 李强

如何让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SAP提出了“工业与智能融合”的理念,切入点就是信息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SAP从服务制造业起家。1989年,SAP在中国的一个客户也是制造企业——上海机床厂。2019汉诺威工业展上,SAP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了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D2O解决方案,涵盖了企业从设计、计划、制造、交付、运营所有环节,并将人工智能体现在工业制造的每一条价值链。

sa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从快艇)(6)

在工业与智能融合的探索中,SAP的角色更像是“集装箱”,集成化、模块化,让企业更容易实现与产业生态、多云环境的对接。

借助SAP全面、云化的服务以及在制造行业积累的全球企业最佳实践,中国不少制造业龙头企业都在与SAP的多年合作中,探索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路。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车辆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28年保持着国内叉车行业第一的地位,主要产品有叉车、牵引车等工业车辆、物流装备以及物流解决方案,2011年成为SAP最重要的行业客户之一。

“选择SAP是一种必然。2010年,当合力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后,我们意识到必须寻找到最好的伙伴,一起来走这条路。我们花了一年时间考察了十几家供应商做选型,只有SAP能够在各个业务方向为我们提供全面帮助。”安徽合力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济师张孟青告诉智能进化论。

安徽合力陆续上线的SAP产品包括但不限于:ECC(SAP Enterprise Central Component SAP企业核心组件)、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AP S/4HANA、 PPM(Portfolio and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等。同时,SAP强大的客制化能力,让双方在PLM等领域做了大量共同开发和创新。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首席信息官潘进杰也是行业内一位资深的CIO,他与SAP的合作超过了20年。

潘进杰认为,SAP不仅是软件产品,对中集的商业模式、制造模式、决策模式创新方面,都做了很好地支撑。比如,SAP的ERP系统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后台的物联网、MES相关数据做结合,实现管理精细化和智能预测。

“中集的数字化转型构架中,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决策,不管在哪个维度中,SAP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SAP已经全面云化,SAP S/4HANA可以跟基于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做很好的集成。SAP S/4HANA本身的硬件协同也非常好,可以让企业IT的总拥有成本大幅下降。”潘进杰表示。

“管道”:拿来世界500强的经验,输出中国企业创新力

过去,很多企业选择SAP都很看重其软件背后的最佳实践。SAP解决方案背后有很多全球制造业最佳实践,包括德国工业4.0的很多先进经验。

张孟青表示,“我得到的SAP最大的帮助,就是人力资源的支持。SAP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安徽合力目前的问题与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很多创新探索都是与SAP专业顾问共同探讨出来的。”

过去,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以资本输出、收购为主,后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管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或开展国际业务,SAP又多了一个新角色: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管理工具。

安徽中鼎专注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全球2万多名员工中,7000多名是海外员工。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迎松透露,除去数字化转型的助力,SAP已成为中鼎与全球各地分支机构共同的管理语言。

“中鼎在全球的机构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巴西、德国、法国、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各个国家。SAP强大的管理系统,具备强大的标准化、执行力,让中鼎可以对全球的公司实现标准化、系统的管理。”夏迎松表示。

写在最后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传统产业、实体经济如何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来升级换代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企业共同的课题。

可以说,SAP“中国加速计划”所有的举措都是在缩短技术与产业的距离。扎根实体经济,服务生产制造企业,让SAP成为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和助力者。

,